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楠楠

作品数:90 被引量:270H指数:1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建筑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5篇城市
  • 20篇绿化
  • 16篇园林
  • 16篇公园
  • 15篇景观
  • 13篇屋顶绿化
  • 13篇风景园林
  • 12篇儿童
  • 9篇教学
  • 8篇屋顶
  • 8篇城市公园
  • 7篇教育
  • 6篇游憩
  • 6篇立体绿化
  • 6篇绿地
  • 6篇课程
  • 6篇规划设计
  • 5篇社会
  • 5篇数据库
  • 5篇水净化

机构

  • 89篇同济大学
  • 2篇卡塞尔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慕尼黑工业大...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西交利物浦大...
  • 1篇NITA设计...
  • 1篇斯图加特大学
  • 1篇上海同济城市...
  • 1篇上海申迪园林...
  • 1篇江苏中设集团...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 1篇上海市园林科...

作者

  • 90篇董楠楠
  • 11篇陈筝
  • 6篇吴静
  • 6篇刘颂
  • 5篇戴代新
  • 4篇杨丹
  • 4篇朱安娜
  • 3篇董亮
  • 3篇丁茜
  • 2篇张迎霞
  • 2篇翟宇佳
  • 2篇冯帆
  • 2篇王桢栋
  • 2篇李石磊
  • 2篇刘悦来
  • 2篇王敏
  • 2篇罗琳琳
  • 2篇沈洁
  • 2篇陈健
  • 1篇郝洛西

传媒

  • 10篇园林
  • 6篇中国城市林业
  • 5篇华中建筑
  • 5篇中国园林
  • 5篇城市建筑
  • 5篇风景园林
  • 3篇国际城市规划
  • 2篇中外建筑
  • 2篇建筑与文化
  • 2篇景观设计学(...
  • 1篇中国建筑防水
  • 1篇住宅科技
  • 1篇时代建筑
  • 1篇建筑创作
  • 1篇南方建筑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上海城市规划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绿色科技
  • 1篇建筑技艺

年份

  • 13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9篇2020
  • 10篇2019
  • 9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公园数字化管治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2023年
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高密度城市正加速进行绿色基础设施和公园管理服务的数字化建设。研究国内外公园数字化管治场景和评估指标,依据采集、治理、应用的数据管理流程和应用场景,构建包含多源感知(Perception)、综合管理(Management)、信息互联(Interaction)、分析决策(Wisdom)4个维度共48项指标的公园数字化管治评估体系,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各层级指标权重,根据数字公园的建设情况提出适合不同发展阶段的动态评估方法,并结合上海市的典型公园进行初步实证评估,为科学认知数字公园建设情况、优化数字公园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董楠楠刘知为王怡琪杨博
关键词:智慧城市
同济大学实验屋顶花园的设计和生态效益评估被引量:3
2017年
介绍了同济大学实验屋顶花园的防排蓄水设计、植物分布规划以及太阳能、雨水收集利用和灌溉一体化技术,对屋顶花园的固碳、截水、节能等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估。
董楠楠胡倩倩罗琳琳任震
关键词:屋顶花园植物雨水收集利用
一种折板型太阳能电池与屋顶绿化结合组件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板型太阳能电池与屋顶绿化结合组件,由种植箱、太阳能电池板及连接件构成,太阳能电池板呈倾斜状结构,经支架支撑在屋面上,种植箱呈倾斜状结构,与太阳能电池板呈对应设置,种植箱的最上层设有感应器,经支撑柱支撑连接...
董楠楠陈筝于音子朱安娜
文献传递
区域“脊柱”太浦河:基于原型设计的国土空间规划补充途径被引量:2
2020年
201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加强该区域城市间的协作,但目前开放空间的保护与规划途径以定量评价为主,依然沿用自上而下的控制性规划导则。太浦河流经上海、苏州和杭州之间的区域绿心,目前主要发挥工程功能。本设计研究项目提出将太浦河升级为串联公民生活的轴线,制定新的区域发展框架,并使其串联沿线多样化的开放空间、生态系统和历史水乡古镇。项目采用了跨尺度的“地情-原型”方法,整合样本图绘、类型学研究和实验场地的原型设计探索,并将其贯穿于各个尺度,以评估如何将原型设计策略归纳为系统性的规划导则,并在区域尺度进行统一实施。本文总结的这种原型设计途径为中国自上而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了适当补充,以更好地应对愈加复杂的场地条件和更大尺度的空间规划需求。
谢雨婷谢雨婷董楠楠董楠楠戴代新
关键词:景观特征景观基础设施长江三角洲一体化
实景实时感受支持的城市街道景观视觉评价及设计被引量:8
2017年
文章选取凯文·林奇和唐纳德·阿普尔亚德20世纪60年代关于快速移动车辆中的环境认知研究为例,结合神经认知学原理,对其图式分析的方法进行了重新解析。尽管该方法对其后的城市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特别是公路景观设计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由于此方法较为繁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成果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直接应用。文章的重新解读将其图式系统按照视觉、知觉2条皮质层通路的不同功能重新组织,有效简化了其逻辑结构,为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手段为进一步通过神经生物反馈测量人们的环境感受提出修改建议。
陈筝何晓帆杨汶董楠楠丁茜
关键词:情感计算
城市综合体立体绿化的使用后评价研究--以上海金虹桥国际中心为例被引量:5
2020年
当前,立体绿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应对较高的建设成本、维护投入与有限的经济回报之间的矛盾。城市综合体在协同效应的支撑下,恰是将立体绿化社会效应转换为经济效益的极佳载体。以上海金虹桥国际中心为例,通过行为标记法和结构化访谈,从客观分析与主观评价两方面来讨论立体绿化的空间效应和使用者对于立体绿化空间的使用偏好。研究证实立体绿化一方面可以为城市综合体带来更为均匀的空间人流分布和更丰富的空间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市民到访、影响市民对商业空间的选择偏好,并有效提升空间的重复到访率。
王桢栋原青哲叶宇叶宇
关键词:立体绿化使用后评价使用偏好城市性
一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动态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动态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及系统,所述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城市园林档案数据,建立集成化基础数据子库;采集城市园林空间数据,建立空间数据子库,并构建所述空间数据子库与所述集成化基础数据子库的关...
董楠楠贾虎刘颂田冬笛董亮陈筝戴代新张圣红
文献传递
为所有人而设计——便于残障人士使用的公园调研
"残障人士"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残疾人,同时也包括暂时性行动不便的人群,例如老年人与怀孕的妇女。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老龄化,怎样更好地满足这部分群体的需求,如何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理应得到更多的重视。本研究...
翟宇佳董楠楠冯帆张迎霞李石磊
关键词:残障人士城市公园使用性
文献传递
基于ENVI-met模拟的屋顶绿化热环境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文章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为研究对象,采用ENVI-met 4.4.2模拟4种方案(无绿化、地面绿化、屋顶绿化、地面绿化与屋顶绿化的组合绿化)时校园内温度分布特征,对比分析有地面绿化和无地面绿化情况下,7∶00、12∶00、20∶00、1∶00时屋顶绿化对室外行人高度(1.5m)和屋面高度(12.5m、17.5m)的气温影响。结果表明:(1)校园无地面绿化时,屋顶绿化的降温效果较为微弱;(2)校园有地面绿化时,屋顶绿化对环境气温的影响明显增强,尤其是行人高度的温度变化明显增大,且随着高度增加,影响逐渐减弱;(3)校园有地面绿化时,12∶00时屋顶绿化对建筑较少的开放区域降温效果明显好于建筑密度大的区域,而7∶00、20∶00和1∶00时开放区域会出现升温现象。屋顶绿化除增加绿化总量外,也增加了绿色空间的连接性,有利于形成联系更为紧密的绿色空间网络,提高开放空间的热舒适性。
董楠楠吴静
关键词:热环境屋顶绿化
滨水夜景光环境特征与视觉舒适度的关联研究——以杨浦滨江为例
2023年
滨江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其夜景照明设计应注重视觉舒适。以夜景光环境视觉舒适度为研究对象,选取杨浦滨江典型景观照明空间,通过现场调研和图像采集分析光环境特征,运用语义差异法调查了空间视觉舒适度,并分析了不同光环境特征和视觉舒适度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照明要素的类型、布局直接影响光环境特征;视觉舒适度受到光环境特征和植被、空间尺度的共同影响;相较于物理性质,人在光环境中的心理体验更能表征视觉舒适度,加强照明空间的层次感与形式感有助于提升视觉舒适度。最后对动态光环境下心理物理量与视觉舒适的关联研究进行了展望,为滨江照明优化提供参考。
刘知为王咏楠董楠楠
关键词:视觉舒适度滨水空间照明设计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