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爱荣

作品数:85 被引量:37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2篇杨树
  • 15篇细菌溃疡病
  • 12篇杨树冰核细菌...
  • 12篇土壤
  • 11篇降解
  • 9篇真菌
  • 8篇咪唑乙烟酸
  • 7篇木霉
  • 6篇桦褐孔菌
  • 6篇溃疡
  • 6篇溃疡病
  • 6篇基因
  • 5篇樟子松
  • 5篇土壤真菌
  • 5篇枯梢
  • 5篇枯梢病
  • 5篇高通量
  • 5篇测序
  • 4篇多样性
  • 4篇樟子松枯梢病

机构

  • 82篇东北林业大学
  • 7篇云南省农业科...
  • 5篇南京大学
  • 4篇黑龙江大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黑龙江省森林...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科学...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哈尔滨市园林...
  • 1篇塔河林业局
  • 1篇通北林业局

作者

  • 85篇董爱荣
  • 23篇刘雪峰
  • 18篇项存悌
  • 10篇宋福强
  • 8篇吴庆禹
  • 6篇王峰
  • 4篇李志国
  • 4篇刘晓光
  • 4篇李丹蕾
  • 3篇邵忠文
  • 3篇周晓罡
  • 3篇原树忠
  • 3篇刘晓晗
  • 3篇薛煜
  • 3篇郑国强
  • 3篇陈俏丽
  • 3篇王博文
  • 2篇吕国忠
  • 2篇朱虹
  • 2篇李成云

传媒

  • 35篇东北林业大学...
  • 9篇森林工程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林业科技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Journa...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食用菌
  • 1篇辽宁林业科技
  • 1篇生态环境
  • 1篇菌物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5
  • 8篇2004
  • 4篇2002
  • 10篇2001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樟子松枯梢病损失估测与防治指标被引量:9
2002年
在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樟子松枯梢病发病区内 ,分别病情等级和立地条件 ,采用均匀分布、典型整群抽样的样地调查和树干解析的方法 ,明确了各病情等级对高生长、径生长、材积生长的影响 ,从而确定了病情指数与材积损失量、损失率的相关数律 ,建立了樟子松枯梢病对材积损失的估测模型 。
李耀民杨传波李宝年徐树辉黄敬林庞丽杰郑国强董爱荣项存悌
关键词:樟子松枯梢病
稻瘟病菌阅读框架中SSR频率、分布及所在基因功能被引量:16
2005年
在对稻瘟病菌基因组中SSR分布进行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由1~6个碱基为重复单元的SSR在基因的蛋白质编码区中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原菌的2 378个基因的编码区中共分布有3 240个SSR序列(标准是15bp以上,匹配值为80%).在已经有注释的4 732个基因中,861个基因的编码区中有SSR.编码区中的SSR以三碱基重复和六碱基重复为主,其他类型的SSR则很少在编码区中出现.SSR在这些基因中很少有保守性,表明这些基因的高度变异,或者起源是较晚的.含有SSR的基因多为转录蛋白、信号传导的细胞调节基因这一现象表明,SSR在物种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利用基因编码区中丰富的SSR序列信息及其变化带来的功能变化的信息,将可以在该菌功能基因组的研究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李成云李进斌周晓罡张绍松董爱荣许明辉
关键词:SSR稻瘟病菌蛋白质编码区物种形成基因功能功能基因组
利用真菌清理杨树伐根试验被引量:5
2004年
1996~ 2 0 0 1年 ,在大庆红旗林场选择当年新伐杨树伐根 ,选用彩云革盖菌 (Coriolusversicolor(L .exFr.)Quil.)、单色下皮黑菌 (Cerrenaunicolor(Bull.ExFr.)Murr.)、粗毛盖菌 (Funaliagallica(Fr.)Pat.)、木耳 (Auriculariaau riculaUnderw .)、平菇 (Pleurotusostreatus(Jacq .ExFr.)Quel.)、灵芝 (Ganodermalucidurn (Leyss .ExFr.)Karst.) 6种优良食、药用菌进行伐根接种试验 ,结果表明 :采用生物手段处理伐根是切实可行的 ,一般接种 2a后可使伐根迅速腐朽 ,并可进行迹地造林 ,并有效防治根朽菌 ((Vahl.ExFr.)Karst.)的侵染。
何彩霞董爱荣徐海涵刘海春
关键词:杨树采伐迹地更新根朽病
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危险等级划分被引量:10
1999年
根据病害调查的结果、选择与病害密切相关的9项气象因子为指标;通过对东北地区52个市县进行聚类分析.将东北地区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的危险等级划分为重发区、常发区、偶发区和不发区4级.与病害调查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刘晓光项存悌马丽亚董爱荣张景华姜希德伊宁陈建明
关键词:杨树
不同水曲柳褐斑病病级叶片的微生物多样性
2024年
为探究染褐斑病不同程度的水曲柳叶片微生物多样性和主要致病微生物,分析防治方法以维护水曲柳人工林生态安全、提升其经济效益,在帽儿山实验林场采集染褐斑病不同程度的叶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并分析水曲柳叶片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3组样品感病前后共得到1 026个真菌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UT)及322个细菌OUT。在细菌中,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优势菌门;鞘氨醇单胞菌属、醋酸杆菌属、短根瘤菌属等为主要优势属。在真菌中,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为优势菌门;维希尼克氏酵母属、壳针孢属、汉纳酵母属为优势菌属。3组样品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无明显差异,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差异性显著,初步推测尾孢菌属为病原菌,但其致病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刘思远申东晨刘峥鲁丽颖徐恒董爱荣
关键词:水曲柳褐斑病尾孢菌属菌群结构
基于转录组的水稻干尖线虫锌指蛋白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寻找线虫生殖相关基因,为开发线虫生殖抑制药剂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水稻干尖线虫转录组文库高通量测序数据,对Unigene进行KEGG路径分析,筛选出一个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形成代谢路径(progesterone-mediated oocyte maturation),并筛选出该路径的主要调控基因——锌指蛋白基因。通过同源序列比对发现水稻干尖线虫锌指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含有核酸结合保守结构域NLS,进一步通过三维结构分析及分子对接验证该蛋白可与DNA分子结合。结果表明,水稻干尖线虫锌指蛋白可与其调控基因的启动子结合从而完成对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形成代谢路径的调控。通过本研究得出最终结论,水稻干尖线虫锌指蛋白具有生物防治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刘晓晗王峰李丹蕾董爱荣陈俏丽王博文零雅茗江珊段颜祯张玉洲
关键词:水稻干尖线虫锌指蛋白
树锦鸡儿枝条上的中国新纪录种真菌Stromatonectria caraganae被引量:1
2018年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树锦鸡儿(Caragana spp.)枝条上发现了1种真菌,研究了其产生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的形态,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该真菌为子座丛赤壳属(Stromatonectria)真菌树锦鸡子座丛赤壳菌(S.caraganae)的无性阶段,为中国新纪录种。
周仪朝乐孟图雅刁辰董爱荣刘雪峰
关键词:新纪录种
栽培方式对黑木耳铅镉汞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探索木段法和菌袋法栽培对黑木耳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寻找科学栽培方法。通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对塔河县、绿春县和伊春市野生、木段法栽培和菌袋法栽培黑木耳样品的铅、镉、汞和砷含量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45个黑木耳样品铅含量0.15~0.57mg/kg;镉含量0.019~0.116mg/kg;汞含量0~0.56mg/kg;砷含量0.22~2.1mg/kg。野生黑木耳之间镉、汞和砷含量差异极显著。不同栽培方法之间铅、镉差异极显著,汞差异显著,砷差异不显著。由此得出,木段法栽培黑木耳重金属含量低于野生黑木耳及菌袋法栽培黑木耳;木段法栽培黑木耳重金属含量更容易控制,是较好的栽培方法。
李丹蕾董爱荣王峰金惺惺
关键词:黑木耳木段
短密木霉、咪唑乙烟酸和种植大豆对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农药残留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试验土壤真菌,对土壤真菌数量、种类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土壤农药含量,对土壤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后,短密木霉对其他真菌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土壤真菌数量、种类差异显著。单独种植大豆(Glycine max)后,土壤真菌的数量、种类变化不明显。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对土壤真菌数量、种类有显著的影响。短密木霉、大豆、咪唑乙烟酸三者互作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土壤中的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都逐渐的减少,10~20d降解效率最高。短密木霉、大豆和咪唑乙烟酸都会影响咪唑乙烟酸的降解。
李志国霍璐阳刘宇彤刘晴董爱荣
关键词:咪唑乙烟酸大豆降解率
短密木霉、咪唑乙烟酸和种植大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采用苯酚钠-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土壤脲酶活性,研究了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大豆(Glycine max)和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短密木霉、种植大豆和加入咪唑乙烟酸后,土壤脲酶活性均呈现出抑制—恢复—激活的趋势。土壤中加入短密木霉后,40 d时脲酶活性的激活率最高,达到31.13%;种植大豆后,5 d时抑制率最高,达到10.35%,20 d后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当土壤中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分别为50、100、150 mg·kg-1时,土壤脲酶活性呈现出抑制—激活的趋势,在5~10 d脲酶活性被显著抑制,抑制率最高时达到16.18%,20 d后呈现激活效应。当土壤中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为100 mg·kg-1时,30 d时激活率最高,达85.23%。
霍璐阳李志国刘晴刘宇彤董爱荣
关键词:土壤脲酶咪唑乙烟酸大豆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