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熙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城市
  • 2篇地表
  • 2篇人口
  • 2篇人口重心
  • 2篇资源承载力
  • 2篇TM影像
  • 1篇地表水资源
  • 1篇地表温度
  • 1篇地表温度反演
  • 1篇地图
  • 1篇地图缩编
  • 1篇载力
  • 1篇制图
  • 1篇制图综合
  • 1篇水域
  • 1篇水域面积
  • 1篇水资源
  • 1篇缩编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图

机构

  • 11篇西北大学
  • 5篇长安大学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西北区域气候...

作者

  • 11篇范熙伟
  • 8篇谢元礼
  • 7篇段汉明
  • 5篇刘辉
  • 3篇王文娟
  • 2篇姚瑾
  • 2篇张苏
  • 1篇吕亚妮
  • 1篇韩涛
  • 1篇王懿
  • 1篇李志军

传媒

  • 4篇地下水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山东经济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 5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兰州—西宁区域人口和资源承载力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人口基尼指数、人口重心、相对资源承载力等指标和方法,分析1987-2007年兰州—西宁区域31市县人口集中性和差异性,并计算相对资源承载力大小。结果表明:①兰州—西宁区域总人口和非农业人口集中指数和基尼指数变化趋势相反,其中非农业人口集中指数、基尼指数有增大趋势;②人口重心、经济重心和非农业人口重心三心位置不一致,但是移动方向相似,且经济重心移动的速度最大;③区域范围内人口分布与经济总量高度相关,人口与耕地表现出较弱的正相关性;④兰州—西宁区域人口属于超载状态,但是超载的人口规模在减小;最后将31市县分为超载类型区、富余类型区和临界类型区三种类型区。
刘辉段汉明范熙伟
关键词:资源承载力人口重心
基于ArcGIS的土地利用现状地图缩编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陕西省凤县二调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作为实验数据,将ArcGIS9.2的自动制图综合功能与人工处理相结合,制作1:5万凤县土地利用现状图。文章提出的制作过程具有简单,成图速度快,且成图质量较高等优点。
姚瑾谢元礼范熙伟王文娟吕亚妮
关键词:地图缩编土地利用图制图综合
人口空间格局与资源承载力演变研究——兰州—西宁区域为例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人口基尼指数、人口重心、相对资源承载力等指标和方法,分析1987-2007年兰州—西宁区域31市县人口集中性和差异性,并计算相对资源承载力大小。结果表明:(1)兰州—西宁区域总人口和非农业人口集中指数和基尼指数变化趋势相反;(2)人口重心、经济重心和非农业人口重心三心位置不一致,但是移动方向相似;(3)区域范围内人口分布与经济总量高度相关,人口与耕地表现出较弱的正相关性;(4)兰州—西宁区域人口属于超载状态,但是超载的人口规模在减小。
刘辉段汉明谢元礼范熙伟
关键词:资源承载力人口重心
基于TM的渭河宝鸡段水域面积时序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运用遥感解译与分类等技术手段,利用多期TM影像数据,提取渭河宝鸡段的水域范围,运用统计和G IS手段综合分析宝鸡市近年来的水域面积在空间分布和数量上的时序变化情况。通过总结1988年到2007年近20年间宝鸡市水域面积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引起宝鸡市水环境发生改变的因素以及宝鸡市水治理工程的实际效果。
谢元礼张苏王文娟范熙伟
关键词:TM影像面积变化
西北干旱区河流与城镇分布耦合关系研究——以兰州、西宁地区为例
2011年
为研究西北干旱区河流与城镇分布的耦合关系,本文首先提取了兰州西宁地区的河流和城镇的位置信息,然后分析河流和城镇分布的相互位置关系,得出该研究区80%城镇依附着河流分布于河谷中,得出结论在西北地区这种干旱的自然环境下河流是影响城镇布局的重要因素。
范熙伟谢元礼段汉明姚瑾王懿
关键词:河流
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研究——兰州—西宁为例被引量:21
2009年
应用不平衡指数、全局空间关联指数和局部空间关联指数,采用Arcgis9.2技术,对兰州—西宁区域31个城市进行城市化空间格局定量测量和定性分析。得出结论:①兰州—西宁区域城市体系为倒"丁"字形规模等级结构,而不是金字塔型;②兰州—西宁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呈现"Y"字形,以西宁—兰州—陇西段陇海铁路和景泰—白银—兰州铁路为中心轴线,城市化水平从轴线向外围按照距离规则逐渐降低,其中西宁、兰州、白银是轴线上的极点;③近几年核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极化性增强,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城市化不平衡指数在增大。同时,区域城市化的全局和局部空间关联指数较小,区域城市化空间关联弱,城市化的"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区域;④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北高南低和西高东低演化趋势。
刘辉段汉明谢元礼范熙伟
关键词:城市化
西宁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分析
2009年
在RS和CIS技术支撑下,利用城市空间紧凑度模型,分析两宁1987、1996、2002、2006年近20年的城市影像图.得出西宁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X字"形,存城市空间形态演化过程中表现出扩张速度加快,同时发现,湟水南岸扩张速度快于湟水北岸,并且主导西宁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类型;从城市内部来看,近20年湟水北岸城市空间扩张以填充紧凑型模式演化,湟水南岸表现出从填充紧凑型过渡为外延扩张型为主.最后分析得出西宁城市形态跨河发展演化机制中,湟水、南川河与北川河流向奠定了其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格局,交通网络体系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经济基础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等.
刘辉段汉明范熙伟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
西宁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在RS和GIS技术支撑下,利用城市空间紧凑度模型,分析西宁1987,1996,2001,2006年近20年的城市影像图。认为西宁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X"形,在城市空间形态演化过程中表现出扩张速度加快,湟水南岸扩张速度快于湟水北岸,并且主导西宁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类型;从城市内部来看,近20年湟水北岸城市空间扩张以填充紧凑型模式演化,湟水南岸表现出从填充紧凑型过渡为外延扩张型为主。最后分析得出西宁城市形态跨河发展演化机制中,湟水、南川河与北川河流向奠定了其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格局,交通网络体系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经济基础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等。
刘辉段汉明范熙伟谢元礼
关键词:城市
基于RS的兰州、西宁地区地表水资源变化监测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监督分类方法,利用1986、1997、2001、2006年四期TM 5遥感影像对兰州西宁地区进行了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并从中提取了该区域各县市和总体的水域面积,发现除个别县市水域面积在增大外,该区域水域面积整体上趋于减少,与实际统计数据比较说明该方法是一种可行的地表水资源监测方法。
范熙伟谢元礼李志军张苏王文娟
关键词:RS水资源
加权Voronoi图矢量生成算法研究及其实现
Voronoi图是一种对空间的无缝不重叠的最短距离分割方法,具有最邻近、线性特性、局域动态性等特性,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图形结构,能够运用于地图制图综合、基于Voronoi图的城市影响范围分析、空间插值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范熙伟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