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政
- 作品数:13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及治疗试验被引量:4
- 2010年
- 郭斌李云峰贾海艳徐丹丹韩振兴蒋国政李继昌
- 关键词:奶牛隐性乳房炎奶牛养殖业临床症状经济损失
- 复合酸化剂对饲料的防霉及酸化作用被引量:17
- 2013年
- 试验以M38-A液体微量稀释法测定两种自制复合酸化剂(OAI和OAII)对8种常见污染饲料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饲料pH、系酸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固体复合酸化剂对8种霉菌的MIC范围为1.25~5.00 mg/mL,酸化剂OAI和OAII的MIC几何均值分别为1.93、2.73。饲料中添加0.1%、0.2%的复合酸化剂时,OAI和OAII均能显著降低饲料的pH和系酸力(P<0.01)。由此可见,两种酸化剂均能有效防止饲料被常见霉菌污染,且能酸化饲料。
- 连凯霞蒋国政李继昌
- 关键词:饲料酸化剂霉菌
- 乌梅肉提取物抗腹泻作用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研究乌梅提取物抗腹泻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蓖麻油致小鼠腹泻模型、小肠炭墨推进实验、大鼠肠腔积液实验,以腹泻抑制率、小肠推进率、肠腔积液体积为指标,研究乌梅提取物的抗腹泻作用。结果乌梅水提物及水提醇沉提取物均具有抗腹泻作用,其中水提醇沉提取物的活性明显高于水提物(P<0.05),显著抑制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P<0.05或0.01),但对肠腔积液作用不显著。结论乌梅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腹泻作用,其抗腹泻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肠运动有关。
- 王小婷蒋国政王海滨王凤霞李艳华盛尊来
- 关键词:腹泻乌梅小肠推进率
- 芩花注射剂的制备工艺及主药含量测定被引量:1
- 2012年
- 芩花注射剂主要由黄芩、金银花、百部等组成。采取单因素试验筛选药物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次、料液比,通过正交试验以绿原酸提取量为依据最后确定提取次数为2次、每次提取1 h、料液比为1∶10。采用HPLC法测定该注射液中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以峰面积(Y)对进样浓度(X)做线性回归,黄芩苷回归方程:Y=0.04X-14.78(r2=0.999),绿原酸回归方程:Y=0.04X-10.73(r2=0.998),精密度、回收率、重复性、稳定性等指标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本方法准确度好且操作简便。经测定该注射液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3.292、0.860 mg/mL。
- 刘挺李继昌蒋国政韩振兴
- 养鸡场供水线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毒性试验
- 2014年
- 为调查养鸡场供水线真菌污染状况,对哈尔滨市周边15家养鸡场供水线可疑采样进行真菌的分离、纯化,采用病原形态学法对其进行鉴定,同时测定所分离真菌的毒性。结果显示,从30份可疑采样中共分离到6株真菌,分别鉴定为黑曲霉、菌核曲霉、淡紫青霉、鲜绿青霉、扩展青霉和圆弧青霉;毒性试验提示6株霉菌均有弱毒性。
- 蒋国政韩振兴王媛李继昌
- 关键词:养鸡场真菌毒性
- 六味中药对养殖场供水渠道真菌的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为防止养殖场供水渠道长霉,参照M38-A液体微量稀释法测定六味中药对养殖场供水线分离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所选药物对受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黄连、苦参、蛇床子、黄柏、白鲜皮和土荆皮的MIC几何均值分别为2.2、2.8、9.9、19.8、28.1mg/mL和35.4mg/mL。表明,黄柏、白鲜皮和土荆皮抗菌活性较差,蛇床子有一定的抗菌活性,黄连和苦参具有明显的抑菌、杀菌作用。
- 蒋国政李继昌韩振兴刘挺曹宏王媛
- 关键词:抗真菌活性中药乙醇提取物
- 黄芩苷对黏菌素致小鼠周围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
- 黏菌素(colistin)是一种多肽抗生素,在临床上常作为治疗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尤其可对抗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然而,由于黏菌素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而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由于神经生长因子(NGF)对中枢和...
- 陆子音连凯霞张玲蒋国政李继昌
- 文献传递
- 酸化剂在动物饮水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4年
- 酸化剂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活性,并有低毒、无残留、参与能量代谢等优势,被广泛用于畜牧养殖业中,显示出广阔的开发前景。目前,酸化剂主要添加到饲料中,但酸化剂可能会与饲料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其使用效果。研究表明,酸化饮水能有效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减少消化道疾病,表现出良好的正效应。文章就酸化剂在动物饮水中的添加价值做一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养殖者提供参考。
- 丑有财蒋国政
- 关键词:酸化剂动物饮水畜牧养殖业消化道疾病抗菌活性
- 复方中药在鸡毒支原体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鸡毒支原体病也称鸡慢性呼吸道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病,以流涕、咳嗽、呼吸时发音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由鸡毒支原体(Mycoplsma gallisepticum,MG)引起,常与大肠杆菌、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等病原菌混合感染。
- 冷化清蒋国政
- 关键词:鸡毒支原体病复方中药鸡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呼吸道病新城疫病毒
- P53对黏菌素诱导的PC12细胞自噬和凋亡的调控研究
- 【目的】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已证实黏菌素可诱导大鼠PC12细胞(交感神经细胞系)发生自噬和凋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p53蛋白对黏菌素诱导PC12细胞发生的自噬和凋亡是否存在调节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培养好的PC12细胞分...
- 张玲蒋国政陆子音李丽王金莉许薇孙媛李继昌
- 关键词:P53自噬凋亡PC12细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