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岩

作品数:486 被引量:2,165H指数:18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4篇期刊文章
  • 55篇会议论文
  • 17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0篇医药卫生
  • 23篇文化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98篇糖尿
  • 198篇糖尿病
  • 114篇中医
  • 81篇中药
  • 80篇益糖康
  • 80篇糖康
  • 69篇代谢
  • 51篇2型糖尿
  • 51篇2型糖尿病
  • 50篇病机
  • 49篇消渴
  • 42篇代谢综合
  • 42篇代谢综合征
  • 42篇综合征
  • 39篇中药复方
  • 38篇病变
  • 28篇中医药
  • 28篇病因病机
  • 23篇肾病
  • 22篇糖尿病肾病

机构

  • 477篇辽宁中医药大...
  • 58篇辽宁中医药大...
  • 6篇辽宁大学
  • 5篇辽宁省中医研...
  • 5篇大连市中医医...
  • 4篇山西中医学院
  • 4篇大连市第二人...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沈阳职业技术...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辽宁省中医药...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82篇石岩
  • 244篇杨宇峰
  • 28篇张冰冰
  • 22篇姜楠
  • 21篇冀天威
  • 18篇张文顺
  • 18篇王莉
  • 17篇刘小溪
  • 16篇张瀚文
  • 14篇马贤德
  • 14篇刘亮
  • 13篇庞立健
  • 11篇吕晓东
  • 11篇滕飞
  • 10篇徐鹏
  • 10篇陈红谨
  • 10篇于睿
  • 10篇刘创
  • 10篇张世超
  • 9篇刘妍彤

传媒

  • 131篇辽宁中医药大...
  • 50篇中华中医药学...
  • 39篇辽宁中医杂志
  • 23篇中华中医药杂...
  • 17篇实用中医内科...
  • 15篇中国中医基础...
  • 14篇中国实验方剂...
  • 8篇中医药导报
  • 7篇中医杂志
  • 7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中医药临床杂...
  • 5篇长春中医药大...
  • 5篇中医学报
  • 4篇吉林中医药
  • 4篇中医教育
  • 4篇中国医药指南
  • 4篇中医药现代化...
  • 3篇医学综述
  • 3篇江苏中医药
  • 3篇中医药学刊

年份

  • 47篇2023
  • 49篇2022
  • 51篇2021
  • 36篇2020
  • 39篇2019
  • 36篇2018
  • 24篇2017
  • 37篇2016
  • 31篇2015
  • 23篇2014
  • 16篇2013
  • 18篇2012
  • 17篇2011
  • 12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10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4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中医气滞湿阻证和脾肾气虚证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北京、山东、辽宁等地符合西医及中医证型诊断的MS患者283例,收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主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气滞湿阻证(13例)组BMI、WC高于脾肾气虚证组(144例,P<0.05);2脾肾气虚证组的FBG、PBG、Hb A1c高于气滞湿阻证组(P<0.05);3脾肾气虚证组的血压高于气滞湿阻证组(P<0.05);4气滞湿阻证患者的TG、LDL高于脾肾气虚证组(P<0.05)。结论:BMI、WC、TG、LDL是气滞湿阻证MS的危险因素,FBG、PBG、血压是脾肾气虚证MS的危险因素,这些规律为中医辨证治疗MS提供了理论和临床基础。
杨宇峰石岩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
由代谢免疫及氧化应激角度探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方向及有效药物被引量:2
2020年
免疫反应可以引起细胞代谢重新编程,而变化的代谢方式为免疫反应提供了必须的条件基础,并促进免疫反应进行。免疫反应过程及代谢改变又诱发了大量活性氧簇(ROS)的产生,引起氧化应激,对细胞及组织带来损伤,并进一步诱导炎性因子,促进免疫反应。病毒入侵机体后,过激的免疫反应及引起氧化应激是病毒感染后主要伤害来源之一,通过分析免疫反应诱发的代谢方式改变,及氧化应激通路,找寻调控靶点。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具有潜在治疗效果的中药,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新的治疗途径与方法。
战祥毅李嘉鑫张薛建申鑫惠石岩
关键词:代谢免疫氧化应激网络药理学
东北部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证候分型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东北部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证候分型的规律性,为临床辨证论治2型糖尿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359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四诊和参,辨证,针对患者的中医证候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35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气阴两虚证占82.45%,湿热困脾证占14.48%,阴阳两虚证占2.22%,痰湿困脾证占0.27%,肾阳不足证占0.27%,阴虚火旺证占0.27%。血瘀证占95.26%,作为临床各个证型的兼见证形式存在。结论:气阴两虚证、湿热困脾证和阴阳两虚证是东北部地区2型糖尿病的常见中医证候类型,而血瘀证兼见于2型糖尿病中医各个临床证型。
杨哲石岩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型
基于“肺-脾-大肠”相关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证候病机被引量:16
2020年
在总结了现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现状及病机概况的基础上,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藏象理论中的"肺-脾-大肠"之间的病机特点高度吻合,进而从此角度剖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各证候阶段的病机,切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和基本要求,也希望为中医药临床研发更有效的治疗方剂提供新的思路。
郑一郭鹤于游倪菲赵宏月张欢于嘉祥于睿石岩
关键词:证候病机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框架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近年来糖尿病越来越广泛的被认为是一种身心疾病,临床观察许多糖尿病患者都存在着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严重者引发心理疾病。抑郁症是心境障碍的一种临床症状群,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语言低微、思维迟钝、动作减少、对工作生活失去积极性等,中医学论述的"郁证"和"癫证"涵盖了抑郁症表现。在我国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率日渐升高,探究糖尿病合并抑郁证的中医病因病机,为医者提供多方面治疗思路,使治疗更为有效。
刘晓倩杨宇峰石岩
关键词:糖尿病抑郁症病因病机
基于“燥热怫郁”理论探讨2型糖尿病肠黏膜屏障损伤
2023年
近年来,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研究表明,肠黏膜屏障损伤与T2DM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肠黏膜屏障是肠道内容物与机体血液循环之间的重要屏障,包括免疫屏障、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和生物屏障,各种肠黏膜屏障损伤过程中均存在肠道炎症反应,肠道炎症反应也是肠黏膜屏障损伤导致T2DM的关键因素。“燥热怫郁”理论是中医消渴病诊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刘完素在《三消论》中首先提出,并应用于临床实践。饮食不节、脾胃亏虚为致病之本,而脾胃虚弱与肠道消化吸收及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密切相关。燥热内生、腠理怫郁是消渴病的关键病机,中医学燥热内生的病机演变颇切合西医学慢性炎症反应的病理特点,肠道腠理的作用与西医学肠黏膜屏障功能相吻合。因此,基于“燥热怫郁”理论探讨肠黏膜屏障损伤与T2DM的关系,可为中医学论治T2DM提供理论依据。
李嘉鑫王庆峰安继仁杨宇峰石岩
关键词:肠黏膜屏障损伤2型糖尿病炎症反应
阐述糖尿病与肾病转归的中医辨证治验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并探讨使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本院在2010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在对照组中,对患者进程常规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后的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受体数量以及胰岛素的敏感性等情况,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受体数量以及胰岛素的敏感性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二者之间有着本质上差异。结论:通过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还能够解决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在临床上是值得推广和使用的。
张琦石岩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治疗老年患者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网状Meta分析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筛选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4.0及GeMTC 0.14.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1项研究,涉及10种针刺相关疗法,共计4968例患者,其中观察组2543例,对照组2425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电针、电针联合耳穴贴压、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温针灸、梅花针扣刺、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熏洗、刺络放血等疗法总有效率优于甲钴胺;在改善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方面,单纯针刺、针刺联合中药足浴、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温针灸、梅花针扣刺及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熏洗等疗法优于甲钴胺;在改善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方面,单纯针刺及电针疗法优于梅花针扣刺;在改善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方面,单纯针刺、电针、电针联合耳穴贴压、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梅花针扣刺、穴位注射、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熏洗及针刺联合中药足浴等疗法优于甲钴胺;在改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方面,电针联合耳穴贴压优于甲钴胺,电针联合耳穴贴压及穴位注射疗法优于温针灸。结论:10种针刺相关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针灸综合疗法总体优于甲钴胺治疗,且电针联合耳穴贴压、针刺联合穴位注射以及单纯针刺总体优于甲钴胺治疗。针刺相关疗法安全,各类针刺综合疗法互有优劣,建议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王安娜李慧石岩刘晓亭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耳穴贴压穴位注射中药熏洗温针灸
概述《素问·本病论》对疫病发生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分析
<素问>对运气学说的所有内容进行了说明,有七篇大论:<六节藏象论>、<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被称为'运气七篇'.<素问·本病论>是...
李英姬石岩
关键词:疫病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7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发病率最高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近年来,中医通过内治法、外治法及运动疗法等多种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该文参阅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对近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
周方圆杨宇峰石岩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研究
共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