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康
- 作品数:35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健脾化瘀中药对肝癌转移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中药对肝癌转移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作裸鼠人肝癌MHCC97裸鼠模型,观察健脾化瘀中药对高、低转移中药组,高、低转移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转移灶的形成、瘤重、瘤体大小、肝内外转移、细胞凋亡峰百分率之间影响的差异。结果所有高、低转移组均全部能够成瘤,健脾化瘀中药抑制肝癌的肝内转移不明显,而能够有效地抑制肝癌的肝外转移,尤其对高转移细胞株的肝外转移抑制更明显,所有的组别都未见肝癌肺内转移,但肠道、脾脏明显发生转移,高转移中药组与高转移对照组之间、低转移中药组与低转移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转移对照组细胞凋亡百分率为(9.62±2.44)%,明显高于高转移中药组的(4.20±1.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低转移对照组细胞凋亡百分率为(16.52±3.11)%,高于低转移中药组的(11.72±2.4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瘀中药诱导人肝癌MHCC97高、低转移细胞株凋亡,对高转移细胞株作用尤为明显,抑制高、低转移细胞株的远处转移,但对肝脏成瘤影响不大。
- 苏小康林谋清赖振添吕波
- 关键词:肝肿瘤裸鼠健脾化瘀法
- 清热利湿中药对梗阻性黄疸肝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中药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模型大鼠分为中药组和盐水组、模型组,并设立假手术组作对照。分别于第3、7、14、21天处死大鼠,观察血清胆红素、肝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Bcl-2表达等。结果:模型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造模成功。盐水组与中药组分别在第3、7、14、21天各时间段血清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清热利湿中药不能从根本上降低血清胆红素;随着时间推移,血清胆红素将逐渐增高。不同时期盐水组、中药组AI均较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中药组不同时期AI均较盐水组低(P<0.05)。假手术组Bcl-2表达较低,与盐水组第3、7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盐水组第14天、第21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假手术组与中药组第3、7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中药第14、21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盐水组第3、7天与中药组同时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盐水组第14、21天与中药组同时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中药可促进梗阻性黄疸状态下Bcl-2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
- 赵先明李颖苏小康王金财马永坤陈锡钧
-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清热利湿BCL-2
- 清热利湿中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中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在术前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配合清热利湿中药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及术前和术后一段时间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丙酮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有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总胆红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LT、AST手术前后两组组间和组内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热利湿中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后肝功能,可作为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治疗措施。
- 赵先明李颖潘恩山苏小康马永坤
- 关键词:清热利湿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肝功能疗效观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穿孔
- 上消化道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亦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其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需要紧急处理,若诊治不当可危及生命。本文从消化道穿孔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论述了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治措施。重点讲述了中...
- 马永坤苏小康吴中锋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上消化道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严重并发症急腹症
- 文献传递
- 肝癌辨证分型与基质降解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肝癌辨证分型与肝癌细胞基质降解的关系。方法:收集106例肝癌切除术后患者,分为肝郁脾虚型、气血瘀滞型、湿热蕴结型、肝肾阴虚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灶、癌旁、远癌正常肝组织在不同辨证分型肝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MP2)及MMP2/TMP2值的差异;同时收集临床病理参数,分析基质降解与肝癌辨证分型、转移相关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各种辨证分型中癌灶内MMP2、TMP2表达与癌旁、远癌正常组织中有明显差别(P<0.05)。癌灶内不同证型MMP2、TMP2、MMP2/TMP2表达:肝郁脾虚型和肝肾阴虚型MMP2蛋白表达高于气血瘀滞和湿热蕴结型,其中湿热蕴结型和肝肾阴虚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MP2在各种辨证分型中变化不大;肝郁脾虚型和肝肾阴虚型MMP2/TMP2明显高于气血瘀滞和湿热蕴结型(P<0.05),但肝郁脾虚型和肝肾阴虚型之间、气血瘀滞和湿热蕴结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湿热蕴结型和肝肾阴虚型中癌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2型(P<0.05)。肝功能随着辨证分型变化有明显演进趋势。结论:原发性肝癌的辨证分型与基质降解密切相关,肝郁脾虚型主要以MMP2升高,湿热蕴结型、气血瘀滞型MMP2、TMP2均升高,肝肾阴虚型则主要表现为MMP2/TMP2值升高;基质降解与门静脉癌栓有关,但与肝功能无关。
- 苏小康程宇星林少辉吴建渝陆宇云谢建兴崔学教
- 关键词:肝肿瘤MMP2辨证分型辨证规范化
- 中医药抗中晚期胰腺癌血行播散机制初探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抗中晚期胰腺癌血行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12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根据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原则,分为湿热毒邪型、瘀积气滞型、脾虚湿热型、正虚邪实型,用免疫组化、血清学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游离癌细胞、血清CA19—9,CA125、CEA的变化,同时比较不同方法检测阳性率的差别。结果:中晚期胰腺癌治疗前血液游离癌细胞阳性率高达85%,治疗后明显降低62.7%,4种检测方法中CA19-9免疫组化法阳性率最高,其次为CA125、常规病理HE染色,CEA免疫组化法较低。治疗前后血清CA19-9、CA125、CEA阳性率变化不大。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可以明显降低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血液游离癌细胞阳性率,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抗肿瘤作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提高中晚期胰腺癌疗效的有效途径。
- 谢建兴苏小康郭亚雄崔学教查旭山徐发彬
- 关键词:胰腺癌中西医结合疗法游离癌细胞
- 中医皮肤科研究生培养的体会
- 2009年
- 文章提出在中医皮肤科研究生培养中,要树立牢固专业思想,加强医学基础知识和皮肤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培训中要坚持科内轮训,掌握专科技能,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才能造就合格的专业人才。
- 查旭山谢建兴苏小康
- 关键词:中医皮肤科
- 肝癌辨证分型与细胞粘附的关系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医药与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有机结合,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远期疗效,在改善病人症状与体质、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控制癌肿等方面有着良好的疗效...
- 苏小康吴玉生李永浩杨贤卫陆宇云吴健瑜池建安
- 关键词:肝癌辨证分型细胞粘附中医药治疗
- 文献传递
- 通腑法联合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通腑法联合治疗性鼻胆管引流术和内镜下乳头切开术(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配对分为常规治疗组、通腑治疗组、内镜治疗组以及综合治疗组各10例。分别观察4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医疗费用、住院时间等。结果:综合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综合治疗组未出现恶化病例。综合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通腑治疗组、内镜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它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通腑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中转手术率综合治疗组、通腑治疗组也低于常规治疗组,但由于各治疗组病例数有限,未作进一步统计分析。内镜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的治疗费用明显升高,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通腑法联合治疗性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良好,但治疗费用较高。
- 周寨文苏小康钟崇罗琦韩伟强
-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疗法通腑法鼻胆管引流术内镜下乳头切开术
- 健脾化痰法对肝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
- 苏小康郭亚雄赵先明陈育忠池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