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凤超 作品数:24 被引量:65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东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一种屏磁定量输注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磁定量输注系统,包括屏磁定量输注装置、指压式血氧仪和心电监护仪,屏磁定量输注装置的电机采用无磁旋转压电马达,导线均采用无磁金属材料或具备导电性的高阻抗非金属材料;所述屏磁定量输注装置内部、指压式血氧仪和... 顾宁 司广祥 臧凤超PEG化磁性纳米Fe_3O_4胶束的合成和体内成像 本文采用高温热解法,以油酸铁为前驱体,油酸为表面活性剂,在高沸点的溶剂中合成了形貌均一、单分散的磁性Fe3O4纳米颗粒。通过简单的机械搅拌法将PEG化磷脂修饰在油相纳米颗粒表面,然后通过经典的旋转蒸发法除去其中的有机溶剂... 宋丽娜 臧凤超 宋孟杰 陈功 张宇 顾宁文献传递 7.0T micro-MRI评价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和消旋聚乳酸膜抑制大鼠硬膜外粘连及瘢痕形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应用7.0Tmicro-MR比较单独应用丝裂霉素C(MMC)、消旋聚乳酸(DL-PLA)膜以及二者联合应用(MMC+DL-PLA膜)时抑制大鼠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椎板切除术后于硬膜外给予不同局部处理:单纯MMC组局部应用MMC 0.67mg/ml;单纯DL-PLA膜组给予生理盐水和0.05mm厚DL-PLA膜;MMC+DL-PLA膜组给予MMC 0.67mg/ml和0.05mm厚DL-PLA膜;对照组单纯应用生理盐水。术后4周处死大鼠,分别行7.0Tmicro-MR扫描及瘢痕组织面积测定,并于镜下观察硬脊膜与后方瘢痕组织粘连情况。结果单纯MMC组和单纯DL-PLA膜组硬膜外瘢痕组织较疏松,瘢痕面积小,与硬脊膜部分粘连。MMC+DL-PLA膜组硬膜外瘢痕组织较疏松,瘢痕面积更小,与硬脊膜未形成明显粘连。对照组标本硬膜外瘢痕组织致密,瘢痕面积大,与硬脊膜形成紧密粘连。结论局部单独应用浓度为0.67mg/ml的MMC或0.05mm厚的DL-PLA膜均能减少硬膜外瘢痕组织增生,二者联合应用时效果更显著。 臧凤超 姜振洋 杨翔宇 文颂 滕皋军关键词:椎板切除术 硬膜 丝裂霉素 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大鼠嗅感受神经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锰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manganese-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EMRI)观察变应性鼻炎(AR)嗅觉障碍大鼠嗅觉传导通路的改变,并用病理学方法观察嗅黏膜形态结构的改变和相关免疫组织化学变化,来探讨AR对嗅黏膜感受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SD大鼠,应用埋藏食物小球实验评估AR大鼠嗅觉功能,建立AR嗅觉障碍的大鼠模型。ELISA法测定并比较血清IgE水平。MEMRI观察大鼠嗅球中锰增强的对比显影。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嗅黏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嗅标记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对成功建模的AR大鼠进行嗅觉功能评估,40%(12/30)的AR大鼠在AR的基础上伴有嗅觉障碍。MEMRI示对照组大鼠嗅球锰增强显影显著,AR伴嗅觉障碍组大鼠嗅球几乎无锰增强显影,AR不伴嗅觉障碍组大鼠嗅球有部分锰增强显影。AR伴嗅觉障碍组大鼠嗅黏膜的上皮层明显变薄,阳性的嗅感受神经元的层数减少,与不伴嗅觉障碍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可以成功建立AR嗅觉障碍的大鼠模型。AR可导致嗅黏膜感受神经元的变化,并由此导致嗅觉传导通路的改变,有可能是AR引起嗅觉障碍的发病机制之一。 邵莉莉 孙宝宾 陶锋 臧凤超 蔡文君关键词:嗅觉障碍 磁共振成像 高场强MRI对不同孕龄胎儿标本脑组织的显示能力研究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高场强MRI对不同孕龄胎儿标本脑组织的显示能力。方法108个14~40周胎儿标本进行3.0TMR扫描,并从中选取扫描图像清晰的11个14—27周标本行7.0TMR扫描。选取不同场强与方位的MR图像,分析MRI对发育中的皮质脑沟、层状结构及基底核团的显示情况。结果在3.0TMR胎儿标本T1WI上,14周时皮质层状结构即可显示;16周后脑沟可以较准确辨认;20周后基底核团可以较清晰辨认,三者都随孕龄增大而逐渐清晰。相同胎龄的胎儿标本在7.0TMRT2WI上,脑沟、层状结构及基底核团的显示较3.0TT1WI图像更加清楚,尤其优于显示发育早期阶段的脑沟。结论3.0TMR胎儿标本T1WI可以较好地显示发育中的胎脑结构;7.0TMRT2WI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皮质脑沟、层状结构与基底核团的发育变化。 张忠和 刘树伟 林祥涛 滕皋军 于台飞 方芳 赵斌 臧凤超 耿鹤群关键词:胎儿 磁共振成像 小动物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主要介绍血氧水平依赖的小动物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条件、范围和研究方法,并简述小动物在发展非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技术中所起的作用。尽管小动物脑磁共振成像研究受到麻醉等条件的限制,这项研究已经在神经科学及神经药理学范围作出了诸多贡献,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臧凤超 张洪英 滕皋军关键词:动物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颐脑解郁方对脑出血后抑郁大鼠核磁共振波谱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0 2016年 采用尾壳核胶原酶注射诱发脑出血模型,结合不可预知慢性应激建立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模型,通过行为学评估筛选符合结局动物,研究活体正常大鼠(Rattus norvegicus)和PSD模型大鼠脑部MRI T1,T2加权成像和局域质子谱(1H MRS)的变化,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和神经元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和谷氨酸(Glu)及肌醇(m I)等指标变化及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建立脑出血后抑郁大鼠模型,筛选行为评估合格动物,麻醉状态下固定头部于7.0T核磁共振成像仪上扫描,分别扫描横断面位及矢状位图像;之后选择感兴趣区,采用PRESS序列采集1H谱,确定肌酸、胆碱化合物、谷氨酸、肌醇(m I)等信号.经行为学评估测试,造模后及6周后的模型组蔗糖水消耗量均减少,与正常组、中药组、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敞箱实验模型大鼠水平得分及垂直得分均小于正常组、中药组、西药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水迷宫测定中,模型大鼠错入盲端次数增加,与正常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抑郁大鼠磁共振平扫脑正中裂增宽,中脑导水管面积扩大,提示大鼠存在脑萎缩.波谱提示模型组海马区NAA/Cr,Cho/Cr比值降低(P<0.05),中药组有显著升高(P<0.05).通过采用磁共振波谱技术观察颐脑解郁方对脑出血后抑郁大鼠的干预作用,发现其对于神经元的功能修复和保护的作用尤为突出.同时,也发现磁共振波谱技术确实可无损伤地获得脑内物质代谢的信息,可以反映药物的干预作用. 赵瑞珍 唐启盛 田青 黄育玲 李宁 臧凤超 胡京红 黄翔关键词:波谱 脑卒中后抑郁 颐脑解郁方 20周胎儿标本脑组织MRI显示与三维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20周胎儿脑标本MRI显示的发育情况及其三维可视化分析。方法:对8例20周胎儿脑标本行3.0TMR扫描,其中2例加行7.0TMR扫描。选取不同场强、方位的MR图像,分析其发育中的脑结构在MRI上的显示状况。选取1例冠状位7.0TMR图像,应用Amira4.1软件进行分割并三维重建。结果:3.OT与7.0TMRI显示,20周胎儿大部分脑沟雏形已经形成,表现为皮质表面的浅或宽凹陷;皮质层状结构发育典型,呈现为信号不同的堆积条带,以顶枕叶及海马区最为典型;基底核团可以分辨,其间界线与内外囊清晰。7.0TMRI显示脑干与小脑已具备典型成人外观,并可见其内部结构;在其三维重建图像上,可观察到皮质表面幼稚脑沟的深度、长度及所处位置,端脑、脑干与小脑外形及其位置关系都可以得到较好显示。结论:20周时,胎脑已完成初始阶段的发育,并具备成熟脑结构外观,这些结构在3.0T与7.0TMRI上,尤其是7.0TMRI上均得以清晰显示。三维可视化有助于对幼稚脑结构的宏观认识。 张忠和 刘树伟 林祥涛 滕皋军 耿鹤群 于台飞 方芳 徐君海 臧凤超关键词:胎儿 MRI 三维可视化 胎儿基底核区发育的高场强MRI研究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应用高场强MRI探讨胎儿基底核区的发育规律。方法选取131例14~40孕周胎儿标本,先行3.0TMR扫描,从中选取11例14~27孕周标本再行7.0TMR扫描。在上述MR图像上分析基底核区各结构的出现时间及信号变化。结果在3.0TMR图像上,14孕周时基底核区仅背侧丘脑能够辨别,15孕周时能辨识生发基质、尾状核与壳,18孕周时能显示苍白球,20孕周时内囊与外囊显示清晰。尾状核在15—30孕周时与脑白质的信号强度相比,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31~40孕周,在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壳在15—17孕周时,在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18—25孕周呈现斑块状外观,26~30孕周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31—40孕周在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苍白球20孕周后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与3.0TMRI相比,7.0TT2WI更加清晰,16孕周时生发基质、尾状核、豆状核、背侧丘脑、内囊与外囊均显示清晰,18孕周时能辨别出屏状核。结论3.0TMPd可以较好地显示发育中的胎儿基底核区的结构。在14~21孕周,7.0TT2WI比3.0TMR图像更好地显示胎儿基底核区的结构。 耿鹤群 张忠和 刘树伟 林祥涛 滕皋军 于台飞 方芳 臧凤超 尹训涛 刘菲 徐君海关键词:基底神经节 胎儿 妊娠中期胎儿脑外侧沟形态发育的7.0 T MRI轴位观察 2020年 目的:应用7.0 T MRI分析14~22周胎儿标本脑外侧沟的基本形态变化规律。方法:收集46例14~22周胎儿标本行7.0 T MRI扫描,于T2WI轴位图像上对双侧外侧沟进行识别,并勾画其整体边缘轮廓,分析外侧沟在此时期随孕龄增长的基本形态变化。结果:轴位观察时,妊娠中期胎儿外侧沟形态于基底节区、丘脑层面最典型。外侧沟整体发育过程表现为由浅到深、表面开口由大到小的变化规律,即由皮质表面宽大而表浅的凹陷发育变化为狭窄并深入的缝隙。其中14~15周外侧沟呈浅波浪状,16~17周呈浅梯形状,18~19周呈深梯形状,20~22周呈π状。14~22周胎儿双侧外侧沟均未发生迂曲、折叠或发出次级分枝;右侧半球外侧沟凹陷程度与岛盖闭合速度较左侧略快。结论:胎儿外侧沟的整体形态发育变化与邻近岛盖皮质的发育、聚拢程度紧密相关;妊娠中期胎儿外侧沟尚处于发育的初始阶段;7.0 T MRI可清晰显示此时期胎儿标本外侧沟的形态变化。 林楠 杲悦 张淑涵 滕皋军 林祥涛 臧凤超 王锡明 方芳 刘树伟 张忠和关键词: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