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德林

作品数:109 被引量:543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水利工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9篇医药卫生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0篇烧伤
  • 26篇脓毒
  • 26篇脓毒症
  • 17篇脓毒症大鼠
  • 17篇创面
  • 15篇心肌
  • 14篇细胞
  • 13篇深度烧伤
  • 12篇内皮
  • 9篇皮瓣
  • 9篇微粒皮
  • 9篇肌钙蛋白
  • 9篇钙蛋白
  • 8篇皮移植
  • 8篇重度烧伤
  • 7篇电烧伤
  • 7篇血清
  • 7篇炎症
  • 7篇大面积烧伤
  • 6篇心肌损伤

机构

  • 107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安徽省六安市...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六安市人民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09篇胡德林
  • 81篇余又新
  • 79篇方林森
  • 60篇王春华
  • 42篇徐庆连
  • 33篇汪昌荣
  • 18篇王永杰
  • 16篇孙业祥
  • 10篇童飞
  • 10篇蔡晨
  • 10篇郭海雷
  • 9篇赵浩东
  • 8篇唐益忠
  • 7篇李兴照
  • 7篇王欢
  • 6篇占利民
  • 6篇刘晟
  • 5篇陈旭林
  • 5篇陈侠英
  • 5篇李亚南

传媒

  • 26篇安徽医科大学...
  • 17篇安徽医学
  • 7篇中华烧伤杂志
  • 7篇安徽医药
  • 5篇中国烧伤创疡...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国临床保健...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3篇中华医学会烧...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针刺研究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9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12篇2006
  • 3篇2005
  • 12篇2004
  • 1篇2003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微粒皮与异体脱细胞真皮复合移植研究
2004年
目的 观察自体微粒皮与异体脱细胞真皮复合移植后创面愈合情况。方法 SD大鼠 34只 ,取 4只用于制作脱细胞真皮。另外 30只分别在背部制作两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 ,共 6 0个创面 ,创面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个创面 ,实验组行自体微粒皮 +异体脱细胞真皮 (二者比例为 1:4 ) +异体中厚皮移植 ,对照组行自体微粒皮 +异体中厚皮移植。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微粒皮成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移植术后组织学观察有明显差异 ,术后 8周透射电镜见 :实验组可分辨出不连续的基底膜及其上的半桥粒结构 ,真皮中胶原排列致密成束状 ,胶原纤维明暗相间条带清晰可见。对照组无基底膜及半桥粒 ,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结论 自体微粒皮与异体脱细胞真皮复合移植微粒皮成活率较高 ,避免了单纯微粒皮移植缺乏真皮结构的缺点 。
方林森胡德林王春华余又新刘晟王永杰汪昌荣
关键词:脱细胞真皮自体微粒皮异体创面皮肤缺损
不同植皮方式在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中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1
2015年
目的研究不同植皮方式在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中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90例烧伤面积(TBSA)在60%以上的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植皮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邮票皮组、meek皮组、微粒皮组,观察3组创面手术后的效果。结果邮票皮片成活率最高,meek皮次之,微粒皮最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邮票皮组与meek皮组创面一期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与微粒皮组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邮票皮组与meek皮组创面愈合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与微粒皮组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1%TBSA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康复效果(达到优和良的百分比)比较:各组创面植皮后均可见瘢痕形成,其中meek皮组瘢痕较轻,关节功能恢复好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粒皮组与另两组比较,瘢痕明显,关节功能恢复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面积烧伤创面,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植皮方式,meek皮移植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修复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王春华余又新胡德林徐庆连梁朝朝
关键词:烧伤微粒皮
下斜方肌肌皮瓣在邻近深度电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邻近深度电烧伤创面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5例严重肩背部、头部电烧伤患者,电烧伤创面扩创后应用下斜方肌肌皮瓣转移覆盖创面,观察肌皮瓣成活情况及其治疗效果。结果 5例严重深度电烧伤患者斜方肌肌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得以修复,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皮瓣外观不臃肿,肩背部供瓣区平整。结论下斜方肌肌皮瓣血运可靠,手术切取简便安全,皮瓣蒂较长,旋转弧度大,是修复头颈及肩背部深度电烧伤创面的可靠方法。
胡德林余又新王春华赵浩东童飞方林森
关键词:电烧伤下斜方肌肌皮瓣创面
烫伤大鼠早期复苏与延迟复苏对肠道细菌移位影响的对比研究
2004年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早期复苏和延迟复苏对烫伤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将 1 1 0只SD大鼠分为A组 (正常对照组 1 0只 )、B组 (早期复苏组 5 0只 )、C组 (延迟复苏组 5 0只 ) ,将B、C两组大鼠造成 30 %Ⅲ度体表烫伤并制成早期复苏和延迟复苏动物模型。取大鼠伤后 6、1 2、2 4、4 8、72h肝脏组织、肠系膜淋巴结作细菌培养 ,并测定肠道组织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 ,动态观察三者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大鼠肠系膜、肝脏组织未发生明显的细菌移位和肠道组织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的改变 ,B、C两组大鼠肠系膜淋巴结、肝脏组织均发生细菌移位和肠道组织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下降 ,延迟复苏大鼠移位细菌数量显著多于早期复苏大鼠 (P <0 .0 5 )肠道组织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较早期复苏大鼠显著下降 (P<0 .0 5 ) ;相关性分析发现 ,肝脏组织和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P <0 .0 1 )二者与肠道组织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 (二者P <0 .0 1 )。
王春华方林森胡德林余又新汪昌荣
关键词:烫伤肠道细菌移位
烫伤后大鼠心肌力学变化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探索烫伤后大鼠心肌舒缩功能变化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复制大鼠 30 %TBSAⅢ°烫伤动物模型。观察非烫伤对照组及烫伤后 1、3、6、12、2 4、48、72小时左心室力学参数(LVSP、LVEDP、±dp/dtmax)和血清cTnT、CK、LDH含量变化。结果 :(1)动物烫伤后 1小时 -dp/dtmax显著下降 ,LVEDP明显升高 ;LVSP、+dp/dtmax伤后 3小时显著下降 ,均于 12小时变化最大 ,至 72小时变化仍较明显 (P <0 0 1) ;(2 )cTnT于伤后 1小时显著上升 ,12小时比对照值升高 43倍 ,至 72小时仍保持在高水平 ;而LDH、CK分别于伤后 3小时、6小时开始上升 ,至 72小时已接近正常 (P <0 0 5 )。结论 :(1)烫伤后大鼠左心室舒缩功能明显下降 ,且舒张功能障碍的发生早于收缩功能 ;(2 )cTnT是诊断烧伤后心肌损伤的可靠指标。
胡德林李守生汪昌荣陈侠英王永杰
关键词:烧伤心肌损伤心肌肌钙蛋白T
组织瓣修复下肢深度创面的效果及功能康复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摘要】目的观察下肢深度创面的组织瓣修复效果及功能康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4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不同原因导致的下肢深度创面患者50例,共57个创面,扩创后创面面积1cm×1cm~29cm×14cm,且均有不同程度深部组织外露。采用14个内踝上胫后动脉穿支皮瓣、4个隐动脉皮瓣、3个外踝上腓动脉穿支皮瓣、10个腓浅动脉穿支皮瓣、3个足背动脉皮瓣、1个胫骨前肌肌皮瓣、1个腓肠肌肌皮瓣、1个阔筋膜张肌肌皮瓣、5个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5个筋膜皮瓣、10个局部旋转皮瓣修复,皮瓣面积1.5cm×1.5cm~30.0cm×15.0cm。术后进行相应主动和被动运动训练。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手术治疗前(简称治疗前)及康复治疗后(简称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治疗前后下肢关节功能评分,根据患者年龄、创面有无感染及关节是否开放,分别比较青年(44岁及以下)患者创面与中老年(45岁及以上)患者创面、感染创面与非感染创面、关节开放创面与非关节开放创面的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和下肢关节功能评分优良情况。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X。检验。结果本组57个皮瓣中54个完全成活,成活率达94.7%。本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背曲跖曲活动度、足内收外展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70±5)、(57±6)、(104±17)°,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3±10)、(39±7)、(66±15)°(t值分别为8.70、11.77、12.74,P值均小于0.01)°本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差异明显(X。=43.72,P〈0.01)。本组10例中老年患者17个创面与40例青年患者40个创面的愈合情况差异不明显(Х^2=0.01,P〉0.05),愈合时间差异不明显(F:0.83,P〉0.05),下肢关节功能评分优良情况差异不明显(Х^2=0.01,P〉0.05)。本组30个感染创面与27个�
王春华方林森余又新胡德林徐庆连
关键词:外科皮瓣下肢康复创面修复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变化在烧伤后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探索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变化在烧伤后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复制大鼠30%TBSAⅢ度烫伤动物模型,观察烫伤前及烫伤后不同时相点血清cTnT、心肌酶谱(CK、LDH)含量变化。结果 cTnT于伤后1h显著上升,12h比对照值升高43倍,至72h仍保持在高水平;而LDH、CK分别于伤后3h、6h开始上升,至72h已接近正常(P>005)。结论 cTnT与CK、LDH比较,具有出现早、高特异、高灵敏等特点,是诊断烧伤后心肌损伤的可靠指标。
胡德林李守生汪昌荣陈侠英王永杰
关键词:肌钙蛋白T烧伤心肌损伤
丹参酮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烧伤残余创面愈合被引量:13
2001年
胡德林汪昌荣陈侠贡王永杰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创面丹参酮烧伤
脓毒症大鼠降钙素相关基因肽与二胺氧化酶水平变化与肠黏膜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二胺氧化酶(diamineoxidase,DAO)的水平变化与肠黏膜损害中的作用机制.&lt;br&gt;...
李亚南胡德林方林森余又新王春华徐庆连
关键词:脓毒症降钙素相关基因肽二胺氧化酶
Meek植皮术在小儿重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3
2013年
回顾性分析采用Meek植皮法治疗21例小儿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治疗组)的临床资料,并与采用邮票植皮法治疗的21例小儿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皮片平均操作时间、手术人数、术后移植皮片成活率、皮片融合时间、全身创面愈合时间、患者痊愈出院时1%烧伤面积治疗费用及术后3~15个月的瘢痕及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显示,治疗组在节省平均操作时间、提高术后移植皮片成活率、缩短皮片融合时间及全身创面融合时间、减少治疗费用等方面均占有优势(P<0.05),术后随访显示,瘢痕挛缩较对照组轻。
李亚南胡德林方林森王春华徐庆连
关键词:小儿大面积烧伤创面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