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云波

作品数:12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镜
  • 3篇手术
  • 3篇鼻内
  • 3篇鼻内镜
  • 3篇鼻窦
  • 2篇蝶窦
  • 2篇蝶窦炎
  • 2篇性疾病
  • 2篇真菌
  • 2篇术后
  • 2篇疗效
  • 2篇内窥镜
  • 2篇窥镜
  • 2篇鼻炎
  • 2篇变应性
  • 2篇变应性鼻炎
  • 1篇等离子消融
  • 1篇等离子消融治...
  • 1篇低温等离子
  • 1篇低温等离子消...

机构

  • 1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白云波
  • 7篇彭洪
  • 6篇尹金淑
  • 5篇谢洪
  • 4篇姬巍
  • 4篇赵亮
  • 3篇汪学勇
  • 3篇王佳
  • 3篇李健东
  • 2篇刘苏辐
  • 2篇周晓红
  • 1篇周小红
  • 1篇白娟
  • 1篇李娟
  • 1篇翟翼飞
  • 1篇申虹
  • 1篇魏伯俊
  • 1篇姜国俊

传媒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年食管异物住院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该研究旨在分析食管内异物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相关的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多科协作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食管内异物住院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误食异物24 h内得到有效治疗;B组,误食异物超过24 h得到有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食道异物的种类、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最常见的异物为枣核、动物骨头和鱼骨。食管上段异物常见,其中A组比B组更常见。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存在明显差异。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住院时间长,多科协作治疗能给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法。结论大多数食管内异物能在内镜下取出,24 h内有效的治疗能减少并发症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消化内科、耳鼻喉科及胸外科多科协作能给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治疗。
谢洪尹金淑彭洪周晓红白云波姜国俊魏博
关键词:食管异物内镜成人多科协作
不同气管切开时机对高龄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气管切开时机对高龄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机械通气治疗的98例高龄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1年随访资料。将早期气管切开者(术前气管插管时间≤7 d)50例作为观察组;延迟气管切开者(术前气管插管时间≥8 d)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预后情况及不同年龄的两组患者死亡率、不同科室收治住院的两组患者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呼吸机通气时间及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真菌感染率为2.00%,较对照组的12.50%明显降低(P<0.05)。不同年龄的两组患者死亡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科收治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外科收治住院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收治的行机械通气的高龄危重患者预后往往较差,早期实施气管切开能够减少高龄危重患者的呼吸机通气时间及ICU留滞时间,且能够降低真菌性感染率,但不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谢洪周晓红白云波彭洪
关键词: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预后
鼻内镜下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5例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鼻内镜手术治疗、影像学诊断及其与鼻腔解剖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35例经病理学确诊的真菌性鼻窦炎的术前诊断、术中所见和治疗结果。结果 CT扫描或鼻内镜检查显示35例患者鼻腔均有不同程度的解剖异常或病变及窦腔内病灶;全部病例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真菌病变(曲霉菌)。临床分型均属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随访1~3年,一期治愈34例(97%)。结论鼻腔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及病变与真菌性鼻窦炎关系密切;鼻窦CT扫描结合鼻内镜检查是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重要方法;鼻内镜手术清除病灶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赵亮谢洪白云波彭洪尹金淑
关键词:真菌鼻窦炎鼻内镜
伴变应性鼻炎的鼻息肉患者术后疗效的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鼻息肉是鼻黏膜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同时伴有鼻窦的炎症反应。目前以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为主,效果较好,总有效率各家报道不一,一般在80%以上。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南IgE介导的鼻黏膜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以鼻痒、喷嚏、鼻分泌物亢进、鼻黏膜肿胀为主要特点。两者均是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的常见病之一。
刘苏辐姬巍汪学勇赵亮彭洪白云波谢洪申虹李健东魏伯俊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术后疗效慢性炎症性疾病鼻窦内窥镜IGE介导
孟鲁司特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小儿腺样体肥大患者中随机选取4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病情好转时间和综合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7.3333,P=0.0067<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8.2±1.1)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11.7±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03,P=0.0000<0.05);观察组的病情好转时间为(3.6±0.8)d,对照组的病情好转时间为(5.2±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22,P=0.0000<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5000,P=0.0190<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短病情好转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使患儿尽早康复出院,综合治疗效果更有保障,在临床的实用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黄璟白云波彭洪
关键词:孟鲁司特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小儿腺样体肥大
孤立性蝶窦炎症性疾病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提高对孤立性蝶窦炎症性疾病的认识,争取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避免产生严重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孤立性蝶窦炎症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结果和随访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病主要症状为头痛和视觉损害,全部病例行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手术。随访6~14个月,无复发。结论孤立性蝶窦炎症性疾病症状无特异性,不易及时确诊;鼻内镜和CT检查能提高术前诊断率,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在蝶窦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
白云波尹金淑
关键词:蝶窦炎鼻窦疾病内窥镜检查
Multivision侧颅底手术处理颞骨占位性病变
目的探讨在侧颅底手术中显微镜与内窥镜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用 Zeiss NCA 手术显微镜手术治疗了12例主诉为面瘫的颞骨占位性病变,术中对显微镜无法暴露的盲区,启用了显微镜附带的 Multivision 功能,在耳内窥...
李健东赵亮周小红白云波汪学勇谢洪翟翼飞李娟王佳姬巍
关键词:侧颅底手术颞骨面瘫
文献传递
完全性贝尔麻痹减压术后1周面肌随意动作及电生理数据恢复的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通过对接受减压术的完全性贝尔麻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的电生理观察,证实完全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面神经不是完全变性,可能残存一部分传导阻滞的纤维。方法:选择2005-03/06北京世纪坛医院面神经研究室收治的31例单侧完全性贝尔麻痹患者,平均病程97.3d,所有患者House-Brackmann分级(Ⅰ~Ⅵ级,评级越高,面神经麻痹程度越重)均为Ⅵ级,并接受了经乳突颞下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术前检测双侧降口角肌的动作电位和F波,比较振幅和时程,术后第7天复查,比较手术前后动作电位的参数变化,并评定House-Brackmann分级。结果:31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患侧动作电位:术前26例检测到,术后均检测到,术后平均振幅较术前显著增高[(324.73±384.02),(94.48±88.15)μV,P<0.01];术后平均时程较术前显著长[(11.64±7.86),(4.10±3.08)ms,P<0.01]。②F波:术前均未引出,术后3例(10%)引出。③术后7d内87%的患者(27例)出现运动恢复,22例患者达到House-BrackmannⅤ级,5例患者达到House-BrackmannⅣ级。结论:①完全性面神经麻痹不等同于全部面神经纤维变性,大多数患者仍然残存着相当数量的传导阻滞的纤维,不能随便认定患者的面神经纤维100%变性。②F波消失的患者预后差,保守治疗无效,及时的面神经减压术能够有效解除传导阻滞,从而表现出术后早期的临床恢复过程。③术后早期评价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时,肌电图随意动作电位比F波更加敏感。
李健东赵亮刘苏辐白云波汪学勇
关键词:减压术动作电位神经传导阻滞神经变性
以明显眶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鼻内镜术时机及围手术期治疗
彭洪尹金淑王佳姬巍白云波白娟
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对136例经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黏膜下消融双侧鼻丘、鼻中隔前上部及中、下鼻甲前端,术后随访1年,总结其疗效。结果 136例患者均行一次手术,术后1年总有效率为93.38%,其中显效98例(72.06%),有效29例(21.32%),无效9例(6.62%)。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对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彭洪尹金淑王佳白云波姬巍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消融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