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小田

作品数:148 被引量:371H指数:12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9篇铸型
  • 47篇血管
  • 39篇铸型标本
  • 24篇血管铸型
  • 21篇造影
  • 20篇动脉
  • 20篇解剖学
  • 16篇血管铸型标本
  • 14篇标本
  • 13篇血管造影
  • 13篇关节
  • 12篇造影术
  • 12篇三维重建
  • 12篇皮瓣
  • 12篇静脉
  • 12篇教学
  • 10篇制作方法
  • 10篇骨关节
  • 8篇全身
  • 8篇解剖学教学

机构

  • 85篇南方医科大学
  • 79篇海南医学院
  • 19篇南华大学
  • 10篇海南医学院附...
  • 5篇广州医学院
  • 5篇海南省人民医...
  • 3篇中南大学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海口市妇幼保...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永州职业技术...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广州市刑事科...

作者

  • 148篇石小田
  • 62篇李泽宇
  • 53篇刘畅
  • 52篇刘健华
  • 51篇钟光明
  • 49篇洪辉文
  • 47篇胡杰威
  • 45篇吴坤成
  • 41篇王兴海
  • 34篇易西南
  • 31篇李忠华
  • 27篇张显芳
  • 27篇陈敏
  • 19篇汪坤菊
  • 16篇周小兵
  • 15篇贺善礼
  • 15篇林威威
  • 15篇黄奕弟
  • 14篇邓王孝
  • 11篇罗刚

传媒

  • 30篇中国临床解剖...
  • 28篇解剖学研究
  • 21篇解剖学杂志
  • 12篇海南医学院学...
  • 10篇全国解剖学技...
  • 9篇2007年全...
  • 3篇四川解剖学杂...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第二届全国解...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12篇2012
  • 8篇2011
  • 14篇2010
  • 12篇2009
  • 23篇2008
  • 50篇2007
  • 8篇2006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字化原位子宫动脉血管3D可视化模型的构建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构建女性原位子宫动脉血管3D可视化模型和研究子宫动脉血管的结构特征。方法采用聚乙烯醇-氧化铈血管造影术进行2例女尸盆腔动脉血管灌注,X线平位摄影、64排螺旋CT扫描后采集数据,导入计算机Mimics10.01重建软件进行子宫动脉血管3D可视化模型构建,观察子宫动脉血管的形态及血供分布情况。结果①构建的子宫动脉血管三维模型图像清晰,管道饱满,立体空间感强,均能清晰地显示子宫动脉的4级以上血管,各级分支血管的形态、走行、分布及各血管间的吻合显影清晰,效果满意。2例子宫及附件无实质性病变,为正常子宫。②清晰显示子宫动脉血管网的构建特点:子宫动脉自主干依次发出膀胱支、输尿管支、上行支、下行支等分支动脉;上行支较粗呈弓状沿子宫体侧缘迂曲上行,至宫角处分为宫底支、输卵管支和卵巢支,主要向子宫体和子宫附件供血;下行支较细分布于宫颈及阴道上段,但分布于阴道的血管较少;子宫动脉通过其卵巢支与卵巢动脉相交通;同时子宫动脉的供血还存有着明显的同侧倾向,双侧子宫动脉在子宫的中轴线处有少量细小的交通支。结论采用聚乙烯醇-氧化铈血管造影术盆腔动脉血管灌注可构建理想的子宫动脉血管网3D可视化模型,为系统研究人子宫动脉血管网的形态结构和血供分布提供了血管解剖学基础。
符爱贞石小田黄奕弟汪坤菊
关键词:子宫动脉血管造影
颈静脉球内侧壁的临床解剖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内侧壁的解剖学特点,为颈静脉球部位的外科手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显微镜下解剖15具经福尔马林固定乳胶灌注的成人头颅标本颈静脉球部位.观察颈静脉球内侧壁部位的结构特点及神经走行关系;在5具干颅骨标本上观察颈静脉球内侧壁的骨性标志。结果颈静脉孔内口、颞骨颈静脉突、枕骨颈静脉突、硬脑膜及经该部位穿行的Ⅸ、Ⅹ、Ⅺ颅神经共同构成了颈静脉球内侧壁;在颈静脉球内侧壁白前上往后下做一弧形斜线,斜线的前下位置为神经部,为神经纤维束穿行部位;后上部位为静脉部位,颈静脉球壁与颞骨岩部及硬脑膜紧贴;舌咽神经走行在前上位置,多数有岩下窦的开口将之与迷走神经分隔,中间有条索状的纤维组织分隔。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在颈静脉球内侧壁走行关系密切,本组有26侧(86.67%)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之间有硬脑膜间隔,4侧(13.33%)硬脑膜间隔不明显。迷走神经和副神经无明显间隔穿人颈静脉球内侧壁,多数迷走神经与副神经容易区分;舌下神经经舌下神经管走行在颈静脉球内侧壁的下方。结论颈静脉孔内口、颞骨岩部的部分骨质、枕骨的部分骨质、后组颅神经、硬脑膜及静脉壁共同组成颈静脉球的内侧壁,了解该部位的解剖学特点能够对颈静脉球部位手术提供理论指导,减少手术并发症。
田广永段永畅石小田于巧莲彭志强黄美贤徐达传
关键词:颈静脉球
软腭肌与舌肌标本的联合制作方法
<正>软腭肌及舌肌的标本显示其起止点比较困难,特别是软腭部围成咽峡的几块软腭肌,其位置比较深,肌腹比较细小,表面由粘膜覆盖,在一个标本中很难将其同时显示出来,给教学带来不便,此部位的标本以往多采用人工图画来教学,学生比较...
刘健华李泽宇刘畅洪辉文吴坤成石小田钟光明胡杰威王兴海
文献传递
塑化标本的血管、神经着色法
制作塑化标本,一般选择经调色乳胶或其它填充剂灌注过的或没有灌注过的标本,这两种标本在丙酮脱水、脱脂塑化后,其血管、神经颜色都很接近,不够清晰明了,达不到塑化标本的完美效果,而且灌注过的标本在丙酮脱脂的过程中会引起颜料释出...
刘健华王兴海李忠华李泽宇刘畅洪辉文吴坤成贺善礼石小田钟光明胡杰威
文献传递
尾状叶静脉的应用解剖与CT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为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等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①32具尸体标本采用大体解剖方法观测尾状叶静脉数量、直径、走行、回流部位、游离部长度(肝外长度)及毗邻解剖关系。②对15例铸型标本的尾状叶静脉进行观测。③采用64排螺旋CT对10例肝脏标本进行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记录螺旋CT影像下尾状叶静脉内径、数量、走向及毗邻关系,与解剖研究结果比较。结果:固有尾状叶静脉有1~3支,34.38%(11例)有固有尾状叶上静脉,90.63%(29例)有固有尾状叶中静脉,59.38%(19例)有固有尾状叶下静脉。腔静脉旁部静脉和尾状突静脉都为1支,尾状突静脉出现率34.38%(11例)。尾状叶静脉主要汇入到下腔静脉肝后段的左上区(2区)、左中区(6区)、左下区(10区)。其游离部的长度长短不一。结论:了解尾状叶静脉的形态特点及分布规律,对于提高腹腔镜尾状叶切除术中操作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意义。
汪坤菊丁自海陈敏黄海伟石小田秦将钧易西南
关键词:CT
塑化标本的血管、神经着色法
制作塑化标本,一般选择经调色乳胶或其它填充剂灌注过的或没有灌注过的标本,这两种标本在丙酮脱水、脱脂塑化后,其血管、神经颜色都很接近,不够清晰明了,达不到塑化标本的完美效果,而且灌注过的标本在丙酮脱脂的过程中会引起颜料释出...
刘健华李泽宇刘畅洪辉文吴坤成贺善礼石小田钟光明胡杰威王兴海李忠华
臀腰部皮穿支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字化模型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建立臀腰部穿支血管数字化模型,为临床上臀腰部跨区穿支皮瓣的设计与安全截取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3例新鲜男尸行动脉血管聚乙烯醇-氧化铈造影灌注,1例新鲜女尸行动脉血管明胶-氧化铅一次性全身整体造影灌注。64排螺旋CT无间距扫描采集数据集,利用Mimics软件对臀腰部穿支血管进行渲染、提取、定位、配准与数字化构建。结果臀上、下动脉,腰动脉,肋间后动脉主干及其分支X线摄影图像清晰,血管显影密度均匀。构建的臀腰部皮穿支血管3D可视化模型形象逼真,空间立体感强;穿支血管蒂、血管体及各穿支吻合区清晰可见。结论在臀腰部可设计截取多种形式的跨区穿支皮瓣。
郭宇石小田刘蒙蒙田丰源刘婉婷陈飞汤宾燕邱勋永
关键词:血管造影臀部穿支皮瓣三维重建
基于人体解剖学教学的人文教育实践被引量:7
2012年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导的医学教育已被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将人当作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整体,从生物、心理、社会、人文等诸多方面来考察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来认识医学的功能和潜能[1]。因此,对学生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
张海英易西南劳梅丽陈敏林威威黄奕弟石小田邓王孝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人文教育
大型有机玻璃标本盒制作方法的改进
长期以来,用于教学、科研的标本材料来源非常困难,因此瓶装标本建设越发受各医学院校的重视。以往的瓶装标本多限于头颅、肢体或局部结构,或单个脏器,或小儿标本等,需制作的有机玻璃盒也相应较小。本文论述了笔者对制作大型有机玻璃标...
钟光明吴坤成李泽宇洪辉文王焕平刘畅石小田刘健华胡杰威
关键词:制作方法
文献传递
全身动脉血管铸型制作方法的改进
<正>在解剖技术方法领域,管道铸型是一项较难完成的标本制作方法,全身动脉血管铸型难度则便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全身血管分布广泛。各部血管距灌注点的距离不同,所需灌注的压力也不一样。某些部位血管有肌肉和筋膜组织的支持和保护,...
洪辉文吴坤成李泽宇刘畅钟光明刘健华胡杰威石小田李忠华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