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巧云

作品数:20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病毒
  • 9篇乙型
  • 9篇乙型肝炎
  • 9篇肝炎
  • 8篇乙型肝炎病毒
  • 8篇肝炎病毒
  • 6篇细胞
  • 4篇乙肝
  • 4篇体外
  • 4篇病毒作用
  • 3篇鸭乙型肝炎
  • 3篇鸭乙型肝炎病...
  • 3篇乙肝病毒
  • 3篇原卟啉钠
  • 3篇体内外
  • 3篇抗乙肝
  • 3篇抗乙肝病毒
  • 3篇肝病
  • 2篇毒性
  • 2篇生物学

机构

  • 20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皖南医学院

作者

  • 20篇范巧云
  • 9篇刘群红
  • 9篇李朝品
  • 8篇王健
  • 4篇王克霞
  • 2篇许礼发
  • 2篇沈静
  • 2篇宋福春
  • 2篇王建
  • 1篇梁勇
  • 1篇宋伟
  • 1篇余新超
  • 1篇刘小燕
  • 1篇田晔
  • 1篇李枫

传媒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华圆田螺多糖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中华圆田螺多糖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健康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中华圆田螺多糖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模型组小鼠用56℃红星二锅头12ml/(d·kg)体重灌胃,连续10d;药物组在给予同等量酒精灌胃的同时分别用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中华圆田螺多糖灌胃,连续10d;阳性对照组按80mg/(d·kg)体重灌胃益肝灵;健康对照组每天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灌胃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处死小鼠,取肝脏,制成肝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剂及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同时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中华圆田螺多糖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分别为(46.22±10.61、43.06±11.18)U/L和(135.64±24.53、119.17±23.17)U/L,与模型组(66.71±15.46)U/L和(196.22±42.13)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华圆田螺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SOD和MDA分别为(161.36±15.67、170.69±14.73、175.12±16.77)U/mg prot和(1.37±0.39、1.18±0.26、1.10±0.28)nmol/mg prot,与模型组(140.86±13.36)U/mg prot和(1.84±0.57)nmol/mg pro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华圆田螺多糖中、高剂量组GSH为(237.44±43.37、248.96±33.10)nmol/mg prot,与模型组(202.62±39.88)nmol/mg pro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病理切片显示中华圆田螺多糖各剂量组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有改善作用。结论中华圆田螺多糖能降低血清ALT、AST活性和肝脏MDA含量,增加血清SOD活性,提高肝脏GSH含量,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范巧云李朝品王克霞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小鼠
安徽地区吸血蠓类名录及区系分布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调查研究安徽地区已知吸血蠓种类及区系分布情况。方法用灯诱法和挥网法采获蠓科昆虫,并进行标本的制片、分类和鉴定,同时收集安徽地区吸血蠓类相关文献。结果安徽地区吸血蠓类共20种包括2待定种,隶属于2亚科2属,分别为蠓亚科库蠓属14种及铗蠓亚科蠛蠓属6种。区系分布结果表明,安徽地区已知18种吸血蠓类,其中东洋界独有种5种,两界兼有13种,未发现典型古北界吸血蠓类。结论本研究摸清了安徽地区已知吸血蠓种类构成及区系分布情况,可为安徽地区吸血蠓类的本底及蠓媒性疾病的防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宋福春王健范巧云沈静
关键词:蠓科吸血蠓区系分布
原卟啉二钠的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原卟啉二钠(PPN)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方法:采用先天感染DHBV的龙岩麻鸭为动物模型,分设模型对照组、拉米呋啶组和PPN组,各组按20 mg.kg-1.d-1灌胃给药10 d,斑点杂交法观察用药前、用药5 d、10 d及停药后3 d血清中DHBV DNA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PPN组于用药后5 d1、0 d,血清DHBV DNA水平分别为1.36±0.261、.05±0.28,与模型对照组2.04±0.05、1.90±0.31比较明显降低(T5P<0.05、T10P<0.01),病理检查发现PPN组肝细胞点状坏死明显减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PN有抑制DHBV DNA的作用,并具有明显的抗炎、保肝作用。
刘群红范巧云
关键词:鸭乙型肝炎病毒
婴儿感染结膜吸吮线虫1例被引量:3
2013年
患儿,女,6个月,淮南市潘集区人。其母发现患儿近日常用手揉眼,仔细观察见其右眼内有白色线状虫体活动,遂于2012年9月26日至安徽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检查发现:打跟睑结膜充血,球结膜无明显充血,
范巧云李朝品许礼法王健
关键词:结膜吸吮线虫婴儿感染结膜充血球结膜患儿
L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LBL和PBL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各具优缺点,我院尝试将两者结合起来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教学。LBL结合PBL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效果。
范巧云王健沈静宋福春
关键词:PBLLBL人体寄生虫学
原卟啉钠的制备及其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实验性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提取原卟啉钠并体外观察其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及其细胞毒性作用。方法:从抗凝猪血中提取血红素,经氯化血红素、原卟啉二甲酯等中间制备过程,最后制成原卟啉二钠。将NAPP水溶液160μg/m l,80μg/m l,40μg/m l,20μg/m l,10μg/m l分别加入H epG 2.2.15细胞株培养悬液中,8d后检测上清液中HBeA g的含量,并计算HBeA g抑制率、细胞存活率、HBeA g抑制率为50%时的药物浓度、实验组存活细胞为对照组的50%时的药物浓度和治疗指数。结果:所制得的NAPP为紫褐色晶体,可溶于水和甲醇,不溶于氯仿、乙醚、丙酮,难溶于稀酸,纯度为91.4%。当加人的NAPP浓度为160μg/m l和80μg/m l时,HBeA g抑制率分别为73.45%和37.25%,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6.30%和97.35%。NAPP对分泌HBeA g的治疗指数为7.23。结论:这是一种较理想的制备NAPP方法,且NAPP可有效抑制HBV-DNA的表达和复制,对靶细胞(肝细胞)无细胞毒作用。
范巧云刘群红李朝品王健
关键词:肝炎病毒细胞培养
扇贝多糖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的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体外观察扇贝多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扇贝多糖,作用9d后收集上清液,用MTT法观察扇贝多糖对HepG2.2.15细胞的抑制作用;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HBsAg和HBeA含量;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扇贝多糖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V DNA的影响。结果扇贝多糖浓度在500μg/mL时,对细胞无明显毒性;扇贝多糖对HBsAg、HBeAg均有抑制作用,其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294μg/mL、168μg/mL,治疗指数(TI)为>17.0和>29.8;扇贝多糖对HBV DNA的复制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扇贝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HBV作用。
范巧云许礼发李朝品王克霞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体外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学校教育对策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范巧云刘群红王健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
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被引量:22
2014年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本科临床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与传统讲授式教学,并将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PBL法教学组学生的分析题成绩、期末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BL法对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皆有很重要作用。因此PBL教学法可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效果。
范巧云王健刘小燕田晔
关键词:PBL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海洋动物多糖生物学作用研究新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海洋动物多糖具有的多种生物活性已成为多糖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对海洋动物多糖在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降血脂、增强免疫等方面重要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范巧云李朝品王克霞
关键词:生物活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