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平

作品数:24 被引量:103H指数:8
供职机构:敦煌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敦煌研究院院级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历史地理
  • 7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微环境
  • 4篇洞窟
  • 4篇温湿度
  • 4篇环境监测
  • 3篇榆林窟
  • 3篇气象
  • 2篇盐分
  • 2篇岩体
  • 2篇水汽
  • 2篇气象环境
  • 2篇文物
  • 2篇关键层
  • 2篇壁画
  • 1篇地貌
  • 1篇地气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地貌
  • 1篇地质
  • 1篇敦煌壁画
  • 1篇崖体

机构

  • 22篇敦煌研究院
  • 7篇兰州大学
  • 2篇敦煌研究院文...
  • 2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4篇薛平
  • 14篇侯文芳
  • 13篇张正模
  • 11篇张国彬
  • 7篇王旭东
  • 6篇郭青林
  • 5篇汪万福
  • 4篇李红寿
  • 3篇王小伟
  • 3篇邱飞
  • 3篇孙胜利
  • 2篇陈港泉
  • 2篇武发思
  • 2篇樊再轩
  • 2篇高文强
  • 2篇刘洪丽
  • 1篇于宗仁
  • 1篇崔强
  • 1篇詹鸿涛
  • 1篇尚瑞华

传媒

  • 9篇敦煌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丝绸之路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中国文物科学...
  • 1篇2008古遗...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敦煌莫高窟窟区风环境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PHOENICS模拟研究莫高窟窟区及窟前林带风环境特征.结论如下:当各风向风速为最大值时,莫高窟地形地势削弱东、西向风风速,值均大于3 m/s,西南风除外;除窟前广场区域外,窟区绿化降低整个区域风速,部分风向降低程度大于1 m/s;窟前广场背风区域有绿化后风速不降反增,东北风4 m/s时72窟窟前风速由3.52 m/s增至4.87 m/s:窟前风向(0.34)比窟顶风向(0.4)稳定;风速比与来流风速大小无关,与有无绿化及风向有关,东北风无绿化及有绿化时分别为1.27和1.08.
尚瑞华闫增峰王旭东张正模王江丽薛平高文强
一种不可移动文物环境监测无线小型传感器的万向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可移动文物环境监测无线小型传感器的万向支撑架,涉及传感器万向支撑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三脚架,所述三脚架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金属软管,所述金属软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
侯文芳巩倩雯孙胜利薛平张正模张国彬陈海玲柴鹏飞
文献传递
一种监测孔洞地气流量与蒸发量的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孔洞地气流量与蒸发量装置的构成、使用安装及判读的方法,它由孔洞;气体质量流量计;无纸记录仪;温湿度记录仪和计算方法组成。本发明可用于地表或洞窟围岩孔洞的地气活动监测,为地球关键层研究和洞窟文物保护等提...
李红寿王小伟李菲王顺仁巩一璞张正模薛平李蕙
文献传递
敦煌莫高窟底层洞窟岩体内水汽与盐分空间分布及其关系研究被引量:34
2009年
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开凿于第四纪砂砾岩组成的崖壁上,受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影响,洞窟内壁画产生起甲、空鼓和酥碱等多种病害,尤其以底层洞窟最为严重。以病害最具代表性的底层洞窟之一莫高窟第98窟为例,通过在98窟西壁下部无壁画部位钻孔取样测定可溶盐,并在钻孔内布设高精度温湿度监测探头,西壁下部由南向北电阻率测定等研究,得出如下结论:98窟西壁表面到岩体内的可溶性盐主要以硫酸盐和氯盐为主,主要富集在表面至35cm深的岩体内;岩体内的温湿度和盐分有很好的关联性,盐分随着岩体内水汽含量的上升而下降;在岩体深125cm有凝结水产生;在高湿度和崖体源源不断的盐分来源的作用下,导致背靠崖体的西壁壁画内的含盐量要高于其他各壁,对洞窟环境的变化也更为敏感,病害也要远远严重于其他各壁等,这些结论可为壁画病害产生机制研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郭青林王旭东薛平张国彬樊再轩侯文芳张正模
关键词:工程地质岩体水汽盐分
近30a敦煌莫高窟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
2023年
敦煌莫高窟地处暖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具有温差大,降水稀少等特征。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会对洞窟内壁画和彩塑的支撑体、地仗层及颜料层造成不利影响,引起文物病害发育和活动,因此研究莫高窟环境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规律对壁画病害成因分析和保护对策制定尤为关键。本文利用1990-2020年莫高窟窟顶气象站记录的气温和降水资料,深入分析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年际、季节和月)莫高窟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区域暖干化气候特征及其对石窟文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0年来莫高窟气温呈现升高趋势[增长率为0.46℃·(10a)^(-1)],降水总量亦呈现增加趋势[增加率为2.21 mm·(10a)^(-1)],但降水年际间变异性大且增加量较小,区域暖干化趋势明显。春、夏、秋和冬季的气温均呈现增加趋势,增长率分别为0.73、0.44、0.32和0.26℃·(10a)^(-1),其中春季和夏季增温对于年气温升高的贡献率更大;春季和夏季降水量有增加趋势,增长率分别为1.48 mm·(10a)^(-1)和0.85 mm·(10a)^(-1),秋季降水量表现为减少趋势,其增长率为-0.29 mm·(10a)^(-1),冬季降水的变异性较小。月尺度上,降水和气温的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总体而言,敦煌莫高窟整体呈现暖干化的气候,亦有利于文物的保存和保护。
张国彬汪万福汪万福武发思詹鸿涛薛平武发思侯文芳
关键词:气温降水文物保护
游客流量对莫高窟洞窟内小环境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选择大小和形制基本相同的开放和不开放两个洞窟进行了游客流量对洞窟小环境的影响监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开放洞窟第320窟,洞窟内的小环境比较稳定,温度在12℃-15℃之间,相对湿度在20%-25%之间.而在开放洞窟328窟内,在旅游旺季随着游客分批进入洞窟,在窟内停留5~6分钟,洞窟温度相应上升3℃~10℃,相对湿度变化差值会有RH10%~RH20%的波动,这样的洞窟环境需要6~12小时才能恢复.
张国彬薛平侯文芳郭青林
关键词:游客流量
水系统对莫高窟小气候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莫高窟水系统对小气候影响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水的吸热放热和水的耗散结构在系统能量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保持小气候的稳定至关重要,具有温度"平衡器"的作用,对湿度、温度、太阳辐射强度等有显著影响。如相对湿度增加7.27%,则太阳辐射强度降低22.3%。莫高窟通过水系统等的综合作用,消耗巨大的风动能,对风力具有很强的内在消弭作用。反过来,风能是"冷岛"效应的动力源泉。水分耗散结构和海拔等的综合作用使日最高温度的实际降低较敦煌不少于3.19℃,但大多被地形结构的增温效应所掩盖。水系统和地形结构等的综合作用使莫高窟小气候具有"自组织空调"性能,冬暖夏凉,温度稳定,非常有利于文物保护。
李红寿汪万福张国彬薛平侯文芳邱飞
关键词:水系统小气候
湿度调控器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湿度调控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作调控空气湿度。;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侯文芳巩倩雯孙胜利薛平张正模张国彬陈海玲柴鹏飞
突发性强降雨对莫高窟洞窟微环境影响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为了降低莫高窟壁画由于赋存环境改变而引发病害深度恶化的风险,本文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间的监测数据,分析在突发性强降雨条件下,崖体同层、大小与形制相似的开放洞窟和不开放洞窟微环境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性。研究表明,强降雨对窟内温度影响较小,但相对湿度出现了较大波动,具有时间滞后性。开放洞窟和不开放洞窟相比,相对湿度波动频率更明显,滞后时间均为10小时,要持续7小时才可达到另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洞窟管理者及调度人员合理安排洞窟排查时间及游客参观时间,并为决策者制订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张正模刘洪丽郭青林王旭东薛平
关键词:强降雨温度相对湿度旅游开放
甘肃瓜州榆林窟东崖体水分分布特征研究
2021年
基于榆林窟东崖的高密度电阻率探测、东崖探井开挖及6窟穹顶裸露岩体的钻孔取样,结合探井地层剖面的划分,研究榆林窟东崖体内岩体的含水特征.结果表明,榆林窟东崖体w(水)较低,水分分布特征为具有相同w(水)岩体的分布深度南侧比北侧深,东侧比西侧深,东崖0~10 m内岩体的w(水)=0.13%~3.69%,平均w(水)仅为2.09%.榆林窟砂砾岩的w(水)与各w(粒组)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
王彦武王彦武王旭东郭青林郭青林裴强强薛平
关键词:榆林窟围岩砂砾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