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颖

作品数:27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青光
  • 8篇青光眼
  • 8篇超声
  • 6篇内障
  • 6篇白内障
  • 5篇植入
  • 5篇晶状体
  • 4篇眼压
  • 4篇植入术
  • 4篇术后
  • 3篇手术
  • 3篇人工晶状体
  • 3篇聚焦超声
  • 3篇高强度聚焦超...
  • 3篇超声乳化
  • 2篇多焦
  • 2篇眼内
  • 2篇眼外伤
  • 2篇有晶状体眼
  • 2篇植入术后

机构

  • 27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上海市第八人...

作者

  • 27篇祁颖
  • 15篇张凤妍
  • 5篇张文静
  • 4篇邵敬芝
  • 3篇杜珊珊
  • 2篇任师杰
  • 1篇刘旭辉
  • 1篇王宇冉
  • 1篇王文战
  • 1篇王亚奇
  • 1篇马静
  • 1篇周朋义
  • 1篇王钰清
  • 1篇冯希敏
  • 1篇鹿晓燕
  • 1篇刘京婧

传媒

  • 7篇中华眼外伤职...
  • 3篇眼科新进展
  • 3篇中华实验眼科...
  • 3篇2014年河...
  • 2篇眼科学报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心蛋白多糖对高糖条件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核心蛋白多糖(DCN)对高糖条件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LECs(HLE-B3),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不同浓度DCN对HLE-B3细胞存活力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DCN作用浓度。取对数期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DCN单纯处理组、高糖组和DCN+高糖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活性氧簇(ROS)表达水平,采用酶标仪检测细胞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比值,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对数生长期HLE-B3细胞呈梭形,大小均匀,细胞核居中,细胞排列整齐。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在0、10、50、100和200nmol/LDCN处理HLE-B3细胞后24h,各组HLE-B3的细胞存活率均大于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培育48h,DCN单纯处理对HLE-B3细胞的凋亡率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DCN+高糖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高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高糖组细胞内ROS平均荧光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DCN单纯处理组ROS平均荧光强度较高糖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高糖组总SOD酶活性比正常对照组和DCN单纯处理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04)。高糖组GSH/GSSG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和DCN单纯处理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DCN可抑制高糖条件下HLE-B3的凋亡和氧化应激水平,为糖尿病性白内障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谢丹丹杜珊珊祁颖邵敬芝张凤妍
关键词:核心蛋白多糖人晶状体上皮细胞高糖细胞凋亡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外伤性眼内炎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对于外伤性眼内炎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初诊的外伤性眼内炎51例(51只眼)为观察组,同期1∶1配对的白内障51例(51只眼)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PCT、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NE)检测的差异性与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CT对外伤性眼内炎诊断的价值,并探究PCT、年龄、性别、就诊前天数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PCT与WBC及NE有良好的相关性,观察组的这3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T的中位数为0.045,截断值为0.0305,PCT预测眼内炎的相应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92.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95%CI(0.807,0.951),高于WBC和NE的AUC,且三者联合检测对外伤性眼内炎诊断价值更大(AUC=0.966)。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是患眼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初入院时的PCT值与预后无关。结论PCT对外伤性眼内炎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眼内炎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指标。PCT值>0.0305 ng/mL时可考虑全身使用抗生素。
刘超凡祁颖黄雪桃
关键词:血清眼内炎眼损伤ROC曲线
双眼非球面多焦IOL视觉质量
目的:检测植入+3.00D多焦人工晶体随诊3月份视觉质量.方法:前瞻、随机.20名患者40只眼,双眼植入RSTOR +3.00-D多焦IOL.主要的检测指标有视力(远、中、近),其他的指标包括离焦曲线,最佳阅读距离、对比...
祁颖张凤妍任师杰付政
角膜接触镜辅助的直视下显微巩膜扣带术
2018年
目的研究角膜接触镜辅助显微镜直视下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连续病例40例(40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角膜接触镜辅助直视下显微巩膜扣带术。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3—87岁,平均(34.48±16.47)岁。病程3—180d,平均(36.20±4.80)d。术后随访1年。结果全组40例术中均能准确定位裂孔。术后视网膜复位39例,复位率97.50%。1例(2.50%)因视网膜下液呈凝胶样,致裂孔边缘不能与手术嵴贴附,改行玻璃体切除术。1例术中放液后发现视网膜新裂孔,术中及时准确定位和冷凝。无其它术中并发症。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X^2=10.453,P=0.001)。结论角膜接触镜辅助直视下显微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中视野清晰,能准确定位视网膜裂孔,冷凝和垫压程度准确,并发症少,视网膜复位良好。
马静鹿晓燕祁颖王文战周朋义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角膜接触镜
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收集10名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观察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晶体稳定性,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1月裸眼视力为0.85,术后3月裸眼视力0.65.1年内视力...
祁颖张凤妍任师杰付政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灌注液迷流综合征的处理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发生灌注液迷流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灌注液迷流综合征4例的临床资料,均发生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施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术中。手术方式为小梁切除+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表现为超声乳化过程中突发性前房消失、虹膜脱出、眼压升高。注入黏弹剂仍无法维持前房深度,所有患者均无疼痛或烦躁等症状,均未发生脉络膜上腔暴发性出血。2例立即给予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静脉滴注,待前房可维持后继续进行手术;另2例行睫状体平坦部穿刺放液,前房形成后继续手术。 结果4例均在术中处理后前房形成,顺利完成手术,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3 d、1周和1个月,前房深度正常,眼压正常,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结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中易出现灌注液迷流综合征,可能与患眼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有关。经过正确诊断和恰当的处理,可以顺利维持前房深度、降低眼压,完成手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杜珊珊张凤妍祁颖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白内障青光眼
诱导恒河猴骨髓干细胞分化为胆碱能神经元的研究
祁颖葛坚张凤妍
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经抗VEGF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后黄斑水肿转归与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经抗VEGF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后黄斑水肿(DME)转归与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41例(79眼)重度NPDR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患者HbA1c水平分为4组:A组11例(21眼),患者HbA1c≤6.5%;B组10例(19眼),患者HbA1c>6.5%~8.0%;C组10例(20眼)患者HbA1c>8.0%~9.0%;D组10例(19眼),患者HbA1c>9.0%。所有患者眼内先行注射康柏西普0.05 mL,术后1周内接受常规532 nm氩绿激光PRP治疗。康柏西普的眼内注射频次为每月1次,共3次。所有患眼均行黄斑部OCT检查,记录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患眼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平均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AT)及黄斑部体积(CV)。应用两因素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分析4组患者间及不同时间CMT、CAT、CV的差异。结果经两因素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不同HbA1c水平和不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患者的CMT、CAT、CV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4组患者CMT、CAT、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A组、B组、C组患者CMT、CAT、CV均较术前下降(均为P<0.05),且随着术前HbA1c水平的增高,下降幅度减小;术后1周,D组患者CMT、CAT、CV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4组患者CMT、CAT、CV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抗VEGF联合PRP治疗后重度NPDR患者DME的转归与患者术前HbA1c水平关系密切,HbA1c水平越低,治疗效果越好,HbA1c水平越高,术后DME的消退效果越差。
冯希敏张凤妍祁颖邵敬芝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糖化血红蛋白
Schlemm管形态学的生物测量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Schlemm管是房水外流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围绕前房角的环形管道,内壁由1层内皮细胞与小梁网相隔,外壁有25~35条集液管。目前的研究认为,Schlemm管是房水流出阻力的主要部位,对眼压调节起着重要作用。Schlemm管塌陷会引起眼压升高,导致眼底损伤,引起青光眼的发生。随着青光眼微创手术的发展进步,Schlemm管成为抗青光眼手术的重要部位。因此,对Schlemm管形态学的观察也变得尤为重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其中主要是超声生物显微镜及光相干断层扫描的发展,对Schlemm管的研究已经从最初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离体眼的组织学研究,发展到活体内对Schlemm管的影像学观察。本文就Schlemm管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及离体和活体组织Schlemm管检测与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张文静祁颖
关键词:SCHLEMM管眼压超声生物显微镜光相干断层扫描
眼外伤分数在开放性眼外伤视力预测价值
目的:了解中原地区近2年开放型眼外伤临床特征;了解眼外伤分数对中原地区开放型眼外伤患者恢复视力预测能力.方法:连续收集和回顾性分析近2年收治入院的开放型眼外伤患者,分析临床特征,计算眼外伤分数,并与最终随访视力相比较,评...
祁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