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雄伟

作品数:105 被引量:296H指数:7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手术
  • 22篇细胞
  • 21篇胶质
  • 17篇颅内
  • 17篇胶质瘤
  • 15篇外科
  • 13篇肿瘤
  • 12篇腺瘤
  • 10篇动脉瘤
  • 10篇手术治疗
  • 8篇细胞瘤
  • 7篇血管
  • 7篇外科手术
  • 7篇显微手术
  • 7篇显微外科
  • 7篇颅内动脉
  • 7篇颅内动脉瘤
  • 6篇动脉
  • 6篇泌乳素
  • 6篇泌乳素腺瘤

机构

  • 70篇三峡大学第一...
  • 32篇三峡大学
  • 21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荆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03篇王雄伟
  • 44篇汪雷
  • 24篇胡火军
  • 21篇董元训
  • 18篇马金阳
  • 16篇万志先
  • 16篇范月超
  • 16篇雷霆
  • 13篇邓远国
  • 12篇邢细红
  • 12篇张洪涛
  • 10篇李龄
  • 10篇王旭光
  • 10篇周红建
  • 8篇曾晖
  • 8篇田春雷
  • 7篇舒凯
  • 7篇王炜
  • 7篇罗然
  • 6篇吴胜梅

传媒

  • 1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1篇山东医药
  • 10篇重庆医学
  • 7篇广东医学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第16届中南...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14篇2012
  • 19篇2011
  • 1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7
  • 10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静脉损伤所致的颅脑并发症及其临床处理被引量:2
2006年
颈静脉损伤导致的颅脑并发症非常罕见,且死亡率高。本文对同济医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收治的8例该并发症进行深入的分析,初步探讨该并发症的发病机理,以期得出该病发病的一般规律。为临床处理提供一些初步的建议。
王雄伟李勇玳旭雷霆李龄
关键词:脑并发症发病机理死亡率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脑动静脉畸形(AVM)血管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2例脑AVM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均行3D-DSA,分析AVM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特征和畸形血管团的内部结构,并与二维DSA比较。结果二维DSA和3D-DSA均可正确诊断脑AVM,但对AVM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AVM内部结构的显示3D-DSA优于二维DSA。本组22例脑AVM中,二维DSA清晰显示供血动脉13例(59.1%),而3D-DSA清晰显示20例(90.9%);二维DSA和3D-DSA清晰显示引流静脉分别为15例(68.2%)和20例(90.9%),清晰显示AVM内部结构分别为5例(22.7%)和17例(77.3%)。同时对合并的动脉瘤,二维DSA仅清晰显示1例,而3D-DSA则清晰显示了6例。结论 3D-DSA在脑AVM血管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王炜王雄伟汪雷赵平马金阳谭世海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内治疗
颅缝早闭诊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0年
颅缝早闭又称为颅缝骨化症或狭颅症,是一种颅骨先天发育障碍性疾病,因其颅骨不能随生长发育而长大可导致颅骨变形和脑功能障碍[1],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颅面畸形,表现为患儿出生时或出生后2~3个月即出现某条颅缝或多条颅缝的早闭,
周红建王雄伟
关键词:颅缝早闭发育障碍性疾病诊治脑功能障碍狭颅症骨化症
EGFR及其下游通路在胶质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引言神经胶质瘤约占颅内原发恶性肿瘤的40%,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神经胶质瘤中最常见、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类型,预后极差,超过90%的GBM是原发性GBM,绝大部分患者在确诊后的生存期只有一年,两年生存期的患者小于10%[1]。
李焘王雄伟
关键词:EGFR胶质母细胞瘤耐药机制化疗耐受
垂体特异转录因子pit-1在垂体瘤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检测垂体特异转录因子pit-1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研究Pit-1与激素水平、肿瘤侵袭性的关系,以探讨Pit-1在垂体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术前激素水平、临床表现及术后病理诊断确定腺瘤类型,依影像学表现、术中所见及硬膜病检结果判断对肿瘤侵袭性分级,用免疫组化和RT-PCR分别测定Pit-1蛋白和pit-1mRNA的表达。结果Pit-1在GH腺瘤、PRL腺瘤、GH/PRL混合腺瘤中均有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度表达者占此3种腺瘤的78.8%(26/33),无功能腺瘤及ACTH腺瘤中无Pit-1蛋白的表达。pit-1mRNA在全部的GH腺瘤、PRL腺瘤、GH/PRL混合腺瘤和50%(5/10)的无功能腺瘤中有表达,在ACTH腺瘤组中无表达。GH、PRL、GH/PRL混合腺瘤组间pit-1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此3组均显著高于无功能腺瘤组(P<0.05)。GH、PRL腺瘤组中pit-1mRNA的表达量与其各自术前的激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在表达pit-1mRNA的腺瘤中,侵袭性组高于非侵袭性组。结论Pit-1的表达与垂体腺瘤的表型、功能有关,与某些激素(GH、PRL)水平、肿瘤的侵袭性呈正相关,在某些类型(GH、PRL、GH/PRL)的垂体瘤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范月超雷霆舒凯王雄伟万峰牛洪泉李龄
关键词:垂体瘤免疫组化
寰枕交界区硬膜下血肿致颈髓空洞1例报告
2011年
寰枕交界区硬膜下血肿致颈髓空洞极为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
王炜李华李焘王雄伟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交界区颈髓
pegvisomant研究现状及其在肢端肥大症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Pegvisomant是一种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受体拮抗剂.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长效pegvisomant在对肢端肥大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在体内的代谢有了更多了解.下面就pegvisomant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王雄伟雷霆
关键词:PEGVISOMANT肢端肥大症
泌乳素腺瘤组织中BMP-4的表达及意义
2009年
目的研究骨形态生成蛋白4(BMP-4)在泌乳素(PRL)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PRL腺瘤标本37份,选取10份进行原代培养,用5、10、20、50、100 ng/ml的BMP-4对PRL腺瘤细胞诱导培养,观察细胞形态,放射免疫法测定PRL水平;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7份PRL腺瘤及8份正常垂体组织中BMP-4 mR-NA、BMP-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MP-4 5 ng/ml可促进PRL分泌,20 ng/ml达最大效应,50 ng/ml时促分泌作用开始下降,100 ng/ml时细胞开始凋亡;PRL腺瘤组织中BMP-4 mRNA、BMP-4蛋白表达水平与腺瘤侵袭性呈正相关(r=0.885,P<0.01)。结论BMP-4可能是PRL腺瘤发病机制中重要的一环;可作为判断PRL腺瘤增殖、侵袭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王雄伟马金阳曾晖胡火军汪雷
关键词:泌乳素腺瘤侵袭性
钻孔引流加Ommaya管置入术在囊性胶质瘤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和Ommaya管置入术在治疗囊性胶质瘤中的应用技巧及疗效。方法对诊断明确的53例囊性胶质瘤病人在钻孔后置入Ommaya管,再根据具体病情分别采用持续引流、囊腔冲洗、控释化疗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结果29例恶性程度高的胶质瘤近期(2~3个月)随访结果:临床症状消失20例,好转5例,死亡4例。24例低度恶性胶质瘤中远期(6~42个月)随访结果:临床症状消失10例,好转6例,加重4例,无变化3例,死亡1例。结论治疗复发或高度恶性囊性胶质瘤时,钻孔引流加Ommaya管置入术不失为一种简便、经济、有效、创伤小的好方法。
董元训王雄伟曾晖易书贵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钻孔引流术OMMAYA管
显微外科治疗巨大听神经瘤的临床研究及面神经保护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巨大听神经瘤的临床研究及面神经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7例巨大听神经瘤患者资料,均采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其中64例患者术中采取面神经刺激仪监测,而23例患者未监测,术后随访6-38个月,记录术后疗效及对患者面神经的影响。结果 87例患者中,70例(80.46%)全切除,9例(10.34%)次全切除,其余8例(9.20%)由于肿瘤与脑干粘连紧密而广泛,仅行部分切除术;采取术中监测患者面神经保留率为95.31%,未监测患者面神经保留率为69.5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患者面神经优秀率为70.11%,术后7d为26.44%,术后3个月为32.18%,术后半年为39.08%,术后1a为75.86%,与术后3d比较,术后7d、3个月及半年患者面神经优秀率显著低于术后3d;术后1a患者面神经功能与术后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是治疗巨大听神经瘤有效的手术方式,能够获得较良的全切除率,术中采取面神经刺激仪监测,有利于对患者面神经的保护。
董元训王雄伟马金阳雷志恒胡火军万志先陈健
关键词:显微外科巨大听神经瘤面神经保护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