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荆英

作品数:35 被引量:172H指数:10
供职机构:扬州职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瓢虫
  • 11篇粉虱
  • 10篇小黑瓢虫
  • 9篇烟粉虱
  • 7篇天敌
  • 6篇捕食
  • 5篇生物学
  • 4篇生物防治
  • 4篇物防
  • 4篇捕食性
  • 4篇捕食性天敌
  • 3篇杀虫
  • 3篇杀虫剂
  • 3篇排粪
  • 3篇排粪量
  • 3篇猎物
  • 3篇卷叶
  • 3篇卷叶蛾
  • 3篇黄斑长翅卷叶...
  • 2篇形态学

机构

  • 25篇山西农业大学
  • 14篇福建农林大学
  • 5篇扬州职业大学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扬州市职业大...
  • 1篇东京农工大学
  • 1篇太原市植保植...
  • 1篇稷山县林业局

作者

  • 35篇荆英
  • 18篇马瑞燕
  • 13篇黄建
  • 12篇韩巨才
  • 4篇董文霞
  • 3篇张永杰
  • 2篇武三安
  • 2篇李连昌
  • 2篇黄蓬英
  • 2篇刘慧平
  • 2篇王奎萍
  • 1篇杜家纬
  • 1篇姚彦明
  • 1篇尹元栓
  • 1篇李成云
  • 1篇刘贤谦
  • 1篇孔维娜
  • 1篇李捷
  • 1篇张纯
  • 1篇韩桂彪

传媒

  • 1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昆虫学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蛛形学报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华东昆虫学报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扬州职业大学...
  • 1篇武夷科学
  • 1篇南方农业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中国农学会青...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对斑痣悬茧蜂发育及存活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研究了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对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发育及存活的影响。正在蜕皮的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2龄幼虫被斑痣悬茧蜂寄生后,当其发育到3龄与4龄时分别饲以95%致死浓度(LC_(95))或10×LC_(95)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eiNPV),研究表明: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对斑痣悬茧蜂发育及存活产生不利的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寄生与饲毒的间隔期以及饲毒量。被寄生的甜菜夜蛾幼虫发育到第3龄(即被寄生后第1天,1dpp)分别饲以LC_(95)或10×LC_(95) SpeiNPV的处理,没有寄生蜂老熟幼虫从寄主体内钻出;被寄生的甜菜夜蛾幼虫发育到第4龄(4 dpp)分别饲以LC_(95)或10×LC_(95) SpeiNPV的处理,分别有25.62%与16.31%寄生蜂老熟幼虫从寄主体内钻出。甜菜夜蛾是否饲毒对寄生蜂的出蜂率、化蛹率及羽化率影响显著;饲毒浓度影响寄生蜂的出蜂率、化蛹率,但不影响羽化率。甜菜夜蛾饲毒与否对寄生蜂幼虫及蛹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但饲毒甜菜夜蛾体内寄生蜂幼虫、蛹及成蜂显著小于未饲毒的甜菜夜蛾体内寄生蜂幼虫、蛹及成蜂。
荆英王奎萍李丽国见裕久董文霞
关键词:甜菜夜蛾斑痣悬茧蜂核多角体病毒发育存活
枣步曲幼虫排粪量的研究及应用
1998年
本文采用野外罩枝放养幼虫以及观察林间样树上幼虫一昼夜自然落粪数等方法对危害枣树的枣步曲幼虫的排粪量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并应用排粪量来推算枣树上的虫口密度。结果表明 :枣步曲幼虫的排粪量与日平均气温及昼夜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但各龄幼虫间变化不大 ;枣步曲幼虫的排粪量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呈几何级数增加 ;枣步曲幼虫在枣树上的分布比较均匀 ,各方位间无显著差 ;建立了以日平均气温和排粪量为自变量来推算出虫口密度的动态模型n =mF =m1 6849+0 81
荆英马瑞燕李连昌于桂凤
关键词:排粪量虫口密度枣树
山西省两种斑潜蝇的超微形态
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了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的超微形态,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在大小、触角、复眼、翅脉、幼虫与肾的气门突等许多方面有明显不同;此外,还对单眼、喙、翅面、平稀棒等部位作了详细描述,并讨论了中国与世界斑潜蝇的...
马瑞燕荆英王宏武韩巨才巩田魁何淑清
关键词: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扫描电镜超微形态
日本龟蜡蚧成虫生殖生物学研究(同翅目:蚧科)
日本龟蜡蚧仅营两性生殖。未交配的雌虫虽与交配的雌虫一样,可正常返枝、越冬,取食和发育,但产卵量极少,且其卵不能正常孵化。雄虫在一天内的羽化高峰在12:00~13:00 h,交配则以13:00—14:00 h为最多。交配时...
武三安荆英马瑞燕
关键词:日本龟蜡蚧生殖方式性诱
文献传递
七星瓢虫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9
2002年
本文从七星瓢虫的迁飞行为、觅食行为、捕食作用、人工饲料、天敌及抗药性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 ,旨在使人们对七星瓢虫这一蚜虫的优势种天敌的重要习性 ,生防作用等方面有所了解 。
荆英黄建
关键词:七星瓢虫迁飞行为觅食行为捕食作用人工饲料
利用幼虫粪粒数制定防治指标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1992~1995年经过对枣步曲排粪规律、食叶量、枣树蓄叶量以及不同失叶水平对枣果产量影响的系统研究,建立了排粪量与平均气温的数量模型:F∧=0.5629+0.0162T,枣树蓄叶量估测模型:株蓄叶总面积=株总枣股数×每股平均枣吊数×每吊平均枣叶数×平均枣叶面积,单位树冠面积下单位时间落粪粒数动态防治指标模型:Y=(226.194X3-373.7546)X-23(0.5659+0.0162T),经林间验证,准确度在90%以上。
刘贤谦荆英师光禄姚彦明姚彦明
关键词:枣步曲排粪量
忻州地区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对五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FAO推荐的微量点滴法和药膜法分别测定了山西省忻州地区的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幼虫和成虫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地成虫和幼虫种群都对氯氟氰菊酯敏感性高,对马拉硫磷的敏感性却较低。成虫和幼虫对各种药剂的敏感性差异很大。成虫对氯氟氰菊酯的LC50值仅为0.706 3μg/mL,而对马拉硫磷的LC50值高达120.778 4μg/mL;幼虫对氯氟氰菊酯LD50值仅为0.25×10-3μg/头,而对马拉硫磷LD50值为100.82×10-3μg/头。
孔晋毅李红刚滕全利韩巨才刘慧平荆英
关键词: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杀虫剂敏感性
刀角瓢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小黑瓢虫形态特征的比较被引量:10
2003年
刀角瓢虫与小黑瓢虫是烟粉虱的2种重要捕食性天敌,对烟粉虱的危害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本文对刀角瓢虫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活史、取食习性、化蛹习性、羽化与交配习性、产卵习性、成虫寿命与耐饥力,以及2种瓢虫的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刀角瓢虫在福州1a发生6-7代,以成虫越冬;在实验室条件下,卵期、1龄、2龄、3龄、4龄、预蛹及蛹的历期分别为5.23、2.4、1.98、1.90、1.75、2.96、5.18d,完成1个世代约需19.5-24.5d,平均历期21.5d;世代存活率0.68;雌成虫寿命(63.6±21.0)d(n=10),雄成虫寿命(51.6±11.7)d(n=10),故雌成虫寿命比雄成虫长;单雌产卵总量75-257粒,平均(136.8±57.8)粒(n=10);雄成虫的耐饥力较雌成虫大,但二者最长的耐饥时间均不超过108h.
荆英黄建马瑞燕韩巨才
关键词:小黑瓢虫生物学特性烟粉虱捕食性天敌
小黑瓢虫成虫头部化学感受系统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通过扫描电镜对小黑瓢虫成虫的触角、下唇须及下颚须的化学感受系统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小黑瓢虫成虫触角上主要分布着刺形感受器和毛形感受器, 且感受器分布比较均匀; 下唇须端节上分布着两种类型的锥形感受器: I型和II型; 下颚须末节上的感受器为毛形感受器; 下颚须上感受器的数量均远远多于下唇须上感受器的数量。
荆英黄建韩巨才马瑞燕
关键词:小黑瓢虫
核盘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为了选择防治菌核病的有效药刑,采用FAO推荐的菌落直径法研究了常用杀菌剂对核盘菌敏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山西五寨菌株WZ2对腐霉利、多菌灵、菌核净、福美双、乙霉威、乙烯菌核利高度敏感(EC50在0.1170~4.9654μg·mL^-1之间);对异菌脲中度敏感(EC50为5.0690μg·ml^-1);对代森锰锌和百菌清最不敏感(EC50为20.7600,32.1076μg·mL^-1)。内蒙古菌株NM15和NM17均对腐霉利、多菌灵、菌核净、福美双、乙烯菌核利高度敏感(EC50在0.0640~3.0590μg·mL^-1);对乙霉威、异菌脲中度敏感(EC50为7.3307~13.8234μg·ml^-1之间);对代森锰锌最不敏感(EC50分别为37.6453,42.3030μg·mL^-1)。另外,菌株NMl5对百菌清高度敏感(EC50为2.1048μg·mL^-1),而NM17则对百菌清中度敏感(EC50为11.7779μg·mL^-1)。并且这三个菌株对腐霉利、百菌清的敏感性差异较大,而对其他药剂的敏感性差异不大。
康育光韩巨才刘慧平张永杰荆英卢崇良
关键词:核盘菌杀菌剂敏感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