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电刺激治疗反复癫痫的临床疗效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术(VNS)在反复癫痫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及本地区其他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50例行VNS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药物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VNS治疗;对照组患者继续采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未实施VNS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作频率减少>80%、发作停止的比例分别为28.0%(14/50)、18.0%(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3/50)、2.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c Hugh分级为ⅠA、ⅡA的比例分别为46.0%(23/50)、32.0%(16/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0%(4/50)、10.0%(5/50),观察组ⅢB、Ⅳ+Ⅴ的比例分别为6.0%(3/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10/50)、28.0%(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NS在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VNS治疗效果与参数调节紧密相关。
- 蔡鸣凡周亮
-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
- 应用St George's呼吸问卷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肺康复治疗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应用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社区康复治疗前后的效果。方法对40例COPD稳定期患者社区康复治疗前后分别进行SGRQ评分及FEV1%和FEV1/FVC的测定。社区康复治疗前后SGRQ评分和FEV1%和FEV1/FVC进行配对t检验,评价SGRQ对COPD患者疾病严重性的有效性。结果SGRQ各部分分值(呼吸症状、活动受限及疾病的影响)及总分值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P<0.01),FEV1%和FEV1/FVC均增高。SGRQ各能区分值及总分值与FEV1%的相关性较好。结论应用SGRQ评价COPD患者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是可行和有意义的。
- 蔡鸣凡陈艳
- 关键词:SGRQ
- CT血管造影在神经内科急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究并分析CT血管造影(CTA)在神经内科急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10—2012-10收治的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A检查,采用表面阴影成像(SSD)和最大强度投影(MIP)技术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率为91.3%,对脑血管畸形、脑缺血性疾病、自发性颅内出血诊断的准确率为100%,CTA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结果与DSA或手术证实的结果较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对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确诊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蔡鸣凡
- 关键词:CT血管造影神经内科急性脑血管病
- 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疗效评价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为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评分均下降,但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对照组为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蔡鸣凡
-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出血疗效
-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微栓子检测及随访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中微栓子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5例急性缺血性中风合并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及脑微栓子检测,随访观察数据之间行配对t检验。结果:75例患者中MES阳性13例,阳性率17.3%,中高度狭窄组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狭窄患者(25.0%vs6.5%,P<0.05);抗栓治疗后MES明显减少;73例患者随访,12例(12/73,16.4%)缺血性中风再发,MES阳性缺血性中风复发率高于MES阴性组(38.5%vs11.7%,P<0.05)。结论:可以通过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artery,PCA)和基底动脉(basilarartery,BA)进行微栓子监测,评价抗栓治疗的疗效,中高度狭窄的椎基底动脉更易出现后循环的MES;后循环MES阳性的患者易复发脑卒中。
- 余科祁风刘祖佑韦朝霞陈小武陈莉蔡鸣凡徐松虎
- 关键词:症状性椎基底动脉微栓子
- 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对照组用无水酒精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以中度以下为主,占94%,对照组中度疼痛、中度以下疼痛及中度以上疼痛分别为40%、48%和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成功率高,由于在直视下进行,方法简单,安全可靠,适于在基层推广应用。
- 蔡鸣凡
- 关键词:三叉神经阿霉素无水酒精
- 广州市荔湾区208例脑梗塞患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及神经内科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的208例脑梗塞患者病例相关资料,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合并高血压者达73.1%,合并糖尿病者达32.7%,而合并糖代谢异常者达到63.5%;吸烟率脑梗塞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塞组与对照组间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餐后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及体重指数增高是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可能为其强的预测指标。
- 余科冉燕雪陈莉蔡鸣凡何展鹏苏颖思赵东兴罗宏斌
- 关键词:脑梗塞
- 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研究
- 2009年
- 总结227例T2DM患者资料,用TCD诊断动脉狭窄。结果:颅内狭窄者共61例,狭窄率(26.9%),狭窄组病人年龄、病程、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尿酸水平、合并高血压吸烟率和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非狭窄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非狭窄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人的病程、合并高血压以及HDL-L水平降低是无症状颅内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以及HDL-L水平降低是无症状颅内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 余科祁风刘祖佑韦朝霞陈小武陈莉蔡鸣凡徐松虎
- 关键词:颅内动脉
- 阿托伐他汀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探讨阿托他汀类药物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采取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川穹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均以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神经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55/60),对照组为80.0%(48/6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蔡鸣凡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 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5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1例,3组患者在降糖、调脂、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艾地苯醌、尼莫地平和两药联合治疗,疗程3个月,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 CA)、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价3组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3组MMSE、Mo C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ADL评分则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艾地苯醌组和尼莫地平组MMSE、Mo CA、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MMSE、Mo CA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均<0.05),ADL评分则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联合用药组、尼莫地平组分别有2、1例患者应用尼莫地平后出现面部红热、血压下降,调整降压药后好转。结论艾地苯醌和尼莫地平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相近,两药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 蔡鸣凡周亮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艾地苯醌尼莫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