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琦

作品数:31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卫生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湖南省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胃癌
  • 14篇肿瘤
  • 12篇胃肿瘤
  • 12篇病变
  • 11篇癌前
  • 10篇基因
  • 10篇癌前病变
  • 9篇胃癌及癌前病...
  • 7篇病理
  • 7篇大蒜
  • 6篇蛋白
  • 5篇烹调
  • 5篇烹调油
  • 5篇烹调油烟
  • 5篇细胞
  • 5篇淋巴
  • 5篇免疫
  • 4篇蛋白表达
  • 4篇P16蛋白
  • 4篇MNNG诱发

机构

  • 5篇卫生学教研室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作者

  • 31篇苏琦
  • 9篇罗招阳
  • 6篇贺修胜
  • 5篇让蔚清
  • 4篇李一琴
  • 3篇周秀田
  • 2篇宋颖
  • 2篇王可欣
  • 2篇梁晓秋
  • 1篇李东阳
  • 1篇敖启林
  • 1篇沈建军
  • 1篇谭敏
  • 1篇钱仲斐
  • 1篇李汉贤
  • 1篇周文化
  • 1篇胡萍玲
  • 1篇周少琴
  • 1篇曾庆彪
  • 1篇刘景生

传媒

  • 12篇衡阳医学院学...
  • 5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癌症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华人消化杂志
  • 1篇新消化病学杂...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年份

  • 5篇2000
  • 6篇1999
  • 5篇1998
  • 4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岳毛尖抑制T_(739)小鼠移植性肺癌生长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本研究用30%湖南南岳毛尖(一级绿茶)浸泡液灌胃处理皮下种植性肺腺癌795(LA_(795))的T_(739)近交系小鼠,观察其抗癌效果。结果表明:该绿茶可明显抑制肺腺癌795的生长,抑瘤率达70.51%,与对照组比较P<0.001;瘤块周围出血例数、癌细胞核分裂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01),空泡变性癌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说明南岳毛尖有较好的抗癌作用。
罗招阳苏琦李一琴胡萍玲
关键词:绿茶抑瘤作用肺肿瘤
大蒜、大蒜绿茶合剂抑制实验性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本研究报告大蒜、大蒜绿茶合剂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发大鼠腺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影响。MNNG 组(30只)、预防组(30只)、治疗Ⅰ组(20只)、治疗Ⅱ组(20只)分别诱发腺瘤15、9、3、4例,不典型腺瘤13、5、6、0例,息肉23、16、11、12例,不典型息肉21、17、7、3例,微囊24、21、17、11例,不典型微囊16、8、3、2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3、13、9、2例,粘膜内癌23、6、5、4例,浸润癌19、3、4、3例。预防组、治疗Ⅰ组及治疗Ⅱ组与 MNNG 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大蒜与大蒜绿茶合剂对 MNNG 诱发大鼠腺胃癌及癌前病变有抑制作用。
苏琦罗招阳李一琴贺兴娥
关键词:大蒜液甲基硝基亚硝基胍胃癌癌前病变
烹调油烟致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利用吸入烹调油烟 (浓度为 43± 4mg/m3)持续染毒制备动物模型 ,以B(a)P气管灌注法染毒 ( 12mg/kg/ 5d)的动物为阳性对照 ,吸入加热的空气 ( 2 4~ 2 8℃ )为阴性对照 ,每组15只动物 ,分 3个时相 ( 2 0 ,40 ,6 0d)观察动物肺组织P53 、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P53、bax、bcl- 2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测试 ,结果表明 ,阴性对照组P53 蛋白阳性 ,bcl- 2表达低 ,COF与B(a)P组肺组织有P53 蛋白表达 ,且随染毒时间延长而表达增多 ,以细胞增生、异型性增生病变组织中表达阳性为多。bcl- 2表达与P53 有相似规律 ,bax在组织中表达与bcl- 2相反 。
让蔚清周少琴苏琦李东阳龙鼎新
关键词:烹调油烟BCL-2蛋白肺组织细胞凋亡
胃癌中ER与c-myc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2000年
目的:探讨胃癌中ER与c-myc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亲生物素-过氧化酶(SP法检测91例胃癌中ER、c-myc p62的表达。结果: ER与c-myc p62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各为38%(35/91)与51%(46/91)。而在61例分化不良的胃癌分别是:低分化腺癌43%(13/30)与47%(14/30),未分化癌53%(8/15)与60%(9/15),粘液癌63%(5/8)与50%(4/8),印戒细胞癌75%(6/8)与75%6/8),ER与c-myc蛋白共同阳性22例,共同阴性18例,配对卡方检验,两者表达有明显相关性(P< 0.05并且,Bor-rmann Ⅲ、Ⅳ型、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皆分别显著高于Ⅰ、Ⅱ型及无转移者(P< 0.05。结论:ER与c-myc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在分化不良的胃癌中,ER与c-myc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ER作为一种反式激活因子可增强c-myc癌基因表达,是促进细胞增殖的分子机理之一。
苏琦敖启林梁晓秋周建国李一琴
关键词:胃肿瘤雌激素受体C-MYC基因基因表达
Rb基因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表达的意义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观察Rb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浸润、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检测Rb蛋白在正常胃粘膜、不典型增生、胃癌中的表达。结果Rb蛋白表达率,正常胃粘膜100%(10/10),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80%(48/60)(P<0.05)和胃癌60%(72/120)(P<0.01);不典型增生与胃癌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中度80%(16/20)、重度75%(12/20)却无显著性;高分化腺癌68%(23/34)、低分化腺癌58%(29/50)、未分化癌64%(9/14)、粘液癌50%(6/12)、印戒细胞癌50%(5/10),各型之间无显著差异;浸润浅肌层者75%(30/48)较浸润深肌层及全层者50%(36/72)(P<0.01),未转移者65%(26/40)较转移者30%(6/20)(P<0.01),临床Ⅳ期40%(6/15)较Ⅰ期82%(9/11)、Ⅱ期71%(30/42)(P<0.05)皆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Rb缺失与胃癌发生、浸润与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从分子水平证实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检测Rb蛋白有助于胃癌的诊断。
何冬梅苏琦罗招阳周建国李一琴
关键词:胃肿瘤RB基因免疫组织化学癌前病变
烹调油烟所致大鼠肺部病变及肺S_9中SOD、MDA变化被引量:9
1999年
利用动式吸入烹调油烟(浓度为(43±4)mg/m3)持续染毒60天制备动物模型观察肺部病理形态改变,并通过分光光度法测试肺组织匀浆S9中的MDA、SOD,探讨其损伤机理。结果表明:COF染毒组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以炎症改变为主,尚有肺泡上皮腺样化生、不典型腺样增生病变形成。阴性对照组有轻度间质性肺炎及轻度的上皮增生。B(a)P组肺组织炎症病变少,以鳞状上皮化生较多见。COF可使肺组织匀浆S9中MDA含量增加,SOD酶活性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让蔚清周少琴苏琦李东阳李程
关键词:烹调油烟病理肺部病变
大蒜和大蒜绿茶合剂防治实验性胃癌及癌前病变中血脂的变化被引量:12
1998年
目的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发大鼠胃腺癌及癌前病变的过程中,观察血Tch,LDL,HDL的变化及大蒜和大蒜绿茶合剂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HDL和LDL聚乙二醇沉淀分离同步测定法,检测正常对照组(NG)10只,MNNG(MG)30只,预防组(PG)30只,治疗Ⅰ组(TGⅠ)20只和治疗Ⅱ组(TGⅡ)20只血Tch,LDL,HDL(x±s)(g/L).结果各组Tch,LDL,MG(686±139,372±110)及其胃癌(695±137,377±108)与癌前病变(642±104,356±074)皆分别低于NG(874±189,589±161)、PG(773±318,496±289)及其胃癌(836±341,593±331)与癌前病变(745±316,455±271)、TGⅠ(886±175,538±176)及其胃癌(910±227,555±251)与癌前病变(861±117,522±055)、TGⅡ(816±076,532±072)及其胃癌(852±067,596±048)与癌前病变(802±079,5?
苏琦罗招阳腾华尹卫东李一琴贺兴娥
关键词:大蒜胃肿瘤癌前状态血液血液
44例儿童恶性淋巴瘤的免疫病理分类及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1995年
本文对44例儿童恶性淋巴瘤进行免疫病理分类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表明,临床主要表现浅表淋巴结肿大、消溲、苍白、发热及腹腔肿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33例,全部为弥漫型,其中B淋巴瘤18例,裂,无裂细胞性和无裂细胞性各7例;T淋巴瘤14例,大部分为淋巴母细胞性(12例);组织细胞性1例,何杰金氏淋巴瘤(HL)11例,混合细胞型6例,结节硬化型5例。NHL与HL的男女之比分别是2.67:1与4.5:1,高发年龄各为6~13岁与9~13岁。原发部位:结内32例,大部在颈部(20)例);结外11例,多为腹腔(7例)。9例NHI。广泛侵犯骨髓、肝、脾,导致淋巴瘤性白血病。
王可欣苏琦周秀田李一琴
关键词:儿童淋巴肉瘤免疫病理临床病理
大蒜、大蒜绿茶合剂对MNNG诱发实验性胃癌及癌前病变PBL微核率的影响被引量:4
1996年
本文研究大蒜、大蒜绿茶合剂对MNNG诱发大鼠胃癌及癌前病变过程中PBL微核率的影响。结果显示,MNNG组(MG)MNF在10月与16月时无明显差异,但较对照组(CG)始终显著增高(P<0.001),胃癌及癌前病变均高于CG(P<0.001),癌前病变明显低于胃癌(P<0.001),预防组(PG)、治疗1(TGⅠ)与Ⅱ组(TGⅡ)皆低于MG(P<0.001),PG在16月较10月时显著降低(P<0.001),与TGⅠ无明显区别,而TGⅡ较PG10月时差异明显(P<0.005),但与PG16月时和TGⅡ无差异。证明MNNG的致突变、致癌变性可持续作用,大蒜、绿茶具有明显的抗突变、抗癌变效果,微核先于胃癌出现于癌前病变,从而检测PBL微核可作为胃癌危险和早期的新标志。
苏琦罗招阳李一琴周建国欧阳贵贺兴娥
关键词:大蒜微核亚硝基胍
大蒜抑制与逆转实验性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研究被引量:21
1996年
观察大蒜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发大鼠腺胃胃癌及癌前病变影响,MNNG组、预防组、治疗组分别诱发腺瘤15例、9例、3例,不典型腺癌13例、5例、6例,息肉23例、16例、11例,不典型息肉21例、17例、7例,微囊24例、21例、17例,不典型微囊16例、8例、3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3例、13例、9例,粘膜肉瘤23例、6例、5例,浸润癌19例、3例、4例,加用大蒜的预防与治疗组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大蒜对MNNG诱发大鼠腺胃癌及癌前病变有显著的抑制和逆转作用。
苏琦罗招阳李一琴贺兴娥
关键词:大蒜MNNG胃癌癌前病变胃肿瘤抗癌作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