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作彪

作品数:18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结石
  • 10篇胆色素
  • 9篇胆色素结石
  • 9篇色素结石
  • 7篇养肝
  • 7篇养肝柔肝法
  • 7篇柔肝
  • 7篇柔肝法
  • 6篇胆道
  • 5篇基因
  • 4篇胆石
  • 3篇胆道动力学
  • 3篇胆石病
  • 3篇动力学异常
  • 3篇受体
  • 3篇中医
  • 3篇基因表达
  • 2篇胆道感染
  • 2篇胆囊
  • 2篇胆囊收缩

机构

  • 18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18篇袁作彪
  • 15篇沈平
  • 15篇章学林
  • 14篇高炬
  • 13篇朱培庭
  • 13篇焦拥政
  • 9篇张静哲
  • 6篇张静喆
  • 4篇张红英
  • 2篇马恩伟
  • 2篇宋华荣
  • 2篇王志刚
  • 2篇郑培永
  • 1篇顾宏刚
  • 1篇高矩
  • 1篇金秉巍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新中医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年份

  • 7篇2003
  • 3篇2002
  • 7篇2001
  • 1篇199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热通下法对急性胆道感染时IL-2和TNF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急性胆道感染时IL-2、TNF的调节作用。方法:SD大鼠制成急性胆道感染模型,分成A组(模型组)、B组(中药治疗组)、C组(抗生素治疗组)、D组(胆总管结扎组):E组(假手术组)。分别于手术第3、5天取血,做IL-2、TNF的检测。结果:第3天时A组的TNF明显高于其它各组,E组最低,而IL-2在A组最低,E组最高,B、C两组处于A、E两组之间。第5天时TNF、IL-2的总体趋势与第3天相同。结论:中医药在急性胆道感染时对IL-2、TNF有调节作用。
王志刚朱培庭袁作彪
关键词:胆道感染细胞因子中医药疗法IL-2
养肝柔肝中药逆转豚鼠成石胆汁致石性机理的再研究
目的胆石病缓解期分为肝气郁结及肝阴不足两大型。作者单位所创立的养肝柔肝法是治疗肝阴不足型胆石病较为理想的中医治疗,并经研究证实能显著降低豚鼠胆囊胆色素结石的成石率并逆转胆汁的致石性,其机理与肝细胞枢纽环节有关。本研究采用...
张静哲袁作彪高炬章学林沈平焦拥政
文献传递
养肝柔肝法对胆色素结石患者术后T管胆汁成分的影响
原发性胆管结石,包括肝内胆管结石,90%以上为胆色素结石,该病在我国等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多见。该病可并发诸如阻塞性黄疸、重症胆管炎以及胆汁性肝硬化甚至胆管癌等,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对该病迄今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体外震波碎石...
袁作彪张静哲高炬章学林沈平宋华荣
文献传递
养肝柔肝法逆转豚鼠成石胆汁致石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养肝柔肝中药养肝利胆颗粒剂逆转成石胆汁致石性的机制。方法 将 6 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 ,每组 2 0只。分别喂食正常饲料、致石饲料、致石饲料加养肝利胆颗粒 ,4周后处死取材 ,检测胆囊成石率、胆汁总胆汁酸 (TBA)、胆汁总胆红素 (TBIL)、胆汁结合胆红素 (CB)、胆汁非结合胆红素 (UCB)、胆汁钙离子 ,并进行胆汁胆红素组分HPLC分析。结果  (1)正常组成石率为 5 % ,模型组为 81.2 5 % ,治疗组为 31.2 5 % (P <0 .0 5 )。 (2 )模型组胆囊胆汁中TBIL、CB、UCB及Ca2 + 均高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TBA低于正常组 ,治疗组TBA低于正常组 ,Ca2 + 高于正常组 (P <0 .0 5 )。(3)模型组单结合胆红素 (MCB)值高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双结合胆红素 (DCB)低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P <0 .0 1) ,治疗组DCB值低于正常组 ,各组UCB的完整峰面积 (IPA)值无明显区别。 (4)模型组的MCB百分比和UCB百分比高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DCB百分比低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P <0 .0 5 ) ,治疗组的MCB百分比也高于正常组 ,同时DCB低于正常组。结论 养肝柔肝中药能显著降低豚鼠胆囊色素性结石的成石率 。
张静喆袁作彪高炬章学林沈平焦拥政朱培庭
关键词:养肝柔肝法胆汁胆石胆红素
养肝柔肝法对胆色素结石患者术后T管胆汁成分的影响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观察具有养肝柔肝作用的中药养肝利胆颗粒剂对胆色素结石患者术后T管胆汁成分的影响 ,为胆石病的三级预防提供佐证。 方法  选取 11例行胆总管控查 +T管引流术治疗的原发性胆管结石患者 ,于术后服用养肝利胆颗粒剂 ,取服药前及服药后 1、2、3、7d胆汁 ,检测胆汁总胆汁酸 (TBA)、总胆红素 (TBIL)、结合胆红素 (CB)、非结合胆红素 (UCB)。并以HPLC方法作胆汁胆红素组分分析。 结果 (1)胆汁TBIL、TBA治疗后稳定的上升 (P <0 0 5 )。 (2 )单结合胆红素 (MCB)与UCB呈现逐步降低 (P <0 0 5 )。 (3)MCB与UCB的比例服药后有较大幅度的升高 (P <0 0 5 ) ;同时 ,双结合胆红素 (DCB)与MCB及UCB的比例也逐步上升 (P <0 0 5 )。 (4)在胆红素各组分中 ,治疗后MCB及UCB的百分比在逐渐下降 ,DCB的百分比稳步上升 (P <0 0 1)。 结论  养肝柔肝法能降低胆色素结石患者T管胆汁中的MCB和UCB ,增加总胆汁酸的含量 ,降低其胆汁成石性 ,可用于临床胆色素类结石的预防 。
高炬袁作彪张静喆章学林沈平宋华荣朱培庭
关键词:养肝柔肝法胆色素结石胆汁成分T管引流术
浅谈胆石病的防治被引量:2
1999年
袁作彪
关键词:胆结石中医预防
养肝柔肝法防治胆色素结石的再研究
朱培庭张静哲章学林高炬沈平袁作彪焦拥政马恩伟张红英郑培永
本研究从多角度、多层次探讨养肝柔肝法对胆色素结石的作用机理,养肝柔肝治则的运用对拓展胆色素结石的治疗思维、提高中医药防治胆色素结石的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本研究对于科学阐明中药的作用机理、揭示胆色素结石的发病机理...
关键词:
关键词:胆石病基因调节
养肝柔肝法防治胆色素结石中干预胆道动力学异常的机理研究
目的:作者以往的研究发现,中医养肝柔肝法能作用于肝细胞水平,具有抗脂肪变性和逆转肝细胞超微结构异常变化从而逆转胆法致石性的作用,使豚鼠胆囊色素结石成石率明显降低,并发现养肝利胆中药有明显利胆作用。本研究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
朱培庭张静哲焦拥政章学林高炬袁作彪沈平
文献传递
养肝柔肝法对胆色素结石病脂类代谢变化的影响
目的:对人体脂类与胆固醇结石的关系已有较深的了解,但对脂类代谢与胆色素结石的关系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血脂、胆汁中总胆固醇以及胆囊和肝脏的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以探讨脂类代谢在胆色素结石发病中的变化特点及具...
张静哲袁作彪章学林高炬沈平焦拥政
文献传递
养肝柔肝法防治胆色素结石中干预胆道动力学异常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4
2002年
目的 :利用生物学技术从胆道动力学角度探讨养肝柔肝法防治胆色素结石的机理。 方法 :清洁级豚鼠共 6 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致石饲料造模组、养肝利胆颗颗粒剂治疗组 ,饲养 4周观察胆囊成石情况 ,检测血浆CCK含量、胆囊CCK AR、十二脂肠粘膜CCK 8分泌细胞免疫组化、Oddi括约肌调宁蛋白 (Calponin ,Cap)表达。 结果 :(1)模型组成石率明显增高 (P <0 0 5 )。 (2 )模型组血浆CCK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1)。 (3)模型组胆囊平滑肌CCK R数目明显减少 (P <0 0 5 ) ,治疗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4 )模型组十二指肠CCK 8内分泌阳性数明显减少 (P <0 0 1) ,治疗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5 )模型组Oddi括约肌调宁蛋白 (Cap)表达 ,条带灰度密度值明显小于正常组和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1)养肝柔肝法具有稳定的防石作用。 (2 )养肝柔肝法可提高血和肠腔内CCK的浓度 ,改善胆道动力学。 (3)养肝柔肝法可提高CCK AR数目 ,使CCK缩胆囊的效应增加。 (4 )养肝柔肝法可以使Cap表达增加 ,增强了对Oddi括约肌收缩抑制作用 ,使胆道动力系统协调性增强。
高矩朱培庭张静喆焦拥政章学林袁作彪沈平
关键词:养肝柔肝法胆色素结石胆道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