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淑清
- 作品数:24 被引量:134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临床特点与药物治疗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分析总结组织胞浆菌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8例确诊并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组织胞浆菌病特点如下:患者长期发热,多系统损害,消化、血液和呼吸系统常受累,出现相应的症状和贫血貌、消瘦、皮肤出血点和肝脾肿大等体征;轻度贫血,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偏低,中性粒细胞比例<0.73,杆状核粒细胞偏高,淋巴细胞减少或正常,单核细胞比例偏高,C-反应蛋白增高程度明显高于血沉,血IgG升高,血浆清蛋白/球蛋白(A/G)比值降低;特殊检查以肝脾和腹腔淋巴结肿大为主,肝CT密度值下降疑似脂肪肝。结论具有上述临床特征的患者应进行油镜下骨髓细胞学检查,在巨噬细胞内发现组织胞浆菌,并经骨髓真菌培养,见双相生长的真菌而确诊。治疗用两性霉素B,总剂量约350 mg,疗效极佳。
- 熊先智蔡淑清金阳张建初白明
- 关键词:组织胞浆菌病肝大脾大两性霉素B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19
- 2006年
- 目的评价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9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0.5μg/kg每周一次联合利巴韦林750~1050 mg/d,或普通干扰素α-2b 3 MIU每周3次联合利巴韦林750~1050 mg/d。疗程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结果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53.8%,而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58.1%,两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相当(P=0.966)。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组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而普通干扰素α-2b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3)。但是没有与干扰素α-2b聚乙二醇化相关的特有的新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与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 罗端德易建华蔡淑清张继明张树林王耀宗韦嘉杨玉秀
- 关键词:聚乙烯二醇类干扰素Α-2B利巴韦林
- 重型乙型肝炎血清中GM-CSF及相关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探讨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内毒素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重型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期检测24例重型乙型肝炎,29例慢性乙型肝炎和12例健康献血员GM-CSF和TNF水平,并用改良的鲎变形裂解产物-鲎试剂与合成基质的偶氮显色法(LAL)测定其血清内毒素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重型肝炎组和慢性肝炎组血清GM-CSF水平分别升高至10.52±1.33(P<0.05)和9.13±1.69(P<0.05)。在重型肝炎组中,血清GM-CSF水平与TNF-α水平(r=0.4369 P<0.05)和内毒素水平(r=0.5705 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072 P
- 蔡淑清李伟李淑莉曾令兰
- 关键词:乙型肝炎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内毒素
-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乙型肝炎肝损害中的作用
- 2002年
- 为探讨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在乙型肝炎肝损害过程中的意义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内毒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同期检测了 73例乙型肝炎患者及 12例健康献血员 GM- CSF和 TNF水平 ,并用改良的鲎变形裂解产物 -鲎试剂与合成基质的偶氮显色法 (L AL)测定其血清内毒素水平。实验结果显示 :在不同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中 ,与对照组相比 ,肝硬化、重症肝炎与慢性肝炎中重度组的血清 GM-CSF水平升高 (P<0 .0 5 ) ,而慢性肝炎轻度组 ,血清 GM- CS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0 .0 5 )。在重症肝炎组中 ,血清 GM- CSF水平与 TNF- α水平和内毒素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 (r=0 .4 36 9,0 .5 70 5 ) ,而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 (r=- 0 .4 0 72 ,P<0 .0 5 ) ;在慢性肝炎中重度组中 ,血清 GM- CSF与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呈正相关 (r=0 .6 0 6 0 ,P<0 .0 5 ) ;在肝硬化组中 ,GM- CSF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 (r=- 0 .5 137,P<0 .0 5 )。提示 :1GM- CSF在慢性乙型肝炎肝损害中可能起到免疫激活作用 ,通过激活免疫反应特别是细胞免疫反应 ,间接造成肝细胞的损害 ;2 GM-CSF与重症乙型肝炎发病关系密切 ,其机制可能与内毒素血症有关 ;3GM- CSF可能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
- 李伟蔡淑清罗端德朱传武
- 关键词:乙型肝炎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
- 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终末期肝病模型预后分析被引量:26
- 2005年
-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应用c-统计值评估MELD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该值等同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并求出作为判断患者3个月内生存与否的MELD最佳临界值。方法121例住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血浆置换(PE)组与非PE组,应用MELD模型公式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分,观察3个月内的病死率。结果81例患者在3个月内死亡(PE组35例,非PE组46例)。MELD分值在20~30和30~40范围内的患者病死率,PE组病死率分别为31.6%、57.7%明显低于非PE组的67.6%、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分值达到或超过40的患者病死率,PE组为93.3%,非PE组为100%,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该模型判断患者3个月内死亡与否的最佳MELD临界值,PE组为30,敏感性80.0%,特异性52.0%,c-统计值为0.777;而非PE组的临界值为25,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86.7%,c-统计值为0.869。结论MELD分值能够作为反映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患者短期内死亡危险性随MELD分值的增加而上升;MELD模型能较准确预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短期的临床预后。
- 翁志宏蔡淑清
- 关键词:重型病毒性肝炎终末期肝病模型预后血浆置换
- 膦钾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 2003年
- 目的:观察瞵钾酸钠汁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自1999年10月-2000年5月采用国产膦钾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1例。剂量每天4.8g,分上、下午(间隔6h)静脉滴注。治疗前后同步检测乙肝病毒复制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后HBeAg(6/17)和HBV-DNA(7/21)阴转,阴转率分别为35.2%33.3%。HBV-DNA定量检查发现治疗前均值55898×10^1cps/ml,治疗后均值为10709×10^1cps/ml,治疗后复制滴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毒副反应。结论:膦钾酸钠近期抑制抗乙肝病毒复制作用明显,是一种具有较好疗效和安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
- 何生松蔡淑清罗端德李淑莉曾令兰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
- 乙型肝炎病毒(HBV)反基因与HBV的结合及对HBV复制的影响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研究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与HBV基因的结合情况及其对HBV复制的影响。方法 合成一段能与HBV核心启动子位点(1734~1753nt)形成三螺旋的寡核苷酸(TFO20)并标记上生物素,分别用脂质体-TFO20及裸TFO20转染HepG2.2.15细胞,用链酶亲和素-生物素法(SABC)检测其转染效率及其与HepG2.2.15细胞中HBV DNA的结合情况;并采用ELISA、半定量逆转录(RT)-PCR及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经寡核苷酸处理的HepG2.2. 15细胞及空白对照细胞上清HBsAg、HBeAg、HBV DNA及细胞中HBV RNA的水平。结果 脂质体-TFO20转染HepG2.2.15细胞的效率可达80%,而裸TFO20转染率最高为40%;TFO20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及胞浆中。TFO20处理组细胞上清中HBsAg、HBeAg含量分别较空白对照组降低37.0%及78.2%,HBV DNA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而细胞中2.4kb/2.1kb RNA、3.5 kh/3.4 kb RNA亦分别降低31.6%及70.2%。结论 TFO20通过脂质体包裹后可以很好地进入细胞并与HBV DNA结合;TFO20能?
- 高勇罗端德蔡淑清曾令兰李淑莉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复制
- 胶体金免疫渗滤法快速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检测血清中抗汉坦病毒IgM抗体的方法。方法 将抗人IgM抗体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 ,以捕获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向已包被抗体的硝酸纤维素膜上滴加患者血清后 ,再先后滴加汉坦病毒抗原和鼠抗汉坦病毒抗体 ,最后滴加金标抗鼠抗体直接显色 ,阳性反应为红色。整个操作过程一般不超过 10分钟。结果 用该法与IgM抗体捕获法ELISA对比检测 5 1份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血清标本 ,两法均阳性者 49份 ,均阴性者 2份 ,总符合率为 10 0 % ,敏感性为 96%。结论 胶体金免疫渗滤法操作简便 ,反应迅速 ,敏感性较高 ,适于在基层医疗单位中应用 ,可用于HFRS的早期诊断。
- 崔永军蔡淑清叶进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免疫球蛋白M免疫组织化学
- 穿孔素及其在肝损害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4年
- CTL是细胞免疫杀伤效应的主要效应细胞,而穿孔素是CTL杀伤靶细胞的重要效应分子,有研究证实穿孔素介导的杀伤性T细胞细胞毒作用在慢性乙肝肝损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文综述了穿孔素的结构、功能特点以及在肝损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
- 艾耀伟蔡淑清
- 关键词:穿孔素肝损害CTL细胞免疫NK细胞
- 建立快速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方法的研究
- 2002年
-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血清中抗汉坦病毒IgM抗体的快速、简便、敏感的方法。方法:将羊抗人IgM抗体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干燥封闭待用。向已包被抗体的硝酸纤维素膜上滴加患者血清后,再先后滴加汉坦病毒抗原,鼠抗汉坦病毒抗体,最后滴加金标抗鼠抗体直接显色,阳性反应为红色。整个操作过程一般超过10分钟。结果:用该法与IgM抗体捕获法ELISA对比检测40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标本,两法均阳性者38份,均阴性者2份,总符合率为100%,敏感性为95%。结论:胶体金免疫渗滤法操作简便,反应迅速,敏感性较高,不需要特殊的医疗设备,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是HFRS早期诊断的好方法。
- 蔡淑清崔永军等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免疫球蛋白M免疫组织化学胶体金免疫渗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