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海莉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宫颈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状态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异位症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瘤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妊娠
  • 1篇妊娠合并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瘤
  • 1篇乳头瘤病毒
  • 1篇上皮
  • 1篇上皮内
  • 1篇上皮内瘤
  • 1篇上皮内瘤变
  • 1篇术后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蔡海莉
  • 2篇夏震
  • 1篇江燕萍
  • 1篇王晓兰
  • 1篇苏琛辉
  • 1篇刘瑞霞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颗粒型和乳头型宫颈糜烂的有效治疗方法研究
2011年
目的:探索颗粒型和乳头型宫颈糜烂的合适治疗方案。方法:将90例宫颈糜烂患者(包括Ⅱ度及Ⅲ度,颗粒型及乳头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LEEP高频射频、LEEP高频射频联合爱宝疗浓缩液两种方法治疗,观察和比较治愈率、术后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流液量、流液时间几方面。结果:宫颈糜烂疗效,术后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流液量、流液时间比较,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高频射频联合爱宝疗浓缩液疗效较好。
蔡海莉
关键词:宫颈糜烂爱宝疗
宫颈上皮内瘤变超高频电波刀治疗术后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超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218例CIN患者采用LEEP刀技术治疗,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8个月分别采用He2法进行高危型HPV检测。结果术前CINI、CINⅡ、CINⅢHPV—D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7.1%、88.3%、97.9%,术后6个月均显著降低为0、17.0%、13.5%;术后18个月显著降低为0、2.1%、3.1%;术前阳性率为88.5%,术后6个月降低为13.3%,术后18个月降低为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INI和CINⅡ-Ⅲ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92.6%和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8个月检测阳性的5例患者均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阴道镜检查提示CIN存在,予二次LEEP术治疗,余213例未再出现CIN征象。结论CIN患者LEEP术前、术后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可了解对HPV感染的清除效果,同时在随访过程中可对疗效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监测。
夏震蔡海莉苏琛辉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
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状态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 (以下简称风心病 )孕妇的心功能状态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期间的妊娠合并风心病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3年期间共有分娩产妇4 6 77例 ,其中妊娠合并心脏病 1 0 7例 ,风心病 5 5例占 5 1 4 % ,主要以二尖瓣病变为主 ,风心病心脏手术后合并妊娠 30例 ,未行心脏手术者 2 5例。心功能Ⅰ~Ⅱ级者 ,多能维持妊娠到足月 ,它的平均孕周、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评分均明显好于心功能Ⅲ~Ⅳ级者 (P <0 0 5 ) ,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所有心功能Ⅲ~Ⅳ级者和大多数心功能Ⅰ~Ⅱ级者均剖宫产终止妊娠 ,阴道分娩 7例均为心功能Ⅰ~Ⅱ级者 ;风心病心脏手术能明显改善心功能 ,在心功能相同的情况下 ,无论孕妇有无心脏手术史 ,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风心病孕妇的心功能状态与妊娠结局有密切关系 ;孕前积极改善心功能 ,孕期积极预防心衰 ,加强产检能安全渡过妊娠期和分娩期 ,并减少新生儿发病率和围生儿病死率 。
蔡海莉江燕萍
关键词:妊娠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
CD4^+CD25^+Foxp3^+Treg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探讨
2015年
目的通过使用流式细胞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 CD25+叉头蛋白3(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所占比例的检测,探讨EM与Treg的关系。方法分析2012年8月~2014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EM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经门诊体检无EM的健康的非孕期、非月经期的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以及EM患者不同分期所对应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绝对数和在CD4+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结果该研究共纳入受试者7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的CD4+CD25+Foxp3+、Treg的绝对数量和所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4,P<0.01;t=11.38,P<0.01);观察组患者中Ⅲ~Ⅳ期患者的CD4+CD25+Foxp3+Treg的绝对数量和所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7,P<0.01;t=18.72,P<0.01)。结论在EM的发生、发展中CD4+CD25+Foxp3+Treg的免疫负性调节作用扮演重要角色。EM形成过程中CD4+CD25+Foxp3+Treg数量的增加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其表达水平对EM患者预后、病程和病情的判定在临床上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夏震蔡海莉刘瑞霞王晓兰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CD4+CD25+TREG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