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贝维

作品数:21 被引量:19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盆地
  • 5篇油气
  • 5篇白垩系
  • 5篇成藏
  • 4篇盐岩
  • 4篇碳酸
  • 4篇碳酸盐
  • 4篇碳酸盐岩
  • 3篇断层
  • 3篇岩性
  • 3篇震旦
  • 3篇四川盆地
  • 2篇戴南组
  • 2篇地质
  • 2篇断层封闭
  • 2篇断层封闭性
  • 2篇岩溶
  • 2篇油藏
  • 2篇油气成藏
  • 2篇原型盆地

机构

  • 19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国际...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作者

  • 21篇罗贝维
  • 6篇段海岗
  • 5篇张庆春
  • 5篇杨沛广
  • 4篇魏国齐
  • 3篇张光亚
  • 3篇董才源
  • 3篇杨威
  • 3篇张宁宁
  • 2篇卞从胜
  • 2篇谢武仁
  • 2篇李储华
  • 2篇刘启东
  • 2篇吕明胜
  • 2篇许海龙
  • 2篇李曰俊
  • 2篇尹继全
  • 2篇贾承造
  • 2篇刘震
  • 2篇王伟俊

传媒

  • 3篇海相油气地质
  • 2篇现代地质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岩石学报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邮凹陷戴南组断层—岩性油藏成藏体系及主控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基于控藏断层封闭性能演化、油藏含油层位和戴南组"五高导"泥岩段生烃能力的差异,高邮凹陷戴南组断层—岩性油藏成藏体系可分为3种类型,依次为自源型、它源型和混源型油气成藏体系。自源型成藏体系主要分布在邵伯、樊川次凹深处,典型油藏为邵深1油藏;它源型油藏主要分布在马家嘴、周22和邵18等油藏区域;混源型油藏以联3、联7和永22等油藏为代表。高邮凹陷戴南组断层—岩性圈闭成藏主要受油源和运移通道控制,即"二元主控"。在成藏体系分布和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黄珏—马家嘴、联盟庄—永安和曹庄—肖刘庄地区是高邮凹陷戴南组断层—岩性油藏分布的最有利区带。
董才源刘震刘启东罗贝维李储华王伟俊
关键词:断层封闭性成藏体系高邮凹陷
四川盆地灯影期海平面变化精细刻画研究
海相沉积环境中,记录地质信息的岩石及其化学元素(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常作为古海洋环境研究的重要手段而备受关注(Vizer J et al.,1976;柴之芳等,1994)。四川盆地作为我国三大海相盆地之一,已...
罗贝维魏国齐杨威董才源
文献传递
伊朗A油田白垩系Sarvak组隔夹层地质特征及成因
2022年
基于岩心、薄片、地震、测井等资料,通过分析伊朗A油田白垩系Sarvak组生物碎屑灰岩储层内发育的隔夹层类型、地质特征及井震响应特征,系统研究了隔夹层的成因及展布特征。研究表明:A油田Sarvak组储层主要发育泥粒灰岩隔夹层和粒泥灰岩隔夹层,根据隔夹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可划分为沉积成因、成岩成因和复合成因。Sarvak组储层内隔夹层的展布特征具有明显的规律:厚度较大、广泛发育的隔夹层主要受沉积作用控制,沉积环境以局限台地相和潟湖相为主;厚度较薄、局部发育的隔夹层主要受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等成岩作用控制。Sar2和Sar7段发育沉积成因隔夹层,平均厚度分别为15 m和5 m;Sar3和Sar8段局部发育成岩成因隔夹层,平均厚度分别为3.25 m和4.5 m左右;Sar4—Sar6段发育大量的复合成因隔夹层,厚度变化较大,总平均厚度为4.8~7.1 m,纵向上广泛发育。
王鼐王秀姣李楠刘玉梅林腾飞王伟俊董俊昌杨双罗贝维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隔夹层非均质性白垩系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演化及对震旦系成藏的控制被引量:99
2012年
基于大川中地区近期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成果,结合钻井与盆地周边露头资料,探讨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不同时期不整合发育特征,研究古隆起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对震旦系天然气成藏的影响。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发育震旦系不整合、古生界不整合、中生界不整合等重要区域不整合,根据不整合发育特征和剥蚀量,将其构造演化划分为雏形期、发育期、稳定埋藏期和调整定型期4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古隆起构造演化对震旦系天然气成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整合控制了与古风化壳有关的古岩溶储集层的发育;古隆起构造演化控制了有机质热演化及油气运聚过程;古隆起形态变迁控制了构造圈闭的形成与消亡。
许海龙魏国齐贾承造杨威周天伟谢武仁李传新罗贝维
关键词:古隆起震旦系天然气成藏不整合古岩溶
阿曼山西侧前陆盆地莱克维尔隆起中—新生界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
2023年
我国石油公司在中东阿曼山西侧前陆盆地莱克维尔隆起拥有多个油气合作项目,由于勘探程度较低,对其区域构造与油气成藏特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基于新的井震资料,开展莱克维尔隆起区构造、断裂解释与油气成藏分析。结果表明:①莱克维尔隆起在三叠纪—侏罗纪处于拉张环境,晚白垩世构造发生反转形成反转背斜,其形成主要受控于阿曼山快速隆升挤压作用,上覆古近系直接披覆于隆起区中白垩统之上呈不整合接触。②隆起区发育两组高角度正断层,断层形态在剖面上呈“Y”形、复合“Y”形,在平面上呈“X”形交叉分布;晚白垩世由于造山作用导致断层处于挤压状态。③研究区中生代长期处于被动陆缘,具有3类典型成藏模式,包括下白垩统Shuaiba组礁滩岩性油气藏、上白垩统Natih组断块型油气藏及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古近系Umm er Radhuma组生物碎屑灰岩岩性油气藏;晚白垩世以来上侏罗统Diyab组、下白垩统Bab组2套主力烃源岩已进入成熟阶段,晚白垩世发育的不整合及三叠纪—侏罗纪伸展背景下形成的垂向断裂构成重要的油气输导体系,促进了区域油气聚集成藏。认为莱克维尔隆起顶部、西侧斜坡带与东侧前渊斜坡带的地质条件相似,具有较大勘探潜力,是未来重要的油气勘探方向。
张宁宁姚根顺王建君张庆春马红林罗贝维
关键词:油气成藏勘探潜力前陆盆地
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晚石炭世原型盆地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笔者从原型盆地分析出发,根据物源区特征与盆地类型的关系以及地层结构特征,对陆东—五彩湾地区晚石炭世盆地的发育背景、展布范围进行了系统论证。研究表明,陆东—五彩湾地区晚石炭世是在碰撞造山后拉伸形成的裂谷盆地群,盆内沉积的碎屑岩来源于早石炭世晚期残留洋闭合产生的岛弧以及多旋回造山带,具有石英含量低,火山碎屑含量高的特征;从盆地边界形态来看,晚石炭世原型盆地与现今残留盆地的格局基本相似,构造碰撞带附近地层剥蚀严重甚至缺失,盆地沉积中心区域的地层保存相对完整。同时,在针对陆东—五彩湾地区1 000余条二维地震测线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综合岩心统计、地震相以及反演等信息,认为研究区在晚石炭世发育两种类型断陷,其中,五彩湾、东道海子地区发育单断断陷,三南—滴水泉地区发育双断断陷,两种断陷均有大量的火山岩充填,火山岩的发育及展布主要受到缓坡区一系列断裂的控制。
罗贝维张光亚卫延召刘磊赵霞张效恭
关键词:晚石炭世原型盆地充填模式
阿联酋东鲁卜哈利盆地白垩系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特征被引量:4
2022年
上白垩统Mishirif组是阿联酋东鲁卜哈利盆地主要的产油层,目前对Mishrif-1段和Mishrif-3段储层孔隙特征差异的研究较为薄弱。在岩心描述、薄片鉴定、气测、压汞及核磁共振测试的基础上,对Mishrif组储层储集空间、孔隙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储层的相控特征以及Mishrif-1段和Mishrif-3段的差异。结果表明:①Mishrif组岩石类型主要包括泥晶生屑灰岩、生屑泥晶灰岩、亮晶厚壳蛤灰岩,储集空间类型以粒内溶孔、粒间孔、铸模孔、生物体腔孔和晶间溶孔为主,属孔隙型储层。②Mishrif组储层具有明显的相控特征,优质储层集中在Mishrif-1段生物礁和生屑滩微相,Mishrif-3段厚壳蛤礁滩和生屑滩微相,平均孔隙度高于20%,平均渗透率大于100×10^(-3)μm^(2),为高孔高渗储层。③Mishrif-1段生物礁微相压汞曲线为斜线型,核磁共振曲线为锯齿型,孔隙为大孔径生物体腔孔,束缚水饱和度低;Mishrif-3段厚壳蛤礁滩微相压汞曲线为斜线型,核磁共振曲线为双峰锯齿复合型,铸模孔、生物体腔孔发育,同时发育一定的粒间溶孔,束缚水饱和度低;Mishrif-1段生屑滩微相压汞曲线为斜线型,核磁共振曲线为双峰锯齿复合型,铸模孔、粒间溶孔同时发育,束缚水饱和度低;Mishrif-3段生屑滩微相压汞曲线为斜线型,核磁共振曲线为锯齿型,孔径分布不集中,孔隙类型多样,以粒间溶孔为主。
叶禹李柯然杨沛广李立基罗贝维宋金民段海岗夏舜张庆春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微相孔隙特征
中东地区大型生屑灰岩油藏地震数据采集脚印压制方法
2019年
中东地区大型油气藏多属于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其中白垩系生物碎屑灰岩油藏占据主要地位。地震数据中的采集脚印会对地震解释、属性分析、储层预测造成较大影响。采集脚印可以通过叠前地震数据处理流程消除,但处理流程用时较长且过程繁琐。利用采集脚印对地震属性的敏感特性,在二维波数域中将有效地质信号与采集脚印分离,并应用拉普拉斯高斯滤波器,实现了自适应去除采集脚印。通过压制采集脚印,提高了地震数据信噪比,为中东地区陆上大型生物碎屑灰岩油藏地震属性分析和储层预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林腾飞王雪玲张庆春董俊昌段海港罗贝维刘杏芳闫月锋
关键词:采集脚印
四川盆地晚震旦世古海洋环境恢复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7
2013年
基于四川盆地灯影组3个采样点69组碳氧同位素样品测试分析,在充分论证样品有效性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碳氧同位素特征展开分析,进而探讨对应的古海洋环境及地质学意义。四川盆地灯影组白云岩δ13C值分布在-2.85‰~4.44‰,平均值为1.8‰;δ18O值为-9.02‰^-1.90‰,平均值为-5.42‰,碳氧同位素整体变化趋势与中国扬子地台其他区域基本相同。古海洋环境恢复表明,震旦纪灯影期研究区整体处于海相环境;灯影期海水温度主要介于15~30℃之间,属温暖或炎热的亚热带气候;海平面共经历了缓慢海进、低位振荡海退、高位振荡海退、短暂海进、持续海退、振荡海退六个阶段。在海平面升降、气候变化、构造运动以及火山活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灯影组白云岩δ13C值共出现4次负漂移(N1~N4)和2次正漂移(P1~P2);受古海洋环境的影响,盆地沉积了特征明显的灯二段葡萄状藻云岩、灯三段暗色碎屑岩以及灯四段富藻云岩。
罗贝维魏国齐杨威董才源
关键词:古海洋环境地质意义晚震旦世四川盆地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山嘴及邻区构造变换带与油气成藏关系被引量:11
2009年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冲断带普遍发育构造变换带,其对沉积和油气成藏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对红山嘴及其邻区断裂展布与组合方式特征的研究,将该区构造变换带分为横向、纵向变换带两种。研究区沉积体系分布研究和砂体厚度统计表明横向变换带部位为盆缘水系入盆通道,控制了宏观沉积物分布;纵向变换带叠覆区则控制了局部沉积物富集。对油气成藏和构造变换带的匹配关系研究可知冲断席之间的横向变换带是油气最富集的部位,横向断裂在油气运移、成藏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冲断席内部纵向变换带则易形成有利圈闭,在局部范围内控制油气聚集。
刘磊张光亚侯连华罗贝维万策白雷李道清
关键词:构造变换带准噶尔盆地成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