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程虎
- 作品数:39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进展期贲门癌D2根治术No.12组淋巴结清扫120例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进展期贲门癌行D2根治术时No.12组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及No.12组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0例进展期贲门癌术后临床病理资料,患者行D2或D2根治术,并均加行No.12组淋巴结清扫术。分析No.12组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120例进展期贲门癌的No.12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5%,并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肿瘤淋巴结累及程度及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类型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率高于高、中分化类型;弥漫型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局限型;浸润浆膜层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浆膜下组;病灶直径≥5.0cm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病灶直径〈5.0cm组。结论贲门癌No.12组淋巴结转移清扫对减少肿瘤细胞的残存,能降低淋巴结转移率,对疾病的准确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 王程虎黄晋熙陈贝贝
- 关键词:淋巴结切除术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术与胰空肠吻合术手术并发症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比较分析胰胃吻合术与胰空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7年7月—2011年6月期间32例壶腹周围癌患者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胰空肠吻合术和胰胃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胃吻合术后胰瘘,胆瘘,腹腔出血及死亡概率较胰空肠吻合术明显降低。而在吻合口出血,术后糖尿病及术后脂肪泻等并发症无差异。结论胰胃吻合术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一种可降低胰瘘发生率的消化道重建方法。
- 王程虎黄晋熙陈贝贝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胃吻合术胰空肠吻合术胰瘘
- 45例早期胃癌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01年
- 王程虎张鉴哲徐勇超
- 关键词:胃癌外科手术
- 一种螺旋可收缩管型胃肠吻合器抵钉座固定装置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螺旋可收缩管型胃肠吻合器抵钉座固定装置,抵钉座植入到肠管内部,肠管端部以荷包缝线合方式固定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设置有荷包缝线,荷包缝线设置有尾端和头端。荷包缝线尾端穿入到卡扣中。头端...
- 黄晋熙王程虎原伟伟李高峰周一陈贝贝陈小兵
- 文献传递
- 直肠癌局部切除术54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6
- 2002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局部切除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1975~ 2 0 0 0年间局部切除治疗直肠癌 5 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局部切除术式包括经肛局部切除 4 4例、经骶局部切除6例、经肛门括约肌局部切除 2例及经阴道局部切除 2例。 4 8例肿瘤直径≤ 3cm ,6例 >3cm。本组高分化腺癌 4 8例 ,中分化腺癌 6例 ;肿瘤浸润粘膜下层 (T1) 4 6例 ,浸润浅肌层 (T2 ) 8例。术后 1例发生吻合口瘘、2例发生排便障碍 ,2例发生肠道出血。术后所有病例均接受放疗化疗 ,随访中 8例局部复发 (15 % ) ,复发时间为术后 4 2 (10~ 84 )个月 ,复发病例再次行Miles手术。本组病例 5年生存率为85 % (45 / 5 3) ,10年生存率为 5 5 % (2 9/ 5 3) ,包括T1病变者分别为 87% (39/ 4 5 )及 6 9% (2 7/ 39) ,T2 分别为 75 % (6 / 8)及 33% (2 / 6 )。结论只要适应症选择得当 ,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可取得与根治术类似的疗效。
- 韩少良花亚伟姬社青高阳王程虎邵永孚
-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局部解剖学外科手术
- 营养风险与伊立替康导致延迟性腹泻的关系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与伊立替康导致延迟性腹泻的关系。方法对302例次伊立替康化疗的胃肠癌患者采用NRS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评分筛查,分为存在营养风险组与无营养风险组,比较两组患者Ⅱ~Ⅳ度延迟性腹泻及Ⅲ~Ⅳ度以上腹泻的发生率。结果 NRS2002评分筛查存在营养风险组发生Ⅱ~Ⅳ度延迟性腹泻及Ⅲ~Ⅳ度以上腹泻的概率明显大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结论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用伊立替康化疗发生延迟性腹泻的风险较大。
- 杨铁军陈小兵王程虎罗素霞于航娜
- 关键词:营养风险伊立替康化疗延迟性腹泻
- 胃癌组织COX-2、bcl-2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 2 (COX- 2 )、bcl- 2和 ki- 6 7基因蛋白在胃癌及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 (S- P方法 )检测上述基因蛋白。结果 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及进行期胃癌的 COX- 2基因蛋白表达率分别为 2 1.7%、2 5 .9%、2 2 .7%、6 5 .4 %、6 3.6 %及 5 6 .1% ,且胃癌及不典型增生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前 3者 (P<0 .0 1) ;bcl- 2基因蛋白表达率分别为 2 1.7%、33.3%、5 9.1%、76 .9%、72 .8%及 6 0 .9% ,以胃癌及不典型增生最高 ;ki- 6 7基因蛋白表达率分别为 2 6 .1%、5 5 .6 %、5 4 .5 %、6 1.5 %、72 .7%及 80 .5 % ,胃癌及不典型增生的 ki- 6 7表达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 (P<0 .0 5 ) ,提示它在整个胃癌演变序列中不断增强。结论 COX- 2和 bcl- 2基因蛋白过表达在胃癌演变序列中 ,以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最高 ;ki- 6 7蛋白表达率在整个胃癌演变序列中不断增强 ,尤其不典型增生及胃癌表达率显著增高。
- 花亚伟赵风凯韩少良王程虎黄长山邵永孚
- 关键词:胃癌组织COX-2BCL-2KI-67萎缩性胃炎蛋白质类
- 28例早期胃粘膜下癌治疗方法改进的探讨
- 1999年
- 目的 探讨早期胃粘膜下癌治疗和效果。方法 自1984 年至1992 年6 月,共收治早期胃癌64例( 术后病理证实) ,其中粘膜下癌28 例,采用:①开腹后先行切除血管的结扎。②标准D2 手术加胰上缘腹膜后淋巴脂肪组织的彻底切除。③胃癌高发区胃小弯的次全切除。④术后对残胃的癌前状态积极治疗。⑤免疫治疗和化疗。结果 均随访5 年以上,全部生存,无转移和复发,粘膜下癌5 年治愈率达100 % 。结论 对早期胃粘膜下癌改进治疗方法,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张鉴哲花亚伟王程虎陈伟瑜韩广森张玉琳
- 关键词:胃癌外科手术
- 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15d、术后30d及20例对照的血清sP-selectin、sI-CAM-1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sP-selectin、s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5d下降,仍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术后30d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血清sP-selectin、sICAM-1水平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sP-selectin、sI-CAM-1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可成为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 王程虎张健
- 关键词:胃肿瘤P-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
- 肝动脉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肝癌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原发弥漫性肝癌及98例转移性肝癌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51例周围静脉化疗,B组51例肝动脉化疗,C组52例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肝动脉灌注。治疗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A、B、C三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31.4%、78.4%、86.5%。1、2、3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50.9%、35.3%、17.6%,B组分别为76.5%、45.1%、21.6%,C组分别为86.5%、65.4%、36.5%。三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与治疗前比较,A、B组下降,C组增高。治疗后A、B组与C组比较,差别明显(P<0.05)。[结论]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肝动脉灌注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
- 王怀璋王迎红郭晨阳杨峰王程虎
- 关键词:肝肿瘤动脉化疗艾迪注射液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