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细胞块检测少精子症精液增殖与凋亡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少精子症睾丸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39例原因不明少精子症患者留取精液,制备细胞块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生精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P16的表达;采用原位3′羟基末端标记法(ISEL)观察生精细胞凋亡。15例正常精液作为对照。结果原因不明少精子症患者精液细胞块PC-NA增殖指数(16.6±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1±5.7)%,P<0.001;P16蛋白表达阳性率(17.4±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1)%,P<0.01;生精细胞凋亡指数(1.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0.1)%,P<0.01,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原因不明少精子症患者精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生精细胞增殖能力减少及凋亡增加造成增殖与凋亡平衡失调,此种失衡可能与P16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精液细胞块监测生精细胞可以作为一种监测少精子症患者的非创伤性指标。
- 刘悦张杰聂树涛
- 关键词:精子减少细胞块增殖细胞核抗原基因
- 库血复温输血对失血性休克兔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库血复温输血对失血性休克兔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两组,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一组采用低温(4℃)输血,另一组采用复温(37℃)输血,分别观测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结果复温输血组与低温输血组相比较,肠系膜微动脉管径,微静脉管径显著增大(P<0.001),微动脉血流速度和微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P<0.005),毛细血管血流流态由线流变为线粒流。结论复温输血对改善肠系膜微循环,并对因输血引起的多器官损害具有一定作用。
- 聂树涛李登平姚彩泉杨建国
- 关键词:复温肠系膜微循环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RFS)患者外周血中的比例改变并探讨其在疾病进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7例HRFS患者,外周血用细胞内染色的流式细胞术及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检测Foxp3^+表达,并与肾活检结果及肾功能进行相关分析。同时取19名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HRFS患者各期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明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低血压休克期:5.0%±1.2%,少尿期:3.1%±0.8%,多尿期:4.2%±0.9%,恢复期:5.0%±1.1%,正常对照组:6.5%±2.1%,均P〈0.01);各期间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以少尿期为最少(P〈0.01)。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与肾组织损害指数显著相关(r=0.51,P〈0.01),但与蛋白尿程度及。肾功能损害无显著相关(r=0.11,0.18;均P〉0.05)。HRFS患者少尿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mRNA表达水平(503±6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102±409)和其他期(低血压休克期:1805±291;多尿期:1869±320;恢复期:2697±420,均P〈0.01)。结论HRFS患者CD4^+CD25^+Foxp3^+T细胞明显减少,这群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HRFS的病理进程。
- 聂树涛李庆王海燕
- 关键词:肾综合征性出血热T淋巴细胞
- 肾综合征出血热与传染性单细胞增多症患者异型淋巴细胞分析
- 2005年
- 聂树涛姚彩泉刘茂峰
- 关键词:淋巴细胞
- 升温输液对烧伤休克兔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升温输液对烧伤休克兔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两组,建立烧伤休克模型,一组采用低温(18℃)输液,另一组采用升温(37℃)输液,分别观测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结果升温输液组与低温输液组相比较,肠系膜微动脉管径(AD)、微静脉管径(VD)显著增大(P<0.001),微动脉血流速度(AFV)和微静脉血流速度(VFV)明显增快(P<0.005),毛细血管血流流态由线粒流变为线流。低温输液组微血管周围有渗出与出血13例,血流中发现有微小血栓8例,而升温输液组微血管周围有渗出与出血4例,血流中发现有微小血栓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升温输液对改善烧伤休克肠系膜微循环,并对烧伤休克所致多器官损害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 聂树涛赵继东
- 关键词:烧伤休克肠系膜微循环
- 放射工作人员骨髓细胞形态学和遗传学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电离辐射可以引起血液系统疾病,放射工作人员骨髓细胞形态学和遗传学分析是研究血液病的重要手段,骨髓较外周血液能更好反映机体造血情况。笔者对此做了观察研究,报道如下。
- 聂树涛
- 关键词:骨髓细胞形态学遗传学分析血液系统疾病电离辐射外周血液血液病
- 利用细胞块检测肾小球疾病患者尿中足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利用细胞块检测肾小球疾病患者尿中足细胞和巨噬细胞及其与肾脏病理及功能损害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反映肾损害的非创伤性指标。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测定患者尿细胞块中足细胞和巨噬细胞数,并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观察肾脏活检病理切片,用化学法测定尿蛋白、血肌酐和尿肌酐。结果:肾小球疾病患者尿细胞块中足细胞和巨噬细胞数目比正常对照明显增多(P<0.01);尿细胞块中足细胞和巨噬细胞数目与蛋白尿程度、肾组织损害指数及肾功能损害明显相关(P<0.01)。结论:肾小球疾病患者尿细胞块中足细胞和巨噬细胞明显增多,并且与蛋白尿程度、肾组织损害指数及肾功能损害明显相关,提示其作为一种监测肾小球疾病肾损害的非创伤性指标的可能。
- 聂树涛张勇
- 关键词:肾小球疾病细胞块足细胞巨噬细胞
- 利用细胞块检测少精子症精液生精细胞增殖与调亡的研究
-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少精子症睾丸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39例原因不明少精子症患者留取精液,制备细胞块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生精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P16的表达;采用原位3′羟基末端标记法(ISE...
- 聂树涛张勇
- 关键词:精子减少细胞块增殖细胞核抗原基因
- 文献传递
- 超声引导下注射血小板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血小板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19例,其中单个瘤囊者18例,另1例存在3个瘤囊。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假性动脉瘤瘤腔并注射2ml血小板胶行封闭治疗,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后24h和3~5d复查超声。并在注射血小板胶前及注射后48h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RBC刚性指数,RBC聚集指数)和D-二聚体。结果14例患者在瘤囊内注入血小板胶后瘤腔即刻闭合,5例患者动脉与瘤腔通道血流明显减弱,在超声指引下压迫5~10min闭合,治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24h及3~5d后复查无复发;所有病例注射血小板胶前后PLT、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和D-二聚体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血小板胶简便、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方法之一。
- 聂树涛孙志民
- 药物敏感试验指导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顺铂联合其他药物胸腔内化疗
- 2007年
- 目的用药物敏感试验预测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癌细胞对顺铂联合其他药物的敏感度,观察其在指导此类患者的顺铂联合其他化疗药物胸腔内化疗的价值。方法将44例胸腔积液癌细胞阳性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敏感试验组(20例,有2例因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失败而被排除)和对照组(22例)。药物敏感试验组患者用三磷酸腺苷-肿瘤细胞药物敏感试验(ATP-TCA)法分别检测胸腔积液癌细胞对顺铂加香菇多糖、顺铂加甘露聚糖肽、顺铂加A群链球菌制剂、顺铂加干扰素、顺铂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制剂、顺铂加卡介苗多糖核酸、顺铂加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顺铂加白细胞介素-2的敏感度,并选择抑瘤率最高的联合化疗药物对患者进行胸腔内化疗,观察治疗后胸腔积液完全缓解率及胸腔积液癌细胞转阴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药物敏感试验组患者对各联合化疗药物敏感的例数为:顺铂加香菇多糖14例、顺铂加甘露聚糖肽18例、顺铂加A群链球菌制剂17例、顺铂加干扰素10例、顺铂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制剂16例、顺铂加卡介苗多糖核酸15例、顺铂加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17例、顺铂加白细胞介素-216例。药物敏感试验组完全缓解率为65.0%,对照组为27.3%(P〈0.05)。药物敏感试验组胸腔积液癌细胞转阴率为80.0%,对照组为45.5%(P〈0.05)。结论用药物敏感试验指导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胸腔内个体化化疗可提高完全缓解率和胸腔积液癌细胞转阴率,该方法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聂树涛
- 关键词: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胸腔内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