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文涛

作品数:237 被引量:474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80篇期刊文章
  • 4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6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9篇肝移植
  • 64篇术后
  • 63篇活体
  • 51篇移植术
  • 46篇肝移植术
  • 43篇移植术后
  • 43篇静脉
  • 43篇活体肝
  • 41篇肝移植术后
  • 33篇活体肝移植
  • 27篇供肝
  • 27篇供者
  • 23篇手术
  • 20篇右半肝
  • 20篇细胞
  • 19篇胆道
  • 19篇活体供者
  • 16篇肝中静脉
  • 14篇移植后
  • 14篇复发

机构

  • 221篇天津市第一中...
  • 27篇天津医科大学...
  • 26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天津市南开医...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天津市职业病...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卫生部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32篇蒋文涛
  • 125篇沈中阳
  • 98篇朱志军
  • 71篇潘澄
  • 67篇郑虹
  • 65篇邓永林
  • 60篇张雅敏
  • 58篇高伟
  • 51篇张建军
  • 36篇张骊
  • 34篇魏林
  • 33篇郭庆军
  • 32篇李俊杰
  • 30篇淮明生
  • 30篇田大治
  • 29篇蔡金贞
  • 28篇杨涛
  • 22篇王洪海
  • 21篇孙丽莹
  • 17篇孙晓叶

传媒

  • 37篇中华器官移植...
  • 27篇实用器官移植...
  • 22篇中华肝胆外科...
  • 12篇天津医药
  • 12篇2012中国...
  • 11篇中华普通外科...
  • 9篇2013中国...
  • 8篇中华外科杂志
  • 7篇2014中国...
  • 6篇器官移植
  • 4篇临床肝胆病杂...
  • 4篇中国普外基础...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国际生物医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3篇中华危重病急...
  • 2篇山东医药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年份

  • 6篇2023
  • 12篇2022
  • 9篇2021
  • 15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10篇2017
  • 9篇2016
  • 11篇2015
  • 17篇2014
  • 21篇2013
  • 30篇2012
  • 13篇2011
  • 19篇2010
  • 16篇2009
  • 4篇2008
  • 11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2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泡性脂肪变性对活体肝移植右半肝供者早期预后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轻度大泡性脂肪变性对活体肝移植供者右半肝切除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及再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5月间本移植外科小组完成的95例活体肝移植术(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LDLT)供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冰冻活检发现15例存在轻度大泡性脂肪变性(20%~30%5例,10%~19%10例)(A组),80例无明显脂肪变性(B组)。比较两组术前基本资料及术后临床结果。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A、B两组术前平均年龄、性别比、残肝体积比、保留肝中静脉/X〈保留肝中静脉比无显著差异(P=0.870,P=0.608,P=0.928,P=0.196),但A组体重指数(BMI)显著高于B组(P=0.013)。f检验发现A组术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峰值显著高于B组(P=0.001,P=0.039),2组术后半月的肝脏再生率无显著差异(P=0.939);Logistic多因素统计分析发现轻度大泡性脂肪变性是导致供者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OR=5.375,95%可信区间1.467—19.696,P=0.011)。结论轻度大泡性脂肪变性是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从供者安全性考虑,对活体肝移植供者需仔细进行术前评估。
高彬朱志军蒋文涛吴迪张建军蔡金贞杨涛崔子林沈中阳
关键词:肝移植供者高胆红素血症
肝脏血管解剖与活体肝移植供者选择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研究肝脏血管解剖对选择活体肝移植供者的影响。方法总结分析312名健康成年人接受活体供肝移植供者评估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78名,女性34名,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29.3岁。所有受评估者均接受CT强化检查,并进行三维血管重建,观察肝脏血管走行,从而归纳出血管解剖对活体肝移植供者选择的影响,并观察其术后效果。结果312名受评估者中,肝中动脉起源于肝左动脉的有218名(占69.9%),起源于肝右动脉的有89名(占28.5%),直接起源于肝总动脉的有5名(占1.6%)。受评估者具有变异动脉的共有78名(占25%),其中具有副肝左动脉29名,具有副肝右动脉10名,具有替代肝左动脉29名,具有替代肝右动脉38人,其中多人同时具有两支变异动脉。门静脉的分型依据京都大学分型标准,门静脉Ⅰ型有265名(占84.9%),Ⅱ型有25名(占8%),Ⅲ型有16名(占5.1%),Ⅳ型有6名(占2%),未发现门静脉Ⅴ型者。Ⅳ段肝静脉汇人肝巾静脉的有88名(占28.2%),汇人肝左静脉的为7名(占2.2%),汇人肝中静脉和肝左静脉的共有217名(占69.6%)。共有221名受评估者具有右下静脉(占71).8%),其中89例具有两支及两支以上右下静脉。最终有194名受评估者作为肝移植供者接受了手术。结论肝动脉具有较高的变异率;有Ⅰ-Ⅲ型门静脉者均可作为活体肝移植供者的选择条件;准确了解供肝血管解剖及正确的手术设计是保证活体肝移植供、受者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
朱志军李俊杰张建军淮明生张玮晔蒋文涛沈中阳
关键词:肝移植活体供者血管
腔镜辅助带肝中静脉活体右半肝供肝切取技术:附七例报道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肝切除(assistedlaparoscopichepatectomy,ALH)技术在活体肝移植供体切取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2011年5月30日至9月1日我院7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辅助带肝中静脉(middle hepatic vein,MHV)活体右半肝供肝切取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供者残肝比例32.10%~38.31%。7例供者术后伤口疼痛较轻,未出现外科并发症。7例均为皮内缝合,术后7d伤口拆线,愈合良好。术后2周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ALH可安全用于带MHV的活体右半肝供肝切取。ALH兼顾腹腔镜手术微创和开腹手术安全性高的特点,更容易为供、受者接受。
蒋文涛潘澄沈中阳张全胜孟醒初马楠李阳田大治张骊史源
关键词:肝切除肝中静脉
胆道镜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阻塞40例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诊断及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阻塞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阻塞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经T管造影证实为肝内胆管阻塞伴狭窄,经T管途径扩张窦道并行胆道镜,再于X线透视下放管支撑。结果29例疗效满意;8例得到控制;3例效果较差,接受了再次移植。结论胆道镜治疗是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阻塞的有效治疗方法。
蒋文涛朱志军邓永林郑虹潘澄蔡金贞张海明魏林沈中阳
关键词:胆管阻塞胆道镜肝移植
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MVI的预测模型。方法分析首次行原位肝移植的178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MVI阳性组(76例)及MVI阴性组(102例)。收集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前CT或MRI检查结果、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病理结果,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所有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甲胎蛋白(AFP)、天冬氨酸转氨酶/淋巴细胞比值(ALRI)、肿瘤最大直径、γ-谷氨酰转移酶/淋巴细胞计数比值(G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于MVI的诊断价值,并确定最佳截断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评分模型。通过评分模型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MVI高危组(3~4分,67例)及MVI低危组(0~2分,111例),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2组的无复发生存率。结果与MVI阴性组相比,MVI阳性组患者中多个肿瘤、肿瘤最大直径>3.75 cm、术前AFP>53.8μg/L、NLR>3、GLR>85.84以及ALRI>75.36比例较高(P<0.05)。肿瘤最大直径>3.75 cm、术前AFP>53.8μg/L、GLR>85.84、ALRI>75.36是肝细胞癌患者MV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上述危险因素构成的评分系统拟合优度良好(χ^(2)=2.553,P=0.862),曲线下面积=0.787,P<0.01,最佳截断值为2,特异度为0.814,敏感度为0.632。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VI低危组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率明显高于高危组患者(Log-rankχ^(2)=37.584,P<0.01)。结论术前GLR、ALRI、AFP及肿瘤最大直径是MVI的独立危险因素,由其组成的预测模型对于术前MVI及术后复发情况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谭玉莹张炜琪谢炎李江李俊杰蒋文涛
关键词:肝肿瘤Γ-谷氨酰转移酶肝移植淋巴细胞计数
成人活体肝移植肝移植供肝的修整经验报告
目的报告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30例活体供肝后台修整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06年9月至2009年5月间完成的230例活体供肝后台准备的资料。结果230例供肝中:含肝中静脉右半肝117例;含部分肝中静脉3例...
蔡金贞李俊杰沈中阳郑虹邓永林潘澄张雅敏蒋文涛淮明生孟醒初郭庆军
胰液空肠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对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检测粪便胰腺弹力蛋白酶,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是否存在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胰肾联合移植术胰液空肠引流患者是否改善了胰腺外分泌功能。方法实验分为四组1).胰液空肠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组19例。2)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组31...
裴广辉张佳林宋文利莫春柏郑建明冯刚付迎欣蒋文涛沈中阳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性脑病患者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肝癌(HCC)患者肝移植(LT)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术后生存率与肝性脑病(HE)的潜在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292例单中心肝硬化合并HCC行肝移植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受者各项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Kaplan-Meier方法对全体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2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HE者52例,无HE者240例。HCC伴HE组患者术后生存率高于HCC不伴HE组患者。单因素分析:肿瘤预后高危指标包括AFP>1 000μg/L,有门静脉栓塞,TNM分期Ⅲ、Ⅳ期,中、低度分化;Cox回归分析:影响HCC患者移植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甲胎蛋白(AFP),肿瘤大小,分化程度,门静脉栓塞,TNM分期。结论 HE是影响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非主要因素。并发HE的肝癌患者可提高早期癌症检出率。围术期积极防控HE,及早采取肝移植术治疗可获良好结果。
丁艺洁盛明薇张楠蒋文涛高伟张雅敏杜洪印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MELDCOX回归
肝移植前灌注经外照射处理的供体淋巴细胞可使受体获得供体特异性耐受
谢炎蒋文涛贺健
活体肝移植中利用受者胆囊管完成供肝多支胆管的重建五例
2012年
目的研究在活体肝移植中利用受者胆囊管完成供肝多支胆管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间利用受者胆囊管与供肝多支胆管中的一支进行吻合的5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余供肝胆管与受者肝总管或右肝管相吻合,从而完成供肝多支胆道的重建。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所有受者均于术后2周和术后3个月时接受胆道造影检查。结果术后2周时,5例受者的胆道造影均显示肝内、外胆道无明显狭窄及外漏。3例受者术后恢复顺利,未出现肝功能异常,术后3个月时接受胆道造影检查见肝内外胆道良好,无明显狭窄及外漏,胆道排空良好。1例受者术后肝功能持续正常,因未满3个月,尚未接受第2次胆道造影检查。1例受者术后早期恢复顺利,术后3个月时胆道造影检查见右前支胆管见胆囊管迂曲,吻合口狭窄,因肝功能正常,给予拔除T管;术后9个月时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胆红素及转氨酶的轻度升高,行胆道磁共振水成像检查发现胆总管中段管腔略窄,较前无明显变化,副右肝管近端较前扩张,将免疫抑制剂由他克莫司更换为西罗莫司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在活体肝移植中,如果供肝具有多支胆管开口,利用受者胆囊管进行吻合的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李俊杰杨涛高伟吴迪张建军蒋文涛朱志军
关键词:肝移植胆管胆囊管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