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先
- 作品数:27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病理
- 1992年
- 卵巢甲状腺肿少见,国内外报道不多。多见育龄妇女,部分可出现毒性甲状腺肿症状。极少数可恶变为癌,甚至发生转移。近十数年来我们遇到12例。介绍如下:1 材料和方法材料来自我院附属医院及我区其它医院手术切除标本。经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观察。患者年龄20~68岁,高峰为20~39岁占9例。病程:20多天至5年。病史都为缓慢生长的下肤部肿块,3例有肤痛,1例因蒂扭转急症手术。2例有肤胀;3例月经不调,3例有肤水、消瘦。11例为单侧,1例为双侧。
- 王越先孟根仓
- 关键词:卵巢甲状腺肿病理
- 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乳头样增生的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p2lras的表达及AgNOR定量研究的意义
- 1998年
- 对20倒甲状腺乳头状癌、18例伴乳头样增生的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伴乳头样增生的腺瘤、4例正常甲状腺组织分别作了p21ras免疫组化染色AgNOR定量计数。结果发现:p21ras阳性表达率、表达强度和AdNORs计数及形态变化从高到低依次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良、恶性病变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p21ras强阳性表达和AgORs计数值高及形态改变有助于鉴别有乳头增生的良、恶性病变,也有助于发现早期癌变病例,二种检测方法有同等重要意义,并可互补。
- 王越先武彦周青波托娅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结节性甲状腺肿P21RAS
- AgNOR定量研究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及预后判定中的意义
- 1996年
- 用AgNOR胶银染色技术检测了59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恶性33例、良性26例),正常对照5例,对细胞柱内AgNOR作了定量研究。发现良恶性结节间有转移的癌和未转移癌,良性结节和正常甲状腺之间AgNOR计数均有统计学意义。认为AgNOR定量研究对于良恶性结节、良性结节恶性变的监测及预后的判定均有意义。
- 王越先孙勤暖王亚立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AGNOR甲状腺病变恶变预后
- 脑胶质瘤多基因表达的研究
- 王涛王越先杨培业王晓彦张占普赵利珍
- 该课题同时以三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多角度地研究VEGF、p16、Ki67、HLA-DR、A12在上百例不同分类、不同分级胶质瘤中的表达。研究表明肿瘤血管生成与抑癌基因、细胞核增殖分裂、II型组织相关抗原等共同参与了脑胶质瘤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胶质瘤基因表达
- 围产新生儿尸检临床误诊77例分析
- 1994年
- 现将我院1957~1990年间,142例围产新生儿尸检病例作以临床和尸检对照,根据主要死因分析,临床误诊77例,误诊率为54.23%。并对误诊原因作简要说明。 1 临床资料 142例围产新生儿尸检中,胎龄最小33周,生后存活最少10min,最多7d。早产儿误诊34例,足月新生儿误诊43例,男:女1.87:1。 1.1 各种疾病临床误诊例数 见附表。
- 李维才刘文华汪秀文赵梅格日勒图王安王越先
- 关键词:围产新生儿羊水吸入性肺炎临床误诊感染性肺炎吸入综合征胎粪性腹膜炎
- EB病毒LMP-1、BCL-2和p53在霍奇金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白江涛张海生董英春王越先
- 关键词:何杰金氏病EB病毒LMP-1BCL-2P53
-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外源凝集素组织化学研究
- 1993年
- 采用ABC组化技术,对84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上皮细胞或上皮源性细胞做了三种外源凝集素染色,即ConA,WGA,DBA。结果发现,不同的外源凝集素对不同的甲状腺病变上皮有选择结合的特性。ConA阳性率在乳头状癌中最高;WGA阳性率在滤泡腺瘤中最高;DBA阳性率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最高。三种外源凝集素对三种癌的阳性结合率基本是乳头状癌高于滤泡癌,滤泡癌高于未分化癌、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有乳头增生者阳性率高于未增生者;中小滤泡阳性率高于大滤泡。受体的分布中小滤泡在胞质,大滤泡多分布在胞膜。
- 王越先孟峰赵丽珍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
- 胆囊息肉样病变6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1995年
- 将60病例胆囊息肉样病变进行了病程、临床表现的临床分析和病理分类。对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治问题做了讨论,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体会。本文可以反映我地区胆囊息肉样病变发病情况,其中腺瘤样息肉占21.66%,明显高于国内报告,值得注意。
- 迟宝恩王越先印淑贤孙晓风陈健南禾韩晓东周青波
- 关键词:胆囊息肉外科手术
- 膀胱肿瘤端粒酶活性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组织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银染端粒序列重复扩增 (TRAP)法检测 4 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4 4例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表达阳性 39例 (88 5 % )。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数目、大小、是否有蒂无关 (P >0 0 5 ) ;也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关 (P >0 0 5 )。随访资料表明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病人是否复发无关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是膀胱癌理想的肿瘤标记物。膀胱癌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的分级、分期及预后无关。
- 康鸿斌张亚正冷江涌王越先秦毅强袁亚光王云彬朱小军
- 关键词:膀胱肿瘤移行上皮癌端粒酶
- 乳腺癌及癌旁结构不良 CEA 的表达及其意义
- 1992年
- CEA 是一种糖蛋白,1965年 Cald 首先在消化道癌中发现。作为肿瘤标记,近年来不少学者用于研究各种肿瘤及癌前病变,从而探讨癌的生物学行为。本文选择三组病例即:乳腺癌、结构不良、正常乳腺小叶,用 ABC 免疫组化法标记,从而探讨结构不良与癌的关系,以及几种病变中CEA 的表达及其意义。1 材料和方法材料选自我院附属医院1971~1989年手术切除的乳癌标本并带有癌旁病变。
- 王越先孟峰赵叶叶
- 关键词:乳腺癌C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