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禹朴家

作品数:43 被引量:28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6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6篇土壤
  • 11篇玛纳斯河流域
  • 9篇草地
  • 6篇水分
  • 6篇水分变化
  • 5篇有机碳
  • 5篇土地利用
  • 5篇土壤有机
  • 5篇土壤有机碳
  • 5篇荒漠
  • 4篇生态
  • 4篇塔里木河下游
  • 4篇绿洲
  • 4篇荒漠草地
  • 3篇植物
  • 3篇生态输水
  • 3篇土壤水
  • 3篇土壤水分
  • 3篇物量
  • 3篇碱化草地

机构

  • 31篇中国科学院新...
  • 25篇中国科学院研...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新疆师范大学
  • 4篇新疆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科举院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43篇禹朴家
  • 25篇徐海量
  • 17篇安红燕
  • 15篇张青青
  • 11篇龚君君
  • 10篇刘世薇
  • 9篇乔木
  • 7篇张鹏
  • 6篇周生斌
  • 6篇黄迎新
  • 6篇叶茂
  • 5篇樊自立
  • 5篇王炜
  • 3篇赵新风
  • 3篇周道玮
  • 3篇卢磊
  • 3篇史小丽
  • 2篇赵振勇
  • 2篇神祥金
  • 2篇凌洪波

传媒

  • 5篇中国沙漠
  • 4篇生态学报
  • 3篇冰川冻土
  • 3篇干旱区研究
  • 3篇干旱区地理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农业系统科学...
  • 2篇草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3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RS/GIS的阜康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形研究
2009年
以阜康市为例,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分形模型,计算了阜康市各土地利用类型斑块的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结果表明:阜康市各土地利用类型斑块的面积-周长双对数关系显著,即阜康市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形结构客观存在;各土地利用类型图斑的分维数存在差异,分维数最大的是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为1.4096,最小的是耕地,为1.0986;在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稳定性指数中,耕地的稳定性指数最高,为0.4014,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稳定性指数最低,为0.0904;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分维数为1.2403,偏离随机运动值较大,说明土地利用类型总的趋势是比较稳定的。
卢磊乔木周生斌赵振勇禹朴家安红燕
关键词:分维数RSGIS土地利用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径向生长量对生态输水的响应被引量:29
2011年
以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径向生长量为研究对象,借鉴树木年轮水文学的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从数理统计学的角度分析了胡杨径向生长量对生态输水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①距离河道300m范围内,生态输水前后及输水期间各年份之间,胡杨的径向生长量在0.001的水平上差异极显著,胡杨对生态输水的响应非常积极;②距离河道300m范围外,胡杨的径向生长量在0.05的水平上差异不显著,胡杨对生态输水的响应不积极;③线性的生态输水只是缓解了河道附近植被的衰退,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却无法从根本上缓解整个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的恶化,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环境呈现出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
安红燕叶茂徐海量禹朴家
关键词:生态输水单因素方差分析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依据玛纳斯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影响上,将流域划分为上游山地生态服务区、中游平原绿洲生态收益区和下游荒漠生态受损区。并据此分析了各区主要的生态问题:(1)山区植被退化,林地面积减少,草地质量下降,削弱了山区水资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的功能。(2)绿洲区水资源超负荷利用,地下水过度开采及水质恶化,造成绿洲与沙漠过渡带的土地沙化。(3)荒漠区由于植被破坏,导致沙丘活化,危害农田。根据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以经济发展支撑流域的生态补偿,采取"抓中间,补两头",以中游绿洲生产提高上游山区的服务功能,补偿下游生态受损的战略思路,并从水资源利用,天然植被保护和防治土地荒漠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生态补偿重点领域、途径和措施,目的是为流域生态补偿研究提供科学指导,促进绿洲经济发展,实现流域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徐海量樊自立禹朴家张青青张鹏
关键词:生态补偿生态安全玛纳斯河流域
基于遥感的净耕地系数实验研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被引量:5
2009年
净耕地系数测算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提高耕地面积调查的精度。通过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目视解译,扣除各种细小地物,得出了基于遥感的净耕地系数,通过实地调查验证,得出了如下结论:利用遥感影像获取的净耕地系数与实地抽样调查获取的净耕地系数的相似度大都在95%以上,即由遥感影像获取的净耕地系数与真实值之间极其接近,数据的可靠性好;玛纳斯河流域耕地的总体垦殖水平较高,其中莫索湾灌区净耕地系数最高,为0.921 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36团灌区系数最低,仅为0.671 5;研究区内耕地的利用率与当地的地貌类型、母质与土壤类型、田块面积大小、破碎程度与平整程度、垦殖水平及人口密度等自然、人为条件密切相关。图3,表3,参13。
禹朴家徐海量乔木安红燕周生斌
关键词:遥感土地利用玛纳斯河流域
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区域经济差异分解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运用崔王指数(TW)、经济增长指数和泰尔指数分解等方法,对1978—2007年新疆典型绿洲县域经济的增长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崔王极化指数测度的绿洲县域经济极化态势呈波动性扩大的趋势,并大致可以分为2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自1978年以来玛纳斯河流域各县域经济都得到了较快发展,绿洲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8.6%.从整个绿洲来看,经济平均增长指数经历了"增加-降低-增加"的过程;从绿洲的不同灌区来看,各个分区的平均增长指数都出现了大幅度的波动,其极差为41.17%;泰尔指数的分解特征表明,1978—2007年间,灌区内差异虽然呈波动式下降的趋势,但它仍然主导着区域内经济的差异;但从不同灌区来看,石河子区和安集海区的经济差异占据了灌区内差异的90%以上,是灌区内差异的主体,是区域整体差异的根源.地理环境、人口文化素质、政策性因素等是造成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县域经济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
禹朴家徐海量刘世薇张青青安红燕王炜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泰尔指数玛纳斯河流域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径向生长与地下水的关系被引量:21
2011年
通过分析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地下水位与胡杨径向生长量的相互关系,建立胡杨径向生长量随地下水位变化的函数模型,并从数理统计学的角度验证了胡杨生长的胁迫水位和临界水位。结果表明:(1)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胡杨径向生长量的均值逐渐减小。(2)胡杨径向生长量与地下水位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其最佳回归模拟函数为四次多项式Y=0.003X4-0.080X3+0.731X2-3.060X+6.934,判定系数R2为0.857,P值为0.0001。(3)通过分析可知:胡杨生长的胁迫水位是4.71 m,临界水位是8.62 m。胡杨正常生长的水位区间为0.5—4.71 m,受到胁迫的水位区间为4.71—8.62 m,当地下水位大于8.62 m时,胡杨将会呈现出衰败景象,此时,胡杨径向生长量的变化率逐渐向0接近,表明胡杨径向生长趋向停止。
安红燕徐海量叶茂禹朴家龚君君
关键词: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
一种测定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泥浆培养法
一种测定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泥浆培养法,涉及一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培养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土壤有机碳矿化培养方法不仅样品用量大,而且易受土壤水分变化影响的技术问题。具体步骤:制作培养装置;配置不含有机碳的培养液;制作含...
禹朴家刘世薇范高华黄迎新
文献传递
一种物理-化学相结合的土壤有机碳分组方法
一种物理‑化学相结合的土壤有机碳分组方法,涉及一种土壤有机碳的分组方法。为了解决现有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中单独使用物理分组或化学分组,无法准确确定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问题。步骤:将风干土样湿筛,分成>53μm和&lt...
禹朴家范高华
基于RS/GIS的玛纳斯河流域土壤空间分布的分形与分维被引量:1
2010年
分形理论在描述不规则几何图形方面的优越性十分显著。基于分形理论,对玛纳斯河流域土壤空间分布的分形性质进行了定量研究,在建立了玛纳斯河流域各土壤类型斑块周长-面积定量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土壤类型在空间分布上的分维数与稳定性指数,得出以下结论:玛纳斯河流域各土壤类型斑块的周长-面积双对数关系显著,即玛纳斯河流域土壤空间分形结构客观存在。各土壤类型图斑的分维数存在差异,分维数最大的是草甸盐土,为1.7091,最小的是灌耕石灰性草甸土,为1.0524,分维数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是由南向北逐渐变小。研究得出的各土壤类型的稳定性指数中,灌耕石灰性草甸土的稳定性指数最高,为0.4476,盐化灰漠土稳定性指数最低,为0.0223,两者之间的极差为0.4253。这些数据为定量描述玛纳斯河流域土壤信息提供了有用的参数,为揭示土壤系统内部的复杂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禹朴家徐海量乔木史薇刘世薇安红燕
关键词:分维分形土壤玛纳斯河流域
不同密度猪毛菜形态结构性状及生物量分配策略的异速关系被引量:6
2021年
植物的生长特性随环境条件的变化具有可塑性,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植物可塑性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利用异速分析的方法,通过模拟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的不同种群密度(16、44、100、400株/m^(2)),研究其形态结构性状及生物量分配策略的异速关系在种群密度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种群密度增大能抑制猪毛菜的生长,而且对猪毛菜的株高、根长、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三级分枝数以及总分枝长均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表明种群密度的变化使得植物的高生长和侧向生长发生了显著变化。种群密度的变化也引起了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其中植物根、茎、叶间的生物关系是一种表观可塑性,植物的生长策略未发生改变,只是植物个体大小发生改变引起的生物量分配的变化。植物株高、总分枝长、一级分枝数及繁殖分配的变化,是由种群密度变化引起的,植物的适应策略发生了改变,是真正的可塑性。种群密度改变了植物的繁殖分配策略,而未改变植物叶的分配策略,说明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植物调整了其繁殖策略以适应环境因素的改变,以保证种群的生存繁衍。
郑伟范高华黄迎新王婷禹朴家王鹤琪
关键词:株高生物量分配异速生长猪毛菜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