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凌飞

作品数:37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气溶胶
  • 9篇噬菌体
  • 9篇菌体
  • 8篇微生物
  • 7篇微生物气溶胶
  • 5篇实验室
  • 5篇分枝杆菌
  • 5篇分枝杆菌噬菌...
  • 5篇杆菌
  • 4篇一体机
  • 4篇空气微生物
  • 4篇防水
  • 4篇病毒
  • 4篇采样
  • 3篇生物气溶胶
  • 3篇微生物实验室
  • 3篇吸入
  • 3篇病原微生物实...
  • 3篇采样器
  • 2篇动物

机构

  • 36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青岛众瑞智能...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渤海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病原微生物生...

作者

  • 37篇胡凌飞
  • 37篇李劲松
  • 31篇温占波
  • 31篇王洁
  • 24篇杨文慧
  • 22篇李娜
  • 13篇刘克洋
  • 12篇于龙
  • 11篇殷喆
  • 11篇张柯
  • 8篇董晓凯
  • 8篇李娜
  • 7篇鹿建春
  • 4篇杨文惠
  • 4篇何春雷
  • 4篇杜茜
  • 3篇曹杰
  • 2篇王洪宝
  • 2篇徐卸古
  • 2篇赵建军

传媒

  • 8篇中国消毒学杂...
  • 5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军事医学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中国社会工作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6
  • 10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用防护服抗病毒穿透性能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国内市售8种医用防护服抗病毒穿透性能。方法以粘质沙雷菌噬菌体为指标,采用平板沉降法采样和液体接触渗透法,检测抗穿透性能。结果 1号防护服样品在开始加压后10 s即可见明显血液渗透,其他样品无明显渗血。在14 kPa压力下噬菌体渗透试验,5号样品有2次明显渗透,7号样品有1次出现渗透,其余样品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渗透。所有试样洗脱液均检测出不同数量噬菌斑。结论所检测的8个市售防护服样品渗透试验全部不合格,抗病毒渗透能力比较差。
胡凌飞温占波李劲松于龙杨文慧徐卸古徐守军孙宇
关键词:防护服噬菌体
分枝杆菌噬菌体D29气溶胶的喷雾和采样介质的初步研究
2010年
目的评价PBS、SM液、营养肉汤3种不同的采样液对分枝杆菌噬菌体D29的收集能力;D29在3种不同喷雾介质(生理盐水、去离子水和PBS)中的耐雾化性能;PBS作为采样液时,收集到的D29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方法用全玻璃液体冲击式采样器AGI-30收集D29气溶胶并进行判定。结果与结论噬菌体D29在含有微量Tween80的PBS中耐冲击性能最强,将其用于采样能够准确反映气溶胶的浓度,而去离子水作为喷雾介质时,D29气溶胶具有最大的产出量。在D29气溶胶的动物暴露实验中,选择去离子水为喷雾液用于产生气溶胶,采样液为含微量Tween80的PBS。
刘克洋杜茜温占波杨文慧李娜董晓凯胡凌飞王洁李劲松鹿建春
关键词:分枝杆菌噬菌体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实验操作产生气溶胶风险定量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使用指示细菌、病毒代替有传染性的细菌、病毒,研究实验操作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风险,为相关实验室活动的风险评估提供科学数据。方法负压实验室内用高浓度指示细菌和病毒(噬菌体)进行实验室中多种实验操作产生的气溶胶风险,包括高浓度吹吸混匀、高浓度培养瓶意外跌落、离心管破裂产生的气溶胶风险实验。安德森六级采样器主动采样和沉降平皿被动采样两种方法进行微生物气溶胶采样。根据采样结果得到各种实验操作产生的气溶胶风险。结果在模拟的各种正常和意外事故的实验室操作中,在模拟测试条件下高浓度气溶胶吹吸在局部环境中产生的细菌气溶胶风险最高浓度为1174菌落形成单位(CFU)/m^3、病毒气溶胶最高浓度为1058噬斑形成单位(PFU)/m^3,高浓度培养瓶破碎产生的细菌气溶胶风险最高浓度为7957 CFU/m^3、病毒为7942PFU/m^3,离心管破裂时产生的细菌气溶胶风险最高浓度为80 CFU/m^3、病毒为78 PFU/m^3。结论病原微生物实验操作中存在着产生很高微生物气溶胶的风险。实验人员要遵守操作规程,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
杜茜王洪宝刘克洋张柯杨文慧胡凌飞王洁李娜温占波李劲松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的环境风险评价检测
目的:通过对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感染性'三废'无害化处置设备的生物学检测评价,确保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外环境生物安全. 方法:建立微生物评价高压灭菌器和高效粒子空气隔离器对微生物灭菌和净化处置性能的检测方法,并在...
李劲松张柯李娜王洁胡凌飞曹杰温占波殷喆
关键词:生物安全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环境风险评价
文献传递
应用于结核病治疗的分枝杆菌噬菌体D29的免疫原性研究
2012年
目的观察分枝杆菌噬菌体D29采用不同给药途径在豚鼠模型中的免疫原性,为噬菌体应用于结核病治疗奠定基础。方法Hartley豚鼠分别以吸入、滴鼻、皮下注射3种途径分组,在35d内给予分枝杆菌噬菌体D296次,设7H9培养基溶剂为对照组和0.85%氯化钠溶液为阴性对照组,通过噬斑减少中和实验(PRNT)检测每周豚鼠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通过ELISA测定第35天血清中IL-2、IL4、IFN-7水平。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结果两对照组均未测出中和抗体;吸入组和滴鼻组仅在第7、14天检出-过性低效价中和抗体(〈1:100);皮下注射组持续产生中和抗体,第35天效价高达1:16365.6。给予分枝杆菌噬菌体D2935d后,各实验组及对照组豚鼠血清中IL-2(X^2-2.7605,P〉0.05)、IL-4(F-2.17,P〉0.05)、IFN-γ(F=0.75,P〉0.05)浓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人、滴鼻给药产生的抗噬菌体D29中和抗体效价明显低于皮下注射给药;噬菌体D29未引起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提示不会破坏机体Thl/Th2免疫平衡。
杨文慧温占波李劲松胡凌飞于龙刘克洋王洁李娜董晓凯
关键词:分枝杆菌噬菌体结核生物因子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的环境风险评价检测
目的:通过对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感染性"三废"无害化处置设备的生物学检测评价,确保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外环境生物安全。方法:建立微生物评价高压灭菌器和高效粒子空气隔离器对微生物灭菌和净化处置性能的检测方法,并在生物安全三级...
李劲松张柯李娜王洁胡凌飞曹杰温占波殷喆
关键词:生物安全实验室
文献传递
一种正压防护头罩病毒气溶胶防护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某种改进型正压医用防护头罩对病毒气溶胶的防护效果。方法采用人工发生噬菌体气溶胶和仪器采样法,对该正压医用头罩防护密闭试验柜内噬菌体气溶胶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该正压医用防护头罩对暴露于试验柜内颗粒质量中值直径约为1.627μm的噬菌体气溶胶粒子防护效率达到99.98%以上。结论该改进型正压医用头罩对病毒气溶胶的防护效果较好。
于龙温占波李劲松徐卸古高波杨文慧胡凌飞杨荆泉徐守军
分枝杆菌噬菌体D29裂解酶基因的表达与鉴定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在耻垢分枝杆菌中表达预测的噬菌体D29裂解酶基因片段,鉴定其细胞壁裂解活性。方法:在分析分枝杆菌噬菌体D29开放阅读框序列的基础上,用PCR法从噬菌体D29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与裂解酶同源性较高的序列gene10,将其克隆入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质粒后,在耻垢分枝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检测,对诱导培养重组菌进行混浊度测定、透射电镜观察以鉴定其裂解活性。结果及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穿梭质粒pUV-gene10并使gene10在耻垢分枝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能有效降低宿主菌培养液混浊度,降解宿主菌细胞壁,证实gene10表达产物为噬菌体裂解酶,并推测其为非经典分泌蛋白。
杨文慧于龙胡凌飞温占波李劲松
关键词:裂解酶
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排风高效过滤器生物气溶胶测试验证方法的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建立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排风高效过滤器生物气溶胶测试验证方法.方法 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处于正常工作情况下,在实验室的核心污染区排风高效过滤器前发生高浓度的指示菌粘质沙雷氏菌气溶胶,分别在实验室排风高效过滤...
温占波李劲松王洁赵建军于龙杨文惠胡凌飞李娜刘克洋鹿建春
关键词:高效过滤器生物气溶胶
BSL-2实验活动对室内环境生物污染的定量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一系列生物安全实验室常见操作及发生意外情况产生的生物气溶胶污染进行定量研究,为实验室相关操作的风险评估和人员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黏质沙雷菌和大肠杆菌(ATCC 13706)的噬菌体phi X-174代替有传染性的细菌、病毒,在生物安全负压室内进行多种实验操作和意外事故的模拟,通过安德森采样器定量采样法对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各种实验操作中,黏质细菌产生的最大气溶胶风险是冷冻干燥粉掉落,最大浓度是11 696 cfu/m3;噬菌体产生的最大气溶胶风险是高浓度噬菌体液跌落,最大浓度是4 092 PFU/m3,产生的气溶胶粒子大部分都是可入肺即小于5μm的粒子。结论生物安全实验室内的各种实验操作和意外事故产生的气溶胶浓度差异较大,气溶胶颗粒多为可入肺粒子。定量的实验室风险研究可以更好的保障人员安全和对危险发生的应急处理。
胡凌飞温占波李劲松王洁李娜张柯杨文慧殷喆
关键词:微生物气溶胶气溶胶颗粒风险评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