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程

作品数:140 被引量:1,281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2篇标准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4篇天文地球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农业科学
  • 7篇水利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6篇岩溶
  • 20篇岩溶区
  • 17篇
  • 16篇土壤
  • 13篇水化学
  • 12篇溶蚀
  • 12篇土地利用
  • 11篇同位素
  • 10篇地质
  • 10篇岩溶水
  • 9篇地下水
  • 8篇地下河
  • 8篇岩溶作用
  • 8篇碳循环
  • 8篇重庆金佛山
  • 8篇无机碳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 7篇溶蚀速率
  • 7篇石笋

机构

  • 127篇中国地质科学...
  • 22篇西南大学
  • 15篇联合国教科文...
  • 8篇国土资源部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聊城大学
  • 3篇明尼苏达大学
  • 2篇肯塔基大学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40篇章程
  • 33篇袁道先
  • 29篇汪进良
  • 23篇蒋忠诚
  • 23篇苗迎
  • 22篇曹建华
  • 22篇谢运球
  • 20篇裴建国
  • 17篇肖琼
  • 15篇何师意
  • 12篇蒲俊兵
  • 12篇郝玉培
  • 10篇蒋勇军
  • 9篇张美良
  • 9篇林玉石
  • 9篇姜光辉
  • 8篇覃嘉铭
  • 7篇吴泽燕
  • 6篇罗为群
  • 5篇杨平恒

传媒

  • 29篇中国岩溶
  • 12篇地球学报
  • 5篇地质论评
  • 5篇第四纪研究
  • 5篇“十五”重要...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水文地质工程...
  • 3篇环境科学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地理学报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地球与环境
  • 2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岩矿测试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12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1篇2007
  • 14篇2006
  • 4篇2005
  • 10篇2004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锶同位素的亚热带典型岩溶动力系统降雨条件下岩溶作用速率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岩溶动力系统中微量元素及其同位素是指示岩溶动力系统运行过程及其环境意义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典型岩溶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监测及采样方法研究了暴雨期昼夜尺度上岩溶泉水微量元素Sr及其同位素的变化特征,计算了暴雨条件下的岩溶作用速率。研究结果表明CO_2效应和稀释效应是降雨初期泉水水化学变化的主要控制机制,随后随着流量的持续上升,稀释效应占主导地位。降雨所导致的稀释效应对泉水Sr含量变化影响非常明显,但对岩溶泉水n(^(87)Sr)/n(^(86)Sr)同位素的影响非常有限。降雨期岩溶动力系统内持续的岩溶作用,维持了泉水相对稳定的n(^(87)Sr)/n(^(86)Sr)值特征。通过质量平衡方程计算表明暴雨期内补给的雨水溶蚀灰岩来源的n(^(87)Sr)/n(^(86)Sr)只占泉水总输出n(^(87)Sr)/n(^(86)Sr)的24.3%,当期补给的雨水所引发的CaCO_3净溶蚀速率为0.136 mg/(cm^2·d),其所产生的碳汇通量为1.01 t CO_2。这一结果初步确定了岩溶动力系统中"老水"和新近补给的雨水所导致的溶蚀速率差异和碳汇量差异,这为准确计算降雨诱发的岩溶溶蚀速率和碳汇量准确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蒲俊兵刘文姜光辉章程
关键词:锶同位素降雨岩溶动力系统亚热带地区
一种便携式水中二氧化碳分压测试仪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水中二氧化碳分压测试仪,包括二氧化碳探头、PVC管、PTFE防水透气膜和控制显示器,在所述PVC管的下端设有堵头,并且在所述PVC管的侧壁上分布有通水孔,所述二氧化碳探头处于所述PVC管内,在所述...
汪进良章程苗迎郝玉培
文献传递
典型表层岩溶泉水短时间尺度动态变化规律——以广西弄拉兰电堂泉为例
本文以广西马山县弄拉岩溶动力系统监测站为例,通过人工及自动记录,分别对表层岩溶泉水的物理化学季节和昼夜变化进行了研究.短时间尺度监测表明,岩溶动力系统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响应及时.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水的物理化学多日与昼...
章程袁道先曹建华蒋忠诚
关键词:表层岩溶带物理化学
文献传递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水化学昼夜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1
2013年
岩溶区地表河流与岩溶湖水化学的动态变化及水生植物固碳作用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岩溶作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特性,即短时间尺度属性的认识。本文利用自动化高精度在线监测和高密度取样,探讨岩溶湖(地下河水补给)水化学的昼夜动态变化及不同水生植物的影响。受气温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白天水温、pH、溶解氧、无机碳同位素值呈同步上升,而Ca2+、HCO-3含量、电导率下降。沉水植物群落分布区水化学等指标昼夜变幅大于挺水植物群落分布区,水温、pH、Ca2+、HCO-3、溶解氧、无机碳同位素值在挺水植物区的昼夜变化幅度分别为4.42°C、0.65、18 mg/L、0.8 mmol/L、14.02 mg/L、-2.27‰(δ13C V-PDB),在沉水植物区则分别上升到6.32°C、1.43、24 mg/L、1.5 mmol/L、23.86 mg/L、-5.03‰(δ13C V-PDB),说明沉水植物区的钙沉降与固碳效率更高。结果可为深入认识岩溶湿地水生生态系统,估算岩溶区水生植物固碳潜力奠定科学基础。
章程汪进良谢运球王松
关键词:水化学水生植物
末次冰期贵州七星洞石笋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与Heinrich事件被引量:20
2004年
通过对贵州都匀七星洞Q4、Q6石笋进行高精度的TIMS U系测年和氧同位素分析 ,建立了末次冰期 6 0 .5kaBP以来都匀凯酉地区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变化时间序列。通过与格陵兰GISP2冰心的δ18O曲线对比分析 ,初步揭示并探讨了末次冰期以来反映的短时间尺度气候快速变化的D O旋回事件 1~ 18和Heinrich事件H1~H5在黔南七星洞中的石笋记录 ,并对冷事件发生的年代给出了界定。研究表明 ,黔南 6 0 .5kaBP以来石笋记录冷暖事件所反映出的古季风环流变化 ,明显受北大西洋气候振荡的影响 ,显示与北极地区存在着古气候的遥相关。石笋δ18O记录表明 ,在 6 0 .5~ 11.2 9kaBP间的末次冰期 ,δ18O值由负偏逐渐向正偏方向变化 ,反映东亚夏季风由强变弱 ,降雨由多变少 ,气温由高变低的变化趋势。
张美良程海袁道先林玉石覃嘉铭章程
关键词:末次冰期古气候HEINRICH事件
桂林响水洞6.00 ka B P以来石笋高分辨率的气候记录被引量:22
2003年
通过对桂林响水洞的石笋进行高精度的TIMS U系测年和C、O同位素分析 ,建立了中全新世 6 .0 0kaBP以来桂林地区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变化时间序列。石笋剖面的C、O同位素记录揭示 ,桂林地区中全新世 (6 .0 0kaBP)以来的季风气候变化 ,大致可分为 2个气候期 :6 .0 0~ 3.5 7kaBP为气候适宜期 ,显示东亚夏季风由强盛逐渐变为减弱的趋势 ,为气候温暖湿润期 ;3.5 7~ 0 .37kaBP为降温期 ,显示东亚夏季风减弱 ,冬季风增强以及气候的大幅度波动。在这一降温期 ,间夹多次短暂的温暖期。石笋同位素记录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 6 .0 0~ 0 .37kaBP间的中全新世———气候适宜期 ,δ18O值由偏负逐渐向偏正的变化趋势 ,反映东亚夏季风由强变弱 ,降雨由多变少 ,气温由高变低的变化趋势。
张美良袁道先林玉石覃嘉铭章程程海
关键词:气候记录石笋古气候变化时间序列
黔南七星洞石笋古气候变化记录及末次间冰期终止点的确定被引量:15
2003年
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研究中 ,洞穴石笋的高分辨定年和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研究 ,为这个领域的突破和填补空白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贵州都匀七星洞 1号石笋进行 11件TIMS U系测年和 79件碳、氧同位素分析 ,获得了距今 10 9.0 0kaB .P .至 6 5 .90kaB .P .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石笋在大于 10 9.0 0kaB .P .前开始生长 ,于 6 5 .90kaB .P .后停止生长 ,平均沉积速率为 4 .5 8mm/ 10 0a,属晚更新世的沉积产物。七星洞 1号石笋剖面的研究揭示 ,其年龄和δ18O同位素的变化 ,可以与深海岩芯氧同位素记录所揭示的第五阶段中的 5a、5b、5c和第四阶段的早期进行对比。它的碳、氧同位素记录揭示 ,在 10 9.0~ 10 2 .5kaB .P .和 86 .6~ 78.92kaB .P .时段 ,显示受东亚夏季风影响较强 ,气温升高 ,降水增多 ,δ18O偏负 ,表现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在 10 2 .5~ 86 .6kaB .P .时段 ,显示受东亚夏季风影响强度减弱 ,受东亚冬季风影响强度增加 ,气温降低 ,大气降水减少 ,δ18O稍趋向偏正 ,表现为冷凉半湿润—温凉湿润的气候环境 ;而在 78.92~ 6 5 .6kaB .P .时段 ,显示东亚冬季风强盛和受西北风影响较强 ,海表温度下降 ,大气温度降低 ,降水量较少 ,δ18O偏重 ,δ13 C偏正 (C4植物占 95 % ) 。
张美良林玉石覃嘉铭章程涂林玲程海
关键词:石笋铀系年龄古气候末次间冰期
过去25万年黔桂地区千年尺度东亚季风气候的变化被引量:24
2004年
对取自中国黔桂地区广西桂林水南洞、贵州都匀七星洞及荔波董歌洞的7根大型石笋,进行了系统的120件TIMS-U系测年及1295件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的气候变化记录时限范围为25万年前至今,氧同位素样品平均分辨率为150~300a。研究表明,相当于海洋记录冰期旋回 、 、 终止点的石笋氧同位素跃变事件,其年龄值分别为11.3kaB.P.,129.3中kaB.P.及242.5kaB.P.。相当于海洋同位素阶段MIS1~MIS7各阶段界线的年代及其延续时间,通过石笋记录也得到了准确的界定,此外还揭示出了25万年来东亚季风气候的波动过程和变化规律。黔桂地区25万年来的气候在千年尺度上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的可比性,及与N65°夏季太阳幅射能量变化的一致性,显示了亚洲古季风的气候变化规律,同样受轨道参数变化周期以及全球冰量变化所驱动。
覃嘉铭袁道先程海林玉石张美良章程王福星王华冯玉梅涂林玲张会领冉景丞
关键词:东亚季风气候氧同位素石笋冰期旋回测年
广西弄拉峰丛山区土壤有机质与微量营养元素有效态被引量:43
2006年
以广西弄拉峰丛山区为例探讨岩溶区偏碱性条件下土壤有机质与有效态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可显著影响有效态养分含量。主要微量营养元素的有效态多大于其缺素临界值,但存在潜在缺素的可能性。有机质与有效态锌、铁和硼均存在三种函数类型的正显著水平相关关系,反映出土壤有机质与它们的关系密切且稳定。说明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有效锌、铁和硼的含量。前两者以指数函数类型建立的回归方程最好,后者以幂函数类型建立的回归方程最好。有效态锰与有机质较符合幂函数方程,呈显著负相关。
章程谢运球吕勇曹建华
关键词:岩溶区土壤有机质微量营养元素有效态
混合岩溶流域碳酸盐岩溶蚀速率与岩溶碳汇——以漓江流域上游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碳酸盐岩矿物的化学风化速率要显著高于硅酸盐岩矿物,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混合流域中碳酸盐岩矿物风化对河流水化学的贡献占主导。为研究混合岩溶流域碳酸盐岩风化及岩溶碳汇特征,在漓江流域上游大溶江、小溶江、灵渠3个混合岩溶流域选取了24个点放置标准溶蚀试片并测试对应的土壤理化性质。基于雨季和全年试片溶蚀量和土壤理化特征,分析试片溶蚀量的主控因素及季节差异,定量评估大溶江、小溶江和灵渠流域岩溶碳汇强度。结果表明:空中试片溶蚀量主要受控于降雨,植被会部分遮挡降雨,使试片溶蚀量显著下降,而地表和土下碳酸盐岩溶蚀受降雨和水文过程共同控制;雨季碳酸盐岩溶蚀更快,空中试片溶蚀量主要受控于降雨,而地表和土下试片主要受控于土壤水分的变化;基于溶蚀试片法,大溶江、小溶江和灵渠流域岩溶碳汇强度分别为0.75、0.30和2.92 tC·km^(-2)·yr^(-1)。
孙平安肖琼肖琼苗迎苗迎章程
关键词:溶蚀速率漓江流域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