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文伟

作品数:138 被引量:47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43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5篇农业科学
  • 17篇生物学
  • 6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5篇甘蔗
  • 41篇基因
  • 19篇转基因
  • 17篇植物
  • 14篇蔗糖
  • 12篇转基因甘蔗
  • 12篇黑穗病
  • 10篇栽培
  • 10篇脱毒
  • 10篇龙血树
  • 10篇健康种苗
  • 9篇转运蛋白
  • 9篇克隆
  • 8篇蛋白
  • 8篇宿根
  • 7篇植物表达
  • 7篇黑穗病菌
  • 7篇病菌
  • 6篇选育
  • 6篇血竭

机构

  • 137篇中国热带农业...
  • 19篇海南大学
  • 4篇海南医学院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1篇福建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37篇蔡文伟
  • 119篇杨本鹏
  • 113篇张树珍
  • 62篇王俊刚
  • 51篇冯翠莲
  • 49篇熊国如
  • 43篇王文治
  • 43篇曾军
  • 39篇伍苏然
  • 30篇杨学
  • 29篇彭李顺
  • 26篇赵婷婷
  • 24篇武媛丽
  • 15篇沈林波
  • 13篇甘仪梅
  • 10篇冯小艳
  • 9篇顾丽红
  • 6篇罗遵喜
  • 5篇张显勇
  • 4篇陈萍

传媒

  • 23篇热带作物学报
  • 7篇生物技术通报
  • 6篇分子植物育种
  • 5篇广东农业科学
  • 5篇中国作物学会...
  • 4篇种子
  • 4篇中国糖料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植物生理学通...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种业
  • 2篇甘蔗糖业
  • 2篇热带农业科学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2篇热带生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9篇2017
  • 9篇2016
  • 12篇2015
  • 13篇2014
  • 12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11篇2010
  • 14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罐装式喷药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保护领域,公开一种罐装式喷药机。所述的罐装式喷药机,包括:药液罐、动力装置、水泵、喷头;水泵由动力装置带动,可实现长距离、持续地输送药液,操作人员无需背负药液,一次喷洒可实现为两行甚至多行作物喷施药液,...
杨本鹏蔡文伟杨学伍苏然曾军彭李顺
文献传递
机械收获条件下14个甘蔗品种在海南临高的区域试验评价
2023年
为筛选适宜海南蔗区种植的高产、稳产、宜机收甘蔗优良新品种,以参加全国第十四轮区试的13个新品种和1个对照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机械收获条件下,进行了1年新植和2年宿根的田间区域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糖1301、福农10-14405、桂糖13-386和粤甘51号4个品种蔗糖分较高,宿根性和丰产性较好,适宜在海南蔗区进一步扩大面积开展生产性示范推广。
蔡文伟彭李顺曹峥英武媛丽甘仪梅杨本鹏
关键词:甘蔗机械收获
海南7个区试甘蔗品种抗旱性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被引量:8
2014年
以7个区试甘蔗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法进行抗旱处理,测定绿叶率、株高等形态指标以及质膜渗透性、叶绿素相对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模糊隶属函数对多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评价7个甘蔗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3个综合主成分可达到甘蔗抗旱性94.943%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利用系统聚类分析,将7个参试品种分为3类,其中,ROC22和云蔗06-407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福农39和粤糖55表现为中度抗旱性,ROC16、粤甘26和柳城05-136表现出较弱的抗旱性。
王尊欣蔡文伟曾军沈林波杨乃博蓝松涛张树珍
关键词:甘蔗抗旱性主成分分析生理指标
强宿根性甘蔗新品种中糖1号的选育被引量:4
2020年
中糖1号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从粤糖99-66×内江03-218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甘蔗品种。该品种表现为出芽整齐均匀、分蘖力强、宿根发株多、有效茎数多、丰产、宿根性强,耐旱、耐寒。海南临高试验结果,一新两宿3年平均蔗产量,中糖1号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22.13%,其中宿根一季和二季蔗茎产量分别为8.626 t·(667 m^2)^(-1)和8.576 t·(667 m^2)^(-1),分别比对照增产33.23%和30.45%。一新两宿3年平均产糖量,中糖1号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糖21.1%;其中宿根一季和二季产糖量均为1.08 t·(667 m^2)^(-1),分别比对照增糖25%和28.6%。该品种于2018年5月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的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
甘仪梅杨本鹏武媛丽曾军曹峥英彭李顺蔡文伟张树珍
关键词:甘蔗宿根性丰产
膜下滴灌减量施肥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2023年
探讨不同膜下滴灌减量施肥模式对甘蔗生长、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分析最佳减肥模式,为科学指导甘蔗膜下滴灌施肥技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空白对照(CK_(0))、常规施肥(CK_(1))和滴灌+常规施肥(CK_(2))为对照,设置1个膜下滴灌施肥处理T_(100)(施肥量同CK_(1))以及3个膜下滴灌减量施肥处理T_(80)、T_(70)和T_(60)(减量20%、30%和40%),对甘蔗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蔗糖分、产糖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利用率等生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CK_(1),增加滴灌的CK_(2)有效茎数明显提高,而T_(100)在分蘖率、株高、有效茎数、成茎率方面均显著提升,T_(80)和T_(70)则主要对有效茎数和成茎率促进明显。在产量方面,相对CK_(1),CK_(2)及T_(100)、T_(80)、T_(70)均显著增加,2年平均产量分别提升了13.64%、32.20%、27.00%和20.18%。在各滴灌施肥处理间,相对于T_(100),T_(80)产量并无显著变化,而T_(70)和T_(60)产量显著减少。在蔗糖分和产糖量方面,各滴灌施肥处理间蔗糖分并无显著差异,而产糖量与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T_(100)和T_(80)产糖量最高,且二者间无显著差异。在纯收益方面,仅有T_(100)和T_(80)较CK_(1)获得显著增加,2年平均收益分别增加4534.4元/hm~2和3953.8元/hm~2。T_(70)和T_(60)纯收益相较于T_(100)则呈现显著下降,其中T_(60)纯收益甚至比CK_(1)还低2350元/hm~2。在肥料利用率方面,所有滴灌施肥处理氮、磷、钾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CK_(1),其中T_(80)肥料利用率最高,2年试验平均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达到48.36%、27.70%和68.95%,分别较CK_(1)提高了28.42、17.95和30.71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在中等肥力砖红壤蔗区,采用T_(80)膜下滴灌减量施肥模式,可以同时获得较理想的甘蔗产量和收益。
彭李顺曹峥英蔡文伟蔡文伟杨本鹏
关键词:甘蔗养分利用率
中糖1号甘蔗新品种第13轮国家联合区试的综合评价
2023年
为正确鉴定甘蔗新品种‘中糖1号’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品质、抗性等特性,参加了全国甘蔗新品种第13轮联合区域试验。在2018—2020年的第13轮联合区试中,以全国18个区试点的数据结果统计,‘中糖1号’(全国甘蔗联合区试试验中代号为‘中糖1202’)在14个参试品种中表现为出苗率最高、宿根发株率最好,株高最高,公顷有效茎数最多,一年新植两年宿根平均蔗产量113925 kg/hm^(2),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25.37%,与对照‘新台糖22号’比,18点次增产;平均含糖量16590 kg/hm^(2),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23.99%,与对照‘新台糖22号’比,17点次增产;11—12月平均甘蔗蔗糖分13.83%,1—3月平均甘蔗蔗糖分14.92%,全期平均甘蔗蔗糖分14.45%,比‘新台糖22号’低0.27个百分点。人工接种鉴定对黑穗病的抗性级别为5级,抗性反应型为中抗。对花叶病的抗性级别为3级,抗性反应型为中抗。根据区域试验糖产量结果表明,‘中糖1号’适宜种植区域有河池、北海、来宾、崇左、龙州、桂林、保山、柳州、福建漳州、百色、柳城、海南临高、云南开远、临沧、广东遂溪、湛江,为‘中糖1号’在全国各地的种植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甘仪梅蔡文伟蔡文伟曹峥英武媛丽彭李顺武媛丽
关键词:甘蔗蔗茎产量
无机焦磷酸化酶基因转化甘蔗的遗传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甘蔗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糖料作物,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作物,提高甘蔗的含糖量是甘蔗育种的主要目标。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无机焦磷酸化酶(PPase)基因导入甘蔗,以期获得提高蔗糖含量的转基因植株。经过PPT抗性筛选获得72株抗性植株,并对其进行PPase基因和bar筛选标记基因的双重PCR检测,其中有13株都呈阳性。结果初步证明无机焦磷酸化酶基因已整合到甘蔗的基因组中。
赵丽宏王俊刚杨本鹏张树珍黄东杰蔡文伟
关键词:甘蔗
龙血树总RNA提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 探讨有效提取龙血树总RNA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龙血树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以龙血树的根、茎和叶为实验材料,将Schneiderbauerd提出的从富含多酚类化合物的植物组织中提取总RNA的方法做了改进,建立了一种简单实用的从富含多酚类化合物的植物材料中提取总RNA的方法。结果 所提RNA的0D260/013230均大于2.0,OD260/OD280的值在1.80~1.92之间,电泳条带清晰,RNA完整性好。结论 用该方法能高质高量地制备富含多酚类化合物的药用植物RNA。
蔡文伟杨本鹏张树珍黄艳岚刘仁芸
关键词:龙血树多酚总RNA
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中单糖转运蛋白基因差异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旨在探讨脱毒处理对单糖转运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分析了3种甘蔗单糖转运蛋白基因SGT1、SGT2和PST2a在健康种苗和常规种苗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量差异。结果显示,在苗期和分蘖期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叶片中SGT1、SGT2和PST2a表达量高于未脱毒种苗;在拔节期和成熟期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未成熟茎节中SGT1、SGT2和PST2a表达量也高于未脱毒种苗;而在成熟茎节中表达量没有差异。苗期和分蘖期甘蔗叶片以及未成熟茎节中细胞生长分裂旺盛,需要利用大量单糖以提供能源和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结果表明,该3种单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上升可能提供更多单糖用于细胞代谢,促进脱毒健康种苗的快速生长及最终生物量的积累。
王俊刚赵婷婷杨本鹏蔡文伟张树珍
关键词:甘蔗健康种苗基因表达
甘蔗蔗糖转运蛋白ShSUT4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RACE技术从甘蔗体内克隆出一个新型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命名为ShSUT4(GenBank登录号为GQ485583.1),预测其编码501个氨基酸,存在GPH(蔗糖/H+共转运体)超家族保守结构域,具有12跨膜结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ShSUT4在甘蔗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且在9个不同甘蔗品种成熟茎中表达量存在差异,在其中8个品种中ShSUT4表达量的高低与所测茎节中锤度高低呈正相关性,推测ShSUT4可能参与调控甘蔗体内蔗糖的积累。
赵婷婷王俊刚冯翠莲蔡文伟王文治熊国如伍苏然杨本鹏张树珍
关键词:甘蔗蔗糖转运蛋白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