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荆海霞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5篇大细胞
  • 4篇乳期
  • 4篇乳腺
  • 4篇子宫
  • 4篇泌乳
  • 4篇泌乳期
  • 4篇静止期
  • 4篇肥大
  • 4篇肥大细胞
  • 4篇大鼠乳腺
  • 3篇乳腺组织
  • 3篇组胺
  • 3篇组胺含量
  • 3篇交感
  • 3篇交感神经
  • 2篇早期胚胎
  • 2篇早期胚胎发育
  • 2篇视网膜
  • 2篇胎发

机构

  • 1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12篇荆海霞
  • 12篇陈耀星
  • 11篇王子旭
  • 4篇董玉兰
  • 2篇杨筱珍
  • 2篇马云飞
  • 2篇李国平
  • 2篇王艺娟
  • 1篇呙于明
  • 1篇宋恩亮
  • 1篇巢国正
  • 1篇朴正浩
  • 1篇王蕾
  • 1篇刘梅珍
  • 1篇林剑波
  • 1篇李芙燕
  • 1篇邓泽沛

传媒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中国兽医杂志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泌乳周期中外源物质对大鼠乳腺内肥大细胞数量的影响及乳腺组织内组胺含量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选择泌乳期和静止期大鼠,经乳腺局部(乳导管)或外周(跖部皮下)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后,应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MTB)对乳腺及其引流(鼠蹊部)和非引流(腘)淋巴结内的肥大细胞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用荧光测定改良法检测了乳腺组织中组胺含量。结果显示,对照组乳腺及引流和非引流淋巴结内的肥大细胞数量均为静止期显著多于泌乳期(P<0.01),乳腺中组胺含量也呈相同的变化趋势。在泌乳期从不同部位引入HRP后,乳腺及乳腺引流淋巴结内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乳腺非引流淋巴结内肥大细胞数量则略有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静止期从不同部位引入HRP后,乳腺及乳腺非引流淋巴结内肥大细胞数均减少,而乳腺引流淋巴结内的肥大细胞数则随引入部位不同而有差别:乳腺引入时增加,而外周引入时减少。本研究结果表明肥大细胞数量随生理周期的改变而增减的趋势与乳腺的发育、乳腺局部免疫状态及内分泌调节都有关系,而且不同泌乳阶段乳腺内肥大细胞对异物的易感性也存在差异。
荆海霞陈耀星王子旭董玉兰
关键词:乳腺泌乳期静止期组胺
泌乳周期中外源物质对大鼠乳腺内肥大细胞的影响及乳腺组织内组胺含量的研究
本实验将大鼠分为泌乳期和静止期,经乳腺局部或外周(脚掌皮下)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后,应用改良中苯胺蓝染色法(MTB)对各组乳腺及其引流(鼠蹊部)和非引流(腘)淋巴结内的肥大细胞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以及用荧光分光光...
荆海霞陈耀星王子旭
关键词:乳腺泌乳期静止期肥大细胞组胺
阻断交感神经对小鼠胚胎植入和子宫局部免疫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究交感神经对小鼠妊娠早期胚胎发育作用的机制。方法利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观察化学阻断剂6_羟多巴胺(6_OHDA)损毁交感神经对小鼠妊娠早期子宫局部免疫水平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化学损毁交感神经后,小鼠受孕率下降,胚胎植入数减少约64.4%;妊娠鼠子宫内膜固有层不发达,微血管分布少;子宫CD4+T细胞略有增多,而CD8+T细胞明显增加,特别在E3和E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细胞因子IL_2含量升高,尤其E5升高最明显,达3.6倍,而IL_4含量仅在E5有明显升高,IL_2/IL_4比值显著升高。结论交感神经对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学结构和子宫CD4+/CD8+T细胞与Th1/Th2细胞比值的影响可能是调控胚胎植入和早期发育的机制之一。
董玉兰陈耀星王子旭荆海霞
关键词:交感神经子宫早期胚胎发育酶联免疫吸附小鼠
交感神经阻断小鼠妊娠早期子宫内肥大细胞的分布被引量:5
2007年
为了研究交感神经对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机制,通过腹腔注射6-羟多巴胺使交感神经阻断后,观察了小鼠妊娠前期胚胎早期发育和肥大细胞数量和型别的变化。结果显示,交感神经阻断后,不仅对胚胎早期发育有影响,使胚胎着床数降低64.4%,而且影响子宫内肥大细胞的数量及其型别分布。妊娠4d(E4)时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升高(P<0.01),同时肥大细胞分型也有所变化,即黏膜型肥大细胞主要存在于胚胎着床前和着床后,结缔组织型肥大细胞没有明显差异,混合型肥大细胞主要存在于着床期间。这一结果表明,妊娠早期子宫肥大细胞数量与型别的变化可能是交感神经影响早期胚胎发育的途径之一。
董玉兰陈耀星王子旭荆海霞
关键词:交感神经子宫肥大细胞妊娠早期胚胎发育
交感神经对小鼠脾脏中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董玉兰陈耀星王子旭荆海霞刘梅珍
关键词:淋巴细胞转化率交感神经脾脏小鼠去甲肾上腺素T淋巴细胞
泌乳周期中外源物质对大鼠乳腺内肥大细胞的影响及乳腺组织内组胺含量的研究
本实验将大鼠分为泌乳期和静止期,经乳腺局部或外周(脚掌皮下)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后, 应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MTB)对各组乳腺及其引流(鼠蹊部)和非引流(腘)淋巴结内的肥大细胞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以及用荧光分光...
荆海霞陈耀星王子旭
关键词:乳腺泌乳期静止期肥大细胞组胺
文献传递
3种添加剂对肉鸡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分布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李芙燕陈耀星王子旭荆海霞呙于明张龙超
关键词:上皮内淋巴细胞细胞分布饲料抗生素病原微生物感染肉鸡
雌二醇对大鼠子宫内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15只处于发情周期不同时期(发情前期、发情期、间情期)的Wistar雌性大鼠和25只不同处理组(假手术组、卵巢摘除组、卵巢摘除+20μg/kg雌二醇组、卵巢摘除+100μg/kg雌二醇组、卵巢摘除+500μg/kg雌二醇组)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浓度,并采用瑞氏-姬姆萨染色方法计数子宫内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数量。结果显示,大鼠血清雌二醇浓度在发情期最高,间情期最低。子宫内EOS数量在发情期最高,间情期最低。卵巢摘除后,血清中雌二醇浓度降低;补充雌二醇后,血清雌二醇浓度明显升高(P<0.05)。卵巢摘除后子宫内EOS数量也明显降低;补充雌二醇后,EOS数量显著增加(P<0.05)。提示,随着血清雌二醇浓度的升高,子宫内EOS数量呈递增趋势,也就是说,外源性雌二醇对子宫内EOS数量有直接的影响。
王艺娟陈耀星李国平王子旭荆海霞
关键词:雌激素嗜酸性粒细胞发情周期子宫
北京鸭视网膜移动性无长突细胞的分布被引量:2
2004年
利用视神经溃变试验和Nissl染色法研究了北京鸭视网膜移动性无长突细胞 (dACs)的形态、大小与密度分布。北京鸭dACs是位于视网膜节细胞层的小神经元 ,核深染 ,胞质很少 ,细胞体呈圆形或卵圆形 ,细胞大小均一 ,平均面积为 19~ 2 5 μm2 。在视网膜中央有一个dACs高密度区即中央高密度区 (CA ,386 0个·mm-2 ) ,dACs的密度由视网膜中央部向视网膜周边部逐渐降低 (TP ,约为 1780个·mm-2 ;NP ,约为 176 0个·mm-2 )。试验结果表明北京鸭视网膜中央部和周边部的dACs大小差异不明显 ,但dACs在节细胞层密度分布不均 。
马云飞陈耀星王子旭杨筱珍荆海霞林剑波
关键词:北京鸭视网膜视觉
大鼠乳腺局部免疫的调节机制——泌乳期与静止期乳腺肥大细胞分布的比较被引量:12
2005年
应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 (MTB)观察了大鼠泌乳期和静止期乳腺肥大细胞的分布、形态、数量变化规律 ,并用阿尔新蓝 -番红鉴别染色法 (AB- S)进行了细胞化学分型研究。结果 :AB- S染色显示 ,大鼠乳腺只存在黏膜型肥大细胞 ;无论是泌乳期还是静止期 ,乳腺肥大细胞大多分布于腺泡间和小叶间结缔组织中 ,细胞的形态各异 ,但细胞数量在静止期和泌乳期有显著差异 ,泌乳期的乳腺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P<0 .0 1)。乳腺肥大细胞的动态变化 。
巢国正朴正浩陈耀星荆海霞宋恩亮邓泽沛
关键词:大细胞静止期局部免疫甲苯胺蓝染色泌乳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