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筱颖

作品数:22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语言文字
  • 10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唐诗
  • 6篇翻译
  • 5篇英语
  • 4篇英译
  • 4篇诗三百
  • 4篇《唐诗三百首...
  • 3篇文化
  • 2篇异域
  • 2篇英译研究
  • 2篇英语世界
  • 2篇语料
  • 2篇语料库
  • 2篇唐诗英译
  • 2篇教育
  • 1篇电影
  • 1篇独酌
  • 1篇新文化
  • 1篇新文化运动
  • 1篇新文化运动时...
  • 1篇译介

机构

  • 15篇四川师范大学
  • 3篇上海对外经贸...
  • 2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9篇胡筱颖
  • 1篇韩倩

传媒

  • 4篇四川师范大学...
  • 4篇译苑新谭
  • 1篇作家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杜甫研究学刊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 Survey of the History of Tang Poetry’s Translation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With the survey of the history of Tang poetry’s translation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this thesis inten...
胡筱颖
关键词:HISTORY
文献传递
后现代诗人VS离散译者:唐诗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以肯尼思·雷克思罗斯和刘若愚《鹿柴》英译本为例
2012年
译者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一直被要求隐身,但是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承认,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和目的功能学派一致认为,译者的文化身份、译者的翻译目的以及译文在译入语体系中需要完成的功能会共同操纵翻译行为,并最终形成译本最后的形态。本文通过肯尼斯·雷克思罗斯和刘若愚两位译者创作的《鹿柴》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说明译者主体性是决定译本最终形态的因素之一。
胡筱颖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肯尼斯·雷克思罗斯《鹿柴》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e化策略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现有的普通高中英语教学课程目标的建立、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和课程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期满足社会发展对高中毕业生的英语素养的多样化要求。然而,现有教学模式的局限...
胡筱颖
文献传递
异域来世:《唐诗三百首》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概述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基于唐诗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四个阶段,对自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的所有的英语世界公开发行和出版的英文全译本进行一个完整的宏观历时描述,并逐一考证每个译本的母本,全面勾勒译本形式实现的《唐诗三百首》的英语世界传播地图,并分析《唐诗三百首》在英语世界译介的特征。
胡筱颖
关键词:《唐诗三百首》
副文本研究——语言层面之外的《唐诗三百首》异域文本形象建构被引量:2
2020年
本文从孙洙《唐诗三百首》的编排入手,然后关注六个英语全译本的副文本现象,包括译本的体例编排,译本的前言、序、跋、注释与附录,以及体现在译本副文本现象中译者对于唐诗整体形象的理解、阐释和建构。目的不在于对六个译本进行评价甚至给出高低优劣的判断,而在于通过对各译本副文本的客观描述和解读,勾勒出《唐诗三百首》语言层面之外的、经由译本的结构编排和副文本因素实现的、在英语世界读者中的形象。
胡筱颖
关键词:《唐诗三百首》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教育的引入
在初中英语文化教育方面,往往只强调西方文化的教育和学习,而忽略了对于母语文化的学习,导致中国学生集体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无法实现文化交流的语言学习目的。本文旨在说明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在初...
胡筱颖赵梅安
关键词:中国文化初中英语文化交流
文献传递
论唐诗在英美的接受特点被引量:2
2009年
唐诗不仅在中国世代流传,更早已远播到了欧洲、美洲和澳洲。迄今为止,唐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以英美为最。本文试图运用读者接受反应论,分析唐诗在英美的传播接受情况,总结出其接受的特点。作者认为,研究唐诗在英美的接受,对全面评估翻译在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综合阐述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的历史影响,促进全球化时代下中国文化以平等地位与西方文化共存、对话,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胡筱颖
关键词:唐诗翻译
文化翻译的博弈论分析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理论研究的重点,这就意味着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承认。翻译的目的也不仅仅局限在两种语言间的文本转换。用什么样的策略才能最顺畅地完成文化交流的目的成了翻译界讨论的...
胡筱颖
关键词:文化翻译博弈论
文献传递
国内唐诗英译研究回顾与反思(1980—2011)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980年至2011年间发表的305篇以唐诗英译为主题的英译研究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对国内近30年的唐诗英译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这段时间国内唐诗研究总的形态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今后唐诗英译的研究应重描述轻判断,重定量轻定性,重实证轻感受,多注重跨学科研究视角,加强唐诗英译的宏观研究。
胡筱颖
关键词:统计分析
论唐诗在英美的翻译与接受
隋唐五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其主体唐诗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最灿烂、最珍贵的部分之一。唐诗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更是全球人类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欧洲中心主义”和“东方...
胡筱颖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