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龙洋

作品数:32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7篇文学
  • 10篇小说
  • 9篇报刊
  • 7篇近代报刊
  • 5篇媒介
  • 4篇叙事
  • 3篇新现实主义
  • 3篇现实主义
  • 3篇传媒
  • 2篇多媒介
  • 2篇新写实
  • 2篇新写实小说
  • 2篇虚构
  • 2篇延安文学
  • 2篇在场
  • 2篇知识分子
  • 2篇中国小说
  • 2篇世俗
  • 2篇作家
  • 2篇文体

机构

  • 3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南昌航空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南方文坛》...

作者

  • 31篇王龙洋
  • 3篇颜敏
  • 1篇赖大仁
  • 1篇邱新有
  • 1篇颜桂堤
  • 1篇王炳中
  • 1篇邹珍
  • 1篇徐勇
  • 1篇黄红春

传媒

  • 3篇小说评论
  • 3篇编辑之友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青海社会科学
  • 2篇当代文坛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现代传播(中...
  • 1篇新闻知识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芒种
  • 1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艺术广角
  • 1篇中国出版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艺术评论
  • 1篇创作评谭
  • 1篇华中学术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05
  • 2篇200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七年”小说的乡土叙事与国家认同被引量:4
2019年
文章主要探讨“十七年”小说乡土叙事与现代国家认同的关系。“十七年”小说的乡土叙事继承延安文学叙事的模式,在确认农民革命主体身份的基础上,通过土改叙事强化农民的阶级意识,调动他们参与、支援革命的积极性,为建立现代化国家服务;通过农业合作化叙事构建农民对现代国家的认同,从而激发农民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和资源的支持。在这种叙事中,小说、历史、国家形成了一种同构性。
王龙洋
关键词:小说农民国家认同
论社团、报刊与公共空间构建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主要讨论社团、文人群体、报刊与公共空间的关系。清末民初,文人借由现代社团、报刊开展交往,开拓现代交往空间,并在参与社团、报刊的活动中,逐步构建出一种全新的现代文学公共空间。在新的文学公共空间中,文人们又逐步掌握现代文化话语的权力,进而确立现代知识分子的地位,积极参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
王龙洋
关键词:社团报刊交往公共空间
非虚构与新乡土叙事的可能
2023年
21世纪以来,传统书斋性的乡土写作正在远离乡土,难以反映新时代乡土社会现实,需要寻找乡土叙事的新的可能。非虚构写作意在倡导作家走出书斋,进入文学现场,参与乡民的日常生活,书写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心灵世界和新乡土的时代精神。进入乡土现场的作者为克服自我的“偏见”,往往有意识地限制自我而采用人物的声音和视角,以利于乡村发出自己的声音,打破传统乡土叙事中乡村的沉默,从而呈现真实的乡土社会。
王龙洋
论交往、传媒与近代舆论空间建构
2017年
本文主要探讨中国近代报刊与文人交往及公共空间建构之间的关联性及对当前网络化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参与国家治理的借鉴意义。现代知识分子在传媒业的引领下朝现代都市流动,聚集在现代新闻出版行业。文人的流动又加速了中国现代文化传播。同时,围绕报刊,文人之间开展的现代交往极大拓展了知识分子的影响力,构建起了一个现代信息交换网络的交往空间。这种交往公共空间又通过报刊引领全国舆论,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文学公共空间。现代知识分子通过公共空间重新掌握了话语权力。
王龙洋邱新有
关键词:近代报刊公共空间
近代报刊与大众文化被引量:3
2016年
文章探讨了近代报刊对大众文化兴起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近代报刊与大众文化的商业化、大众化写作以及对都市文化想象空间建构的内在关联性,讨论了报刊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报刊的商业性和大众性驱动了作为载体的大众文化的兴起,并影响了大众文化的样式。大众文化反过来又强化了报刊的大众化和商业化。
王龙洋
关键词:报刊大众文化
论近代报刊与小说文体变革
2016年
近代报刊对文学文体的影响,首先外在地直接表现在它改变了传统的文学体裁的格局,使得传统诗文从文体中心走向边缘,小说成为现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文学体裁。文体格局的变化带来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资源吸收合法性问题的解决。小说文体中心地位的确立使得它从中国传统文化吸收资源和借鉴西方文学观念、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了合法性。同时,现代传媒自身的性质驱使文学体裁进行调整改变.
王龙洋
关键词:小说理论文体变革近代报刊合法性问题文学体裁文学文体
论文学现代性的三个维度被引量:3
2012年
近代以来,中国文学一直在追寻现代性,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但是,当前中国文学界对现代性的理解却存在着各自不同的观点。文学现代性是文学为实现现代化所追寻的现代属性,从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通俗现代性三个维度展开。文学现代性的三个维度对晚清文学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龙洋颜敏
关键词:启蒙审美通俗
立足民间——新现实主义小说论
本文将现实主义放到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中,在与传统现实主义、与其他文学形态的比较中,来探讨新现实主义是如何在新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发展?是如何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新现实主义又是如何回应新的社会形态的挑战?在回应中是怎样体现出...
王龙洋
关键词:新现实主义民间立场世俗关怀
文献传递
申报报馆稿酬制对文学副刊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稿酬制度是近代文学发展中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的确立对中国文学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稿酬制度的确立与《申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申报报馆稿酬制度的形成,对报纸文艺副刊的繁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转型,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新文学的品格。
王龙洋颜敏
关键词:稿酬制度文艺副刊文学转型
论新现实主义被引量:1
2004年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现实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的区别。这表现在新现实主义民间的真实观不同于传统的真实观 ;新现实主义的类型消解了传统的典型 ;新现实主义的民间倾向替代了传统的政治倾向。
王龙洋赖大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