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超

作品数:17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军事医学
  • 2篇医学地理
  • 2篇营养
  • 2篇营养调查
  • 2篇膳食
  • 2篇膳食调查
  • 2篇体格
  • 2篇体格检查
  • 2篇缺氧
  • 2篇细胞
  • 2篇教学
  • 2篇高原军事医学
  • 2篇官兵
  • 1篇导师
  • 1篇导师制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区域
  • 1篇新生研讨课
  • 1篇新型人才培养...
  • 1篇性细胞

机构

  • 17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全军高原生理...

作者

  • 17篇袁超
  • 8篇罗勇军
  • 5篇罗荣
  • 4篇张钢
  • 4篇刘运胜
  • 4篇李婵娟
  • 4篇吴玉
  • 4篇罗刚
  • 3篇田怀军
  • 3篇李晓莉
  • 2篇李维民
  • 2篇高钰琪
  • 2篇李鹏
  • 1篇崔建华
  • 1篇杨晓红
  • 1篇柳君泽
  • 1篇王飞
  • 1篇郑善军

传媒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西南军医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高原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国外医学(医...
  • 1篇地理教育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重庆高教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军事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军事医学地理研讨课的热点和前沿被引量:2
2016年
新生研讨课最早是1959年由美国哈佛大学给本科新生开设的研讨课发展而来的。本校自2013年开展军事医学地理学新生研讨课以来,共实行了3年。本文主要从《军事+医学+地理:热点和前沿》的课程设置背景介绍、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学的开展与教学效果评价3个方面阐述本科新生军事医学地理学研讨课的设计与实施。通过教员引导式教学、学员课外阅读、高年级学员现身说法、课堂讨论等形式,使学员了解当前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安全形势的基本情况,以及医学地理特点,认清我国在世界军事斗争中的战略局势,培养学员战略思维与意识,让学员明白通过大学学习需要掌握的卫勤保障能力,初步学会利用现有学习资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逐步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罗勇军罗荣袁超罗刚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课程设计
海拔3600m高原地区官兵膳食营养调查与评价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调查驻海拔高原官兵的膳食结构、营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制订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取驻海拔3600 m的高原某部官兵71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称量法进行膳食调查,连续调查3 d。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计算每人每日热能及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同时测量官兵身高和体质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MI),根据GJB 826A-2010《军人食物定量》和GJB 823A-1998《军人营养素供给量》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该部官兵动物性食物摄入充足,但植物性食物摄入量未达标,部分品种摄入严重缺乏。总能量供给达到军标要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分别是16.6%、35.9%和47.5%,供热比例不够合理。维生素B2摄入不足,碘和维生素B1摄入严重不足。结论该部官兵膳食调查与体格检查结果相吻合,部分人员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有必要实施营养干预措施。
李晓莉邵剑钢王飞张钢袁超崔建华高钰琪
关键词:营养调查膳食调查体格检查
黄芪提高3700m高原人体运动能力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黄芪对高原人体运动能力的作用。方法:选择40名已习服3 700m高原半年以上的男青年,随机分为黄芪组(n=20,黄芪4.4克/日,连续服药15天)和对照组(n=20,服用安慰剂15天)。按照军标GJB1337-92测定服药前、后体能指标,采静脉血检测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P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血乳酸(BLA)、尿素氮(BUN)、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结果:对照组运动后GPT、GOT、TB、DB、MDA、BUN、BLA等指标较运动前均显著增高,SOD、NO、NOS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服药前相比,黄芪组VO2max、PWC170、台阶指数均显著增高,运动后SOD、NO、NOS较运动前显著增高,GPT、GOT、TB、DB、MDA、BUN、BLA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黄芪具有抗疲劳、提高高原人体运动能力的作用,减轻低氧对环境肝脏的损害。
崔建华高亮阳盛洪马广全王琰袁超张钢李晓莉
关键词:生化
余甘子喉片提高高原人体体能的试验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余甘子喉片对提高高原人体体能的作用。方法在3700 m和5100 m高原分别选择40名已习服高原半年以上的男性青年,随机分为余甘子组(n=20,每日3.0 g,连续服药15 d)和安慰剂对照组(n=20,服用15 d)。按照军标GJB1337-92测定服药前、后身体做功能力(PWC170),最大耗氧量(VO2max)和台阶指数等体能指标和血氧饱和度(SaO2)、血液乳酸(BLA)浓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服药前相比,在3700 m高原余甘子组服药后VO2max增加8.03%(P<0.01),台阶指数增加13.94%(P<0.01),运动后BLA减少19.9%(P<0.05),血清SOD活性增加7.90%,MDA减少36.07%(P<0.05);在5100 m高原余甘子组运动后SaO2增加4.63%(P<0.05),VO2max增加8.08%(P<0.05),台阶指数增加11.12%(P<0.05),运动后BLA减少16.9%(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余甘子具有抗疲劳、提高高原人体体能的作用。
张钢袁超崔建华高亮马广全李晓莉高钰琪
高原医学专业“四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践被引量:3
2015年
医疗卫生事业事关国计民生,“医学与士兵同在”是现代战争卫勤保障的基本理念,医学教育改革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当前,如何突破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能力的医学人才培养误区,如何维护医学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如何有效解决临床医生教学精力投入不足问题,培养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的合格军事医学人才,
罗荣袁超罗勇军
本科生导师制在高原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2
2015年
本科生导师制是由指导教师对本科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进行直接辅导、引导和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互动式教学制度。军医大学的学员在生活、学习及思想品德要求方面都与其他大学有所不同,而高原医学专业学员面临的任职方向比其它专业更加艰苦。如何将本科生导师制应用于高原军事医学人才的培养中,我们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成效。
罗荣袁超柳君泽罗勇军田怀军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着力培养高原医学人才被引量:3
2014年
高原医学专业是目前唯一面向高原地区培养从事临床医学工作专门人才的专业。本文结合新时期军队院校特殊专业教育教学发展战略转移的形势和要求,具体阐述了如何培养高原医学专业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着力培养高原军事医学人才。
罗荣袁超田怀军
关键词:教学改革
高原军医任职教育探讨
2011年
做好高原部队军医任职教育工作是提高高原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工作。本文系统分析了高原军医任职教育的现状,探讨了高原军医接受任职教育的需求与困难,对高原军医任职教育的组织形式、教材编写、师资培训等方面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李维民刘运胜吴玉李婵娟袁超
关键词:任职教育
西宁地区高血压患者血浆生化指标的调查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西宁地区高血压患者血浆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在健康体检人员中对104例移居西宁地区的男性,按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为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身高、体质量、血常规、肾功能、血脂。结果在这104例受试者中,高血压患者17例(高血压组),对照组87例。高血压组的体质量、血尿酸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地区人群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其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杨晓红刘运胜吴玉袁超李婵娟罗勇军
关键词:血压血脂尿酸肾功能
急进高原人群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改变及抑郁发生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人群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由平原(500米以下)乘飞机急进高原(拉萨,海拔3658米)的健康中青年320例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平原(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体检中心,海拔413米)健康体检者60例纳入对照组。将观察组中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50分者纳入高原抑郁组,SDS<50分者纳入高原无抑郁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并分析其与高原抑郁组研究对象抑郁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有效调查人数共309例,其中36例SDS评分≥50分,抑郁发生率为11.65%,轻度抑郁22例,中度抑郁9例,重度抑郁5例。高原抑郁组和高原无抑郁组研究对象IL-1β、IL-6、TNF-α及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原抑郁组研究对象IL-1β、IL-6、TNF-α及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高原无抑郁组(P<0.05)。随着急进高原者抑郁程度的加重,IL-1β、IL-6、TNF-α及IFN-γ水平随之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IL-1β、IL-6、TNF-α及IFN-γ水平与急进高原者抑郁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2、0.319、0.721、0.461(P<0.05)。结论由平原急进高原后,高原缺氧可导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因此应及时改善急进高原人群的缺氧状态,以降低抑郁的发生率,减轻抑郁程度。
袁超罗勇军
关键词:缺氧抑郁炎性细胞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