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茹金城

作品数:14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抗体
  • 3篇病毒
  • 2篇阴性
  • 2篇溶酶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微转移
  • 2篇组织型
  • 2篇组织型纤溶酶...
  • 2篇组织型纤溶酶...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微转移
  • 2篇细胞
  • 2篇纤溶
  • 2篇纤溶酶
  • 2篇纤溶酶原
  • 2篇纤溶酶原激活
  • 2篇纤溶酶原激活...
  • 2篇腺癌

机构

  • 1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绍兴市人民医...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

  • 14篇茹金城
  • 12篇单平囡
  • 6篇卢志勇
  • 6篇宣国红
  • 6篇许德顺
  • 2篇陈建江
  • 2篇郑专
  • 2篇董学君
  • 2篇谈素红
  • 1篇王清平
  • 1篇赵雅清
  • 1篇陈建军
  • 1篇王贵珍
  • 1篇孔园珍
  • 1篇李三验
  • 1篇陈海潮
  • 1篇黄黎明
  • 1篇侯韬
  • 1篇茅利明
  • 1篇陈国英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第八届全国暨...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周血TSGF及hMAM表达指标监测乳腺癌微转移价值初探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索TSGF和hMAM表达指标对乳腺癌细胞外周血微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离受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IZOL液提取总RNA,作RT-PCR并用-βactin监控;确认的cDNA先作普通PCR扩增,再作荧光定量PCR扩增。血清作TSGF检测。结果64例标本有63例确认转录为cDNA,其中乳腺癌43例、良性乳腺肿瘤和正常对照各10例。经普通PCR后再作荧光定量PCR,乳腺癌hMAM表达阳性率为53.3%、良性乳腺肿瘤和正常对照均无阳性,乳腺癌组与良性乳腺肿瘤或正常对照组间hMAM表达有显著差异;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hMAM表达有显著差异。TSGF阳性率为1.6%,乳腺癌组与良性乳腺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二次PCR的灵敏度可成功检出外周血hMAM的表达,而单次PCR法的灵敏度不够;外周血hMAM表达指标可用于监测乳腺癌细胞微转移,但未见TSGF指标对乳腺癌微转移的监测价值。
董学君郑专茹金城黄黎明赵雅清陈建军王贵珍
关键词:乳腺癌RT-PCRTSGF外周血
肛肠部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实验室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肛肠部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实验室筛查和临床诊断,以提高临床检出率,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方法采用涂片查包涵体、斑点免疫层析试验(DICA)和(或)PCR-荧光探针法,对53例疑似肛肠部Ct感染患者进行检测和临床分析。结果 53例肛肠部感染的分泌物Ct抗原阳性率为52.8%,总误诊率为75.0%;对2种采样方式选取的30例标本检测阳性率作一致性分析,两种采样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一致性(U=4.065,P<0.05);15例分泌物3种方法检测Ct,PCR与包涵体测定配对定性资料χ2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与免疫金标法测定配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金标法较佳,包涵体法检出率最低。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肛肠部Ct感染的筛查和诊断,应用斑点免疫层析试验作检测是高效的选择,不要用染色涂片法检测包涵体检测肛肠部沙眼衣原体感染。
陈建江陈国英单平囡卢志勇谈素红茹金城许德顺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感染聚合酶链反应误诊
监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水平评价乙肝诊疗状态
2010年
目的: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对乙肝病人诊疗状态的评价价值。方法:1042例乙肝病人以ELISA法进行BHM分组,分别对"大三阳"组、"小三阳"组、HBeAg阴性组、HBV DNA检测阴性组和HBV基因变异组进行HBV-LP测定(ELISA法)及HBV DNA检测(FQ-PCR法)。结果:1042例乙肝病人检测结果显示:L、S、EN及DN组HBV-LP与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73.13%、67.96%,72.73%、42.32%和60.40%、39.88%,除L组(P>0.05)外,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种检测方法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性(r=0.8420);对HBV DNA检测阴性的196例标本HBV-LP检测的阳性率为68.88%。结论:HBV-LP检测可作为从蛋白水平反映HBV病人体内病毒复制程度的血清学指标,对于HBeAg阴性的乙肝病人HBV-LP检测反映病毒复制优于HBV DNA检测,并与之具有很好互补作用。
单平囡卢志勇宣国红茹金城许德顺
关键词:病毒复制血清学指标HBEAG阴性
3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比较分析及应用
2015年
目的比较3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及临床实用性,为临床中小型实验室选择合适的临床检测方法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方法对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同时进行以绿蝇短膜虫为基质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免疫印迹法(IBT)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检测结果以间接免疫荧光法为参考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IFA、IBT、ELISA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77.8%、84.4%、82.2%。以IIFA为参考方法算得IBT、ELISA与IIFA的阳性符合率分别是95.7%、97.1%。结论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的阳性符合率均在95%以上,此2种方法无需荧光显微镜,且结果更易判读,因此对于没有荧光显微镜的临床中小型实验室,同样可以选择免疫印迹法或酶联免疫法进行抗ds DNA抗体的检测,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茹金城单平囡
关键词:DS-DNA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法
绍兴地区育龄妇女TORCH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了解绍兴地区育龄妇女TORCH感染情况,为预防TORCH感染和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对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的16 815例育龄妇女进行TORCH感染的特异性IgM及IgG抗体检测。结果 16 815例检测标本中TOX-IgM、RV-IgM、CMV-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9%、0.70%、2.77%,TOX-IgG阳性率为13.58%。在育龄人群年龄间TORCH感染分布方面,20-29岁组的育龄妇女中TORCH各病原体抗体阳性率普遍较高。2012-2014年TOX-IgM阳性率分别为0.09%、0.12%、0.07%,TOX-IgG阳性率分别为12.10%、13.01%、15.02%,RV-IgM阳性率分别为0.56%、0.69%、0.79%,CMV-IgM阳性率分别为2.80%、3.01%、2.56%。仅TOX-IgG在2014年的阳性率显著高于2013年和2012年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他指标的阳性率在相邻年份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绍兴地区育龄妇女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TORCH现状感染,建议育龄妇女孕前应进行TORCH筛查,避免由TORCH感染导致出生缺陷婴儿的发生。
茹金城单平囡李三验
关键词:育龄妇女TORCH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联合检测tPA、PAI-1、uPA及uPAR对急性脑梗死诊治及预判的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血浆tPA、PAI-1、uPA及uPAR水平的联合检测,探讨其治疗观察及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36例)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血浆tPA、PAI-1、uPA及uPAR的联合检测(ELISA法)。结果 36例脑梗死病人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tPA、PAI-1、uPA和uPAR水平均有明显增高(均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PA又有明显升高(P<0.05),而PAI-1,uPA and uPAR则在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P<0.01),PAI-1及uPAR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血浆tPA、PAI-1、uPA和uPAR水平的变化与脑梗死病人的治疗状况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利于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观察和预后判定。
单平囡卢志勇孔园珍侯韬宣国红茹金城许德顺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急性脑梗死预后判定
G6PC基因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C)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DM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10例DN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D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6PC mRNA表达水平(以β-actin为内参),同时比较DN患者与肾功能正常DM患者之间G6PC mRNA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M组患者G6PC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0.65±0.19 vs 1.54±0.32,P<0.05)。DN组G6PC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肾功能正常DM组患者(P<0.05)。结论 D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6PC基因表达下降,其可能在DN发生及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宣国红单平囡茹金城陈建江
关键词:糖尿病白细胞
抗苗勒管激素表达水平与月经紊乱不孕症的关系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月经紊乱不孕症育龄妇女抗苗勒管激素(AMH)表达水平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将229例不孕症育龄期妇女分为月经正常不孕组(120例)和月经紊乱不孕组(109例)两组,并将月经紊乱不孕组患者分为经量增多、经量减少、经期延长、经期缩短各亚组;同时设对正常照组(160例)。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AMH水平。结果相同年龄段月经紊乱不孕组患者的AMH水平明显低于月经正常不孕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月经紊乱不孕组患者的血清AMH水平,显著降低(P<0.05)。月经紊乱不孕组各亚组中,经量减少和经期缩短亚组的AMH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亚组(P均<0.05)。结论月经紊乱不孕症患者的AMH表达水平明显偏低,其中以月经经期缩短和经量减少者最严重。因此,检测月经紊乱不孕症育龄女性血清AMH表达水平,可以为评估妇女生育潜力提供参考,从而给予及时治疗。
卢志勇王清平单平囡娄晓寅寿静怡茅利明茹金城
关键词:抗苗勒管激素月经紊乱不育症
血清抗CCP、RF、CRP和ESR检测对RA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1年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多发、致畸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致残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神经系统疾病、心包炎、淋巴腺炎等。我国患病率为0.3%-0.6%,R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如果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RA)于1987年制定的分类标准诊断,往往已是其患病后的1~2年或更长时间,此时已出现不可逆的关节损害。
宣国红单平囡卢志勇茹金城许德顺
关键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
检测DM2患者血浆tPA、PAI-1、uPA及uPAR水平的价值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DM2)血浆tPA、PAI-1、uPA及uPAR水平,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分别以ELISA检测尿蛋白正常组、尿蛋白阳性组、严重尿蛋白组和对照组的tPA、PAI-1、uPA及uPAR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尿蛋白正常组的tPA和PAI-1变化不明显(P>0.05);尿蛋白阳性组tPA活性明显下降(P<0.05),PAI-1活性明显升高(P<0.05);严重蛋白尿组tPA活性明显下降(P<0.05),PAI-1活性明显升高(P<0.05);uPA及uPAR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DM2患者蛋白尿的程度与tPA、PAI-1的水平密切相关,检测tPA、PAI-1的变化可反映其肾病状态。
宣国红单平囡茹金城卢智勇许德顺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