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支先

作品数:14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余庆县植保植检站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种群
  • 4篇姬鼠
  • 4篇黑线姬鼠
  • 4篇繁殖
  • 2篇鼠情
  • 2篇鼠情监测
  • 2篇潜蝇
  • 2篇种群动态
  • 2篇斑潜蝇
  • 1篇大五星
  • 1篇大五星枇杷
  • 1篇稻飞虱
  • 1篇毒饵
  • 1篇毒饵站
  • 1篇研究论文
  • 1篇药效
  • 1篇药效试验
  • 1篇引文
  • 1篇杂草
  • 1篇植保

机构

  • 14篇余庆县植保植...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作者

  • 14篇胡支先
  • 13篇杨再学
  • 12篇郑元利
  • 8篇李大庆
  • 6篇潘开忠
  • 2篇文西明
  • 2篇秦治勇
  • 1篇郭永旺

传媒

  • 5篇植物医生
  • 3篇山地农业生物...
  • 2篇耕作与栽培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2
  • 3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余庆县斑潜蝇发生特点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通过 1996— 1999年调查研究表明 :在余庆县发生的检疫害虫有美洲斑潜蝇加南美斑潜蝇两种 ,危害植物达 2 7种 ,发生程度因作物和季节而异 ,3月中旬始见 ,4月中旬~ 5月中旬为第 1个危害高峰期 ,7月分因高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8月中旬~ 9月中旬为第 2个危害高峰期。根据其发生特点 ,提出了“加强植物检疫 ,实施综合治理”
李大庆杨再学潘开忠胡支先
关键词:斑潜蝇
2005年贵州省余庆县黑线姬鼠种群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进一步摸清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季节变化规律和种群繁殖特征的变动规律,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有价值的科学数据。方法 2005年在贵州省余庆县每月定期在稻田、旱地两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进行分类鉴定、测量外部形态,并解剖观察其繁殖状况,获取性别、怀孕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等有关数据。结果 黑线姬鼠主要分布于稻田、旱地耕作区,是余庆县农田害鼠优势种,占农田害鼠总数的80.39%,全年共解剖标本250只(雌鼠113只,雄鼠137只),平均捕获率为5.56%,种群性比为0.82,年平均怀孕率为25.66%,平均胎仔数为5.38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62.77%,平均繁殖指数为0.6240,在4—5月和8~9月出现两个种群繁殖高峰期,5—6和10—12月出现两个种群数量高峰期。不同年龄组之间怀孕率和睾丸下降率差异极显著(χ^2=21.01,P〈0.01;χ^2=83.38,P〈0.01),种群的繁殖群体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结论 黑线姬鼠是余庆县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每年3月和8月为最佳策略性防治时期。
郑元利杨再学胡支先
关键词:黑线姬鼠种群繁殖
5%克百威缓释颗粒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报告被引量:1
2002年
李大庆文西明潘开忠胡支先郑元利夏忠敏
关键词: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TBS技术监测及控制农田害鼠效果初报被引量:29
2012年
通过2010~2011年在贵州省余庆县开展TBS技术监测及控制农田害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共设置TBS围栏3个,捕获鼠类124只,鼠种种类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臭鼩4种,鼠种种类及鼠种组成与历年鼠夹法调查结果相吻合。每个TBS围栏平均捕鼠数为24.80只,前2~3个月的捕鼠数明显多于后5~6个月的捕鼠数。对玉米地、水稻田害鼠的控制效果为53.13%。TBS技术在农田害鼠防治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并可用于开展鼠种普查和鼠情监测。
杨再学郭永旺金星刘晋郑元利李大庆潘开忠胡支先
关键词:农田害鼠
余庆县2006年农区鼠害监测报告被引量:3
2007年
2006年在贵州省余庆县每月定期在住宅、稻田、旱地三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测量外部形态,并解剖观察其繁殖状况。结果表明:余庆县鼠种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3科(鼠科、仓鼠科、鼩鼱科)共7种,其中,褐家鼠为住宅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71.43%;黑线姬鼠主要分布于稻田、旱地耕作区,分别占总鼠数的93.41%、51.02%,平均占74.47%,是余庆县农田害鼠优势种,黑线姬鼠、褐家鼠是当地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全年共解剖黑线姬鼠245只(雌鼠115只,雄鼠130只),平均捕获率为5.21%,种群性比为0.88,年平均怀孕率为24.35%,平均胎仔数为5.25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56.38%,平均繁殖指数为0.6000,在4~5月和8~9月出现2个种群繁殖高峰期,5~6月和10~12月出现2个种群数量高峰期;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之间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种群的繁殖群体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
郑元利杨再学胡支先
关键词:鼠情监测黑线姬鼠生态特征
余庆县2006~2010年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参数的变动规律被引量:8
2011年
为进一步探讨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参数的变动规律,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对贵州省余庆县2006~2010年捕获的701只黑线姬鼠(雌鼠327只,雄鼠374只)分析表明:黑线姬鼠种群总性比为0.87,不同年龄组种群性比存在一定差异。亚成年组、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均可参与繁殖,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怀孕率、胎仔数、繁殖指数、睾丸下降率不断增加,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是黑线姬鼠种群繁殖的主体,平均怀孕率为43.01%,平均胎仔数为5.11只,平均繁殖指数为0.9298,平均睾丸下降率为95.44%,均显著高于总体平均值。
郑元利杨再学胡支先
关键词: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繁殖规律
余庆县斑潜蝇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初探
2001年
李大庆杨再学潘开忠胡支先
关键词:斑潜蝇
不同类型毒饵站灭鼠对比试验观察被引量:11
2009年
对不同类型毒饵站投放0.01%溴敌隆毒饵防治住宅区和农田区鼠类试验表明,农田区投放毒饵3d后,PVC管毒饵站、竹筒毒饵站、矿泉水瓶毒饵站无选择性摄食取食率为9.75%~15.40%,有选择性摄食取食率为1.00%~7.00%,综合平均取食率为5.38%~9.58%;住宅区无选择性摄食取食率为6.35%~10.30%,有选择性摄食取食率为2.20%~4.20%,综合平均取食率为4.55%~7.25%。投饵15d后,住宅区和农田区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67%~80.00%和60.00%~100.00%,均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和防治效果,说明这3种毒饵站可在农区灭鼠中推广应用。
郑元利杨再学李大庆胡支先潘开忠文西明
关键词:毒饵站灭鼠适口性
水稻主要病虫草鼠的发生及防治技术模式被引量:1
2001年
杨再学李大庆胡支先郑元利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杂草
余庆县植保科技成果及研究论文的分析和评价
2012年
对1989—2011年贵州省余庆县植保植检站科技人员获得的51项省、市(地区)、县科技进步奖和全国、省农业丰收奖以及在国内27种刊物上公开发表的150篇科技论文及其引文进行分析,回顾和总结余庆县植物保护工作的研究现状和特点,找出研究热点,进一步拓宽研究内容和范围,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秦治勇杨再学李大庆郑元利胡支先潘开忠
关键词:植物保护引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