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子宫
  • 7篇宫内
  • 6篇子宫内膜
  • 6篇疗效
  • 6篇内膜
  • 6篇宫内膜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5篇疗效分析
  • 3篇药物治疗
  • 3篇异位囊肿
  • 3篇孕三烯酮
  • 3篇子宫内膜异位
  • 3篇子宫内膜异位...
  • 3篇联合药物
  • 3篇联合药物治疗
  • 3篇卵巢
  • 3篇卵巢子宫内膜...
  • 3篇卵巢子宫内膜...
  • 3篇囊肿

机构

  • 16篇郑州大学第一...
  • 4篇郑州市妇幼保...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市中心医...
  • 1篇湖北省黄冈市...

作者

  • 19篇秦玲
  • 10篇赵倩
  • 8篇边爱平
  • 8篇王春芳
  • 6篇李哲
  • 5篇张艳艳
  • 5篇蔡玉洁
  • 4篇万鼎铭
  • 3篇郭瑞霞
  • 3篇苏克
  • 3篇张颖
  • 2篇董义光
  • 2篇陈灵芝
  • 2篇郑丽
  • 2篇秦贵军
  • 2篇李道明
  • 2篇杨俊娟
  • 1篇王桂菊
  • 1篇孙玲
  • 1篇孙慧

传媒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第10届全国...
  • 1篇2015年河...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10例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检测血小板数及淋巴细胞亚群等,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完全反应(CR)30%,有效(R)40%,无效(NR)30%,中位起效时间3周。治疗后所有患者CD19(+)/CD20(+)B细胞数均明显下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12个月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利妥昔单抗在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显示了良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万鼎铭王岩秦玲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血小板减少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41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腺泡状横纹肌肉瘤(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A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41例ARMS和97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两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另对41例ARMS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41例ARMS中男性29例,女性12例,男女比为2.4∶1。发病年龄范围1~74岁,平均年龄22.95岁,中位年龄18.0岁。<18岁者19例,≥18岁者22例。发病部位:头颈部32例,非头颈部9例。与ERMS相比,ARMS的发病患者年龄更大,更易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危险度更高(P均<0.05)。41例ARMS患者中3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62.3个月。随访过程中,23例死亡,10例存活。平均生存时间23.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7.9个月。22例成人ARMS患者中17例获得随访。随访过程中,15例死亡,2例存活。平均生存时间14.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7个月。年龄和N分期均与ARMS患者预后相关(P均<0.05),但仅年龄是影响ARMS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MyoD1表达、N分期、M分期、TNM分期、IRS分期以及危险度分层与成人ARMS患者预后相关(P均<0.05)。结论ARMS发病率低,临床病理学特征与ERMS不同,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
秦玲李道明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腺泡状胚胎性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8月-2011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60例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分为研究组(30例,术后放置LNG-IUS)和对照组(30例,术后未行特殊处理)。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个月子宫内膜息肉复发、血红蛋白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4个月血红蛋白水平[(120.15±9.51)]g/L显著增加(P<0.05);术后6、12、24个月子宫内膜厚度[(0.57±0.14)mm、(0.79±0.21)mm、(0.93±0.22)mm]均低于治疗前[(1.46±0.56)mm](P<0.05);术后24个月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6.90%,2/29)与对照组(39.29%,11/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24个月随访,研究组2例(6.90%,2/29)患者有阴道淋漓出血。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能有效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值得在临床推广。
秦玲杨俊娟王艳红刘彩霞边爱平赵倩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复发
HLA不全相合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HLA不全相合非血缘脐血移植(CBT)治疗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Bruton病)的疗效;观察其造血及免疫重建过程。方法为1例男性14岁Bruton病患儿行HLA1个位点不相合的非血缘CBT。预处理方案为Bu/Cy(白消安/环磷酰胺)加抗CD3单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霉酚酸酯+甲氨蝶呤方案。移植有核细胞数0.42×108/kg,其中CD34+细胞0.35×106/kg。结果移植后30天(+30天)中性粒细胞数0.5×109/L,BPC20×109/L,显示造血重建。+45天性染色体检测46,XX∶46,XY为4∶1。+100天性染色体均为46,XX;受者血型由AB型转为O型(供者型);IgG从1.1g/L升高到3.5g/L;成熟B细胞在外周血中从0上升到占0.05,显示免疫重建。随访360d,患者血常规、骨髓象正常,IgG13.5g/L及成熟B细胞在外周血中占0.10,均为正常水平,未发生急、慢性GVHD,显示造血功能、免疫系统稳定重建。结论本例为首例非血缘CBT治疗Bruton病获得成功;HLA不全相合非血缘CBT治疗非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
万鼎铭刘长凤王桂菊孙慧孙玲姜中兴郭万里秦玲刘少君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胎血
ING4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研究生长抑制因子4(ING4)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NG4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标志物。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半定量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等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细胞及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HHUA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NG4基因的表达,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子宫内膜癌细胞中ING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细胞(P<0.05),且ING4在Ishikawa和HHUA这两种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之间的表达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正常子宫内膜细胞的ING4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Ishikawa和HHUA这两种细胞系(P<0.05),HHUA细胞系的ING4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Ishikawa细胞系(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NG4在不同组织内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子宫内膜细胞内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复杂性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内的ING4表达量最低。结论:ING4基因表达的下调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关系,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赵倩朱长青海盼盼李哲秦玲张虹宋珍珍王世慧常欢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生长抑制因子4肿瘤标志物
糖尿病足的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糠尿病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分别采集患者自体骨髓250~300ml或外周单个核细胞混悬液150ml,Ficoll分离液进一步分离,配制成单个核细胞混悬液,流式细胞仪计数CD+34细胞数,行下肢缺血部位多点肌肉注射进行移植,观察至少12周,进行临床评估。结果:自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下肢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皮肤温度、踝肱指数(AB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移植过程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可行的、安全的。
秦玲万鼎铭董义光秦贵军李清楚郑丽陈灵芝黄爱凡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细胞移植自体糖尿病足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腹腔镜下剥除后应用不同药物(GnRH-a、孕三烯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伴慢性盆腔痛行腹腔镜手术并经...
边爱平赵倩张艳艳王春芳蔡玉洁秦玲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GNRH-A孕三烯酮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3
2014年
目的比较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其中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腔镜组)38例,经阴道手术(阴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有效率和再孕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均无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均能有效改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的症状,但各有优势,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赵倩秦玲边爱平郭瑞霞王春芳张颖苏克李哲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宫腔镜腹腔镜阴式手术
自适应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2024年
目的探讨自适应调强放疗(AR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80例宫颈癌局部晚期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放疗,40例)与干预组(ART,40例)。治疗后对比2组的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率、危及器官剂量学水平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疾病控制率(95.00%)及客观缓解率(85.00%)均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治疗后的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及血清鳞癌抗原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干预组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组治疗的危及器官(膀胱、小肠、直肠)剂量学水平较对照组均更低(P<0.05)。干预组经过治疗后所评估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ART应用于宫颈癌局部晚期患者治疗的效果显著,对疾病进展的控制效果佳,能有效地降低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缓解病情,减少不良反应,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海盼盼秦玲温静
关键词:晚期宫颈癌
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0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野生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同时期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196例c-kit基因突变型GIST病例,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另对40例野生型GIST进行随访,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在40例野生型GIST中男23例,女17例;中位发病年龄55.0岁,年龄范围30~82岁。肿瘤原发于胃者24例(60.0%),小肠15例(37.5%),另有1例(2.5%)患者肿瘤发生于其他部位。40例野生型GIST中,梭形细胞型17例,上皮样细胞型6例,混合型17例。肿瘤最大径范围0.5~15.0 cm。极低危险度、低危险度、中危险度、高危险度分别有5例(12.5%)、8例(20.0%)、13例(32.5%)、14例(35.0%)。CD117阳性率为97.5%(39/40),DOG1阳性率为100.0%(40/40),CD34阳性率为80.0%(32/40)。与经典的c-kit基因突变型GIST比较,野生型GIST肿瘤相对更小,危险度相对更低(P<0.05)。在40例野生型GIST病例中,有30例(75.0%)患者获得随访结果,随访时间为16~101个月。随访过程中,2例复发,1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94.08个月。随访到的30例中有9例曾服用过靶向药物。肿瘤位置、Ki-67指数与野生型GIST患者的生存相关(P<0.05),但两者均不是影响野生型GIST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野生型GIST作为独立的GIST亚型,临床病理特征不同于c-kit突变型GIST,生物学行为呈惰性。
秦玲李道明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野生型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