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霖

作品数:25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1篇乳腺
  • 14篇乳腺癌
  • 14篇腺癌
  • 6篇乳腺炎
  • 6篇腺炎
  • 3篇乳期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腺肿瘤
  • 3篇基因
  • 3篇急性乳腺炎
  • 3篇哺乳
  • 3篇哺乳期
  • 3篇柴胡
  • 2篇凋亡
  • 2篇胸带
  • 2篇药理
  • 2篇腋下

机构

  • 25篇重庆市中医院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25篇甘霖
  • 19篇吕钢
  • 16篇王婷
  • 12篇曾真
  • 11篇王亚冬
  • 9篇闵捷
  • 7篇廖登辉
  • 4篇王鸿林
  • 3篇王永悦
  • 1篇陈艳
  • 1篇刘莉
  • 1篇张国铎
  • 1篇王丁
  • 1篇王洪波
  • 1篇陈颖
  • 1篇袁玉娟
  • 1篇李洁
  • 1篇杨在亮
  • 1篇冉君

传媒

  • 7篇中国中医急症
  • 3篇重庆医学
  • 1篇World ...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肿瘤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激光杂志
  • 1篇西部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8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10年间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乳腺炎,并以单纯西药治疗作对照的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结果对中西药联合治疗与西药治疗患者临床有效率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别进行分析,经异质性检验,发现大部分研究对象同质,且中西药联合组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据现有资料证明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但需进一步规范中药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指标等。
王婷吕钢甘霖曾真王亚冬廖登辉
关键词:中西药结合疗法乳腺炎META分析
中国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Meta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比较中国的年轻女性乳腺癌(≤35岁)与中老年乳腺癌(〉35岁)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系统地收集中国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合并OR值及其95%CI。结果 纳入合格研究文献31篇,文献质量评价多在6-7分,纳入文献质量较高;年轻乳腺癌和中老年乳腺癌患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的临床病理特征为误诊率、临床0-Ⅱ期或Ⅰ-Ⅱ期,病理类型为浸润性癌、组织学Ⅲ级和淋巴结转移阳性,OR值分别为6.42(95%CI:4.22-9.79)、0.61(95%CI:0.50-0.74)、2.25(95%CI:1.69-2.99)、1.73(95%CI:1.23-2.43)、1.80(95%CI:1.23-2.43)。结论 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相比,年轻乳腺癌具有误诊率高、临床分期晚、浸润性癌比例高、组织学分化差及易发生淋巴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提示对年轻乳腺癌的筛查和治疗可能应采用不同的原则和措施。
王婷廖登辉王亚冬甘霖闵捷曾真吕钢
关键词:乳腺肿瘤临床病理META分析
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需求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8年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全面的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需求评估指标体系。方法根据人类需求理论和围手术期患者特点,通过文献调研、咨询专家、与患者访谈和预调查等研究方法,构建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需求评估体系。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1.67%和100.00%,权威系数为0.856,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528和0.526。初步建立的乳腺癌围手术期需求评估指标包含4个一级指标,即生理、心理、照顾和支持、信息需求,以及38个二级指标。结论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需求评估指标体系的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均较高,显示评价体系科学性较好、可靠性较高。
袁玉娟王婷甘霖李飞丽彭桂红寇小琴
关键词:乳腺肿瘤围手术期护理医院管理
吕氏八步排乳法辅以铁箍膏治疗哺乳期乳汁淤积性乳腺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 观察分析哺乳期乳汁淤积性乳腺炎患者采用吕氏八步排乳法联合铁箍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例哺乳期乳汁淤积性乳腺炎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手法排乳组(吕氏八步排乳法)、中药外敷组(局部外敷铁箍膏)、联合组(中医手法排乳联合铁箍膏外敷),各67例。观察对比分析3组临床通乳效果、乳房肿胀硬度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乳汁分泌量。结果 联合组通乳效果明显高于中医手法排乳组、中药外敷组(P <0.05);联合组乳房肿胀硬度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医手法排乳组、中药外敷组(P <0.05);联合组治疗后乳汁分泌量明显多于中医手法排乳组、中药外敷组(P <0.05)。结论 哺乳期乳汁淤积性乳腺炎患者实施吕氏八步排乳法治疗同时加用铁箍膏,能够进一步提高通乳效果,增加乳汁分泌量,减轻乳房局部肿胀、疼痛程度。
甘霖胡诗思熊志峰杨化超王永悦吕钢
关键词:乳汁淤积性乳腺炎哺乳期中医按摩临床疗效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IM基因表达及其与BRAF^V600E突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BRAF^V600E突变与促凋亡基因BIM表达的情况,探讨两者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突变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MASA—PCR)和直接测序法,qPCR技术分别检测61例PTC组织及与其配对正常甲状腺组织中BRAF^V600E突变和BIM基因表达情况,分析BRAF^V600E突变与BIM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提示PTC中BRAF^V600E突变率为54.1%,首次报道含有BRAF^V600E突变的PTC组织中BIM基因的表达水平比野生型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低,且BRAF^V600E突变与更高的临床TNM(III/IV)分期有关(P〈0.05),而BIM基因的低表达与肿瘤大小及更高的TNM临床分期相关(P〈0.05)。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PTC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PTC提供了新的线索。
廖登辉王婷杨在亮甘霖曾真王亚冬闵捷吕钢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改良新九针微创开道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巨大脓肿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改良新九针微创开道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巨大脓肿(最长径≥5cm)的恢复情况。方法系统回顾性研究本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的哺乳期乳腺巨大脓肿单发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在局麻下采用改良粗火针或改良尖峰针刺入脓肿开道,获得直径不大于5 mm微创穿刺口,改良钩针从穿刺口进入脓腔,钝行分离脓腔内间隔、黏连等,脓液排出后根据患者疼痛忍耐程度适当予以温生理盐水冲洗脓腔,放置药捻引流,每日换药1次并更换药捻引流,换药过程使用改良鍉针探测脓腔深度,必要时使用改良鍉针或改良钩针行乳腺瘘管骚爬,当脓液流尽后停用药捻引流,观察治疗前及术后1周、2周、3周、4周脓肿彩超测量及体表手测最长径变化、药线留置天数、是否回乳、3个月后局部瘢痕、残余病灶有无以及培养细菌情况。结果110例哺乳期乳腺巨大脓肿患者接受了改良新九针微创开道引流治疗,术前脓肿彩超最大径为(7.56±1.47)cm,术前脓肿体表手测最大径为(9.81±1.95)cm,治疗后有7例患者出现乳漏,15例患者选择回乳,脓培养无细菌生长43例,药线留置时间为(14.62±5.02)d,治疗后每周脓肿彩超测量及体表手测最长径较治疗前均减小(P<0.01),治疗后3月有14例乳房局部见瘢痕,16例患者彩超下可见残余病灶,21例患者乳腺查体局部扪及结节。结论改良新九针微创开道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巨大脓肿安全、有效、美观,允许继续母乳喂养。
熊志峰王鸿林甘霖李洁吕钢
乳腺癌术后专用防腋下积液垫块及多头绑带组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乳腺癌术后专用防腋下积液垫块,包括无纺布块和胶布块,两者的轮廓匹配,并通过周向边缘粘接固定在一起,从而围成一个容纳腔,在该容纳腔内填充满乳胶颗粒,垫块透气性、支撑性、回弹性好。本实用新型另外公开了一种...
曾真甘霖
文献传递
中药配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以单纯超声引导下穿刺脓肿引流;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相当(P>0.05)。结论中药辅以超声引导穿刺抽脓治疗乳腺脓肿具有缩短病程、减轻痛苦、提高疗效的优势,不失为该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曾真甘霖王亚冬王婷吕钢
关键词:乳腺脓肿穿刺抽脓疗效观察
乳腺癌中DKKL1的表达、作用及机制探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Dickkopf样蛋白1(dickkopf-like protein 1,DKKL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探讨DKKL1基因过表达对人乳腺癌MDA-MB-231和MCF-7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乳腺癌细胞系、80例人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以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DKKL1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乳腺癌组织中DKKL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选取表达水平最低的MDA-MB-231和MCF-7细胞,分别转染空载体pcDNA3.1(+)-Flag质粒(作为对照组)和重组pcDNA3.1(+)-Flag-DKKL1质粒(作为实验组)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验证DKKL1蛋白是否过表达;然后分别采用CCK-8法、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吖啶橙/溴化乙锭双染实验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MDA-MB-231和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变化;并采用蛋白质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DKKL1过表达对上皮-间质转化及下游靶分子表达和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的影响。结果: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CF-7、BT549、MDA-MB-468、T47D和ZR-75-1中DKKL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P值均<0.001)。与20例正常乳腺组织和80例配对癌旁组织相比,人乳腺癌组织中DKKL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值均<0.01);DKKL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TNM分期具有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DKKL1过表达质粒转染后,乳腺癌MDA-MB-231和MCF-7细胞中DKKL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凋亡和迁移能力均被明显抑制(P值均<0.001)。DKKL1过表达可上调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下调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cadherin)、Snail、BMI-1、KLF4和CD4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P值均<0.001)。DKKL1过表达后活化的β-catenin蛋白、磷酸化的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
王丁甘霖张国铎刘莉陈艳
关键词:乳腺肿瘤细胞增殖细胞运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外用金黄如意膏联合内服治疗早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外用金黄如意膏联合内服瓜蒌柴胡汤治疗早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内服瓜蒌柴胡汤治疗,观察组在内服瓜蒌柴胡汤的基础上,联合外敷金黄如意膏治疗,两组均治疗6 d。观察两组治疗后乳房疼痛评分、乳房红肿消失时间、体温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观察组红肿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的乳房疼痛评分、体温及血清IL-1α、IL-6、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用金黄如意膏联合内服瓜蒌柴胡汤可缓解早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乳房疼痛,缩短其红肿消失时间,提高临床有效率,显著降低血清IL-1α、IL-6、CRP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甘霖王婷熊志峰王鸿林吕钢
关键词:急性乳腺炎哺乳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