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瑞祥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3篇手术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3篇癌组织
  • 3篇肠癌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直肠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行为
  • 2篇胃癌
  • 2篇胃癌组织
  • 2篇细胞凋亡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缓释剂
  • 2篇基因
  • 2篇癌生物学

机构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王瑞祥
  • 6篇王光升
  • 6篇刘弋
  • 3篇万圣云
  • 3篇常家聪
  • 2篇邓跃华
  • 2篇宋海屏
  • 2篇郭爱军
  • 2篇刘戈
  • 2篇于东风
  • 1篇宣正荣
  • 1篇吴强
  • 1篇朱勇
  • 1篇戚士芹
  • 1篇曹先东
  • 1篇孟翔凌
  • 1篇朱存如
  • 1篇梁启新

传媒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半结肠癌梗阻的I期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致结肠梗阻的I期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2 0 0 0~ 2 0 0 4年 2月我院收治的 2 5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采用I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 2 5例 ,无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切口不同程度液化感染 8例。结论 左半结肠癌梗阻经严格掌握适应证 ,完善围手术期处理 。
郭爱军梁启新王瑞祥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梗阻外科手术
胃癌组织p16基因及蛋白与胃癌生物学行为
2000年
探讨胃癌组织是否存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16基因纯合性缺失; p16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生物学 行为的关系。[方法]用PCR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16基因纯合性缺失状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l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8 例(26.7%)胃癌出现不同程度的p16基因缺失;15例(48%)胃癌出现pl6失、弱表达。5例(16%)出现p16过度表达。[结论]p16基 因纯合性缺失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p16异常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刘弋朱勇王瑞祥王光升
关键词:胃癌P16基因PCR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免疫组化
EGJ区癌手术食道下端癌残留相关因素的研究
1997年
本研究选取202例EGJ区肿瘤,其中35例有食管切缘癌残留,将无痛残留作为对照组。研究结果显示,食道癌残留与食道梗阻症状、癌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胃的范围有显著关系。该区癌向食管下浸润主要沿粘膜下层进行是主要特征,病理上癌侵及范围常超过术中触诊的范围。确定安全切缘是防止癌残留的关键。
刘弋万圣云宋海屏常家聪王瑞祥曹先东邓跃华于东风吴强
关键词:胃肿瘤食管肿瘤外科手术食管癌残留
肝细胞癌组织中AFP状态及相关关系研究
1995年
肝细胞癌组织中AFP状态及相关关系研究刘戈,常家聪,宋海屏,王光升,王瑞祥肝细胞癌(HCC)仍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血清AFP的测定是对HCC的诊断、监测复发及评估疗效的主要手段,但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作者采用免疫组化法直接测定HCC组织中AFP,...
刘戈常家聪宋海屏王光升王瑞祥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癌甲胎蛋白
三苯氧胺对胃癌组织中雌激素信号传递体系及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刘弋戚士芹王光升王瑞祥
关键词:三苯氧胺胃癌雌激素细胞凋亡凋亡调控基因基因表达
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观察(Ⅲ)──门体返流侧枝形成意义被引量:2
1994年
依据临床观察到的门体侧枝循环形成的状况,分析了门静脉高压症对门脉循环系功能分区不同特点.胃脾区头向和尾向侧枝的变化,脾切除前后胃脾区侧枝的变化,断流术后胃脾区尾向侧枝和门脉肠系膜区尾向侧枝的改变都会使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门体侧枝循环形成是血流动力学重要改变,观察比较这些变化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宣正荣邓跃华于东凤朱存如孟翔凌王瑞祥王光升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门脉高血压
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周围癌生物学行为与治疗的探讨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周围癌生物学行为与治疗应取的原则。方法:选取28例经内镜活检,手术探查和术后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周围癌,通过对其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病理学类型与其转移等生物学特征的分析,研究与手术治疗方法应取的原则。结果: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周围癌主要病理学类型是息肉菜花型(93 %),组织学类型主要为乳头状腺癌(75%),其转移部位依次为肠壁外、胰头十二指肠周、肠内、肝及远处淋巴结。手术治疗方法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2例;短路术4例;1例局部切除术。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周围癌主要是息肉菜花型乳头状腺癌,其转移可在各个层次进行,与肿瘤大小及病理学类型无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最为合理的根治性手术方法。
刘戈常家聪王瑞祥
关键词:原发性十二指肠生物学行为
术前植入5-Fu缓释剂对大肠癌的治疗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前直肠黏膜植入5-Fu缓释剂(5-FuSR)后,药代动力学、毒副作用、肿瘤细胞凋亡和增殖及其调控基因的变化。方法将25例大肠癌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两组均在手术前后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观察癌组织病理形态和识别凋亡癌细胞,SP免疫组化法检查给药前、手术后肿瘤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p53及Bcl-2基因表达状况。结果Ⅰ组用药后24、48、72h外周5-Fu血药浓度维持较稳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72h时门静脉血浓度显著大于外周血(P=0·013);癌组织浓度显著高于癌旁组织。Ⅰ组术后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术前(P<0·001);术后癌细胞的增殖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术后较术前显著下调(P=0·03);p53基因突变与非突变者,二者术后Bcl-2表达均较术前下调。结论直肠黏膜下植入抗肿瘤药是术前区域性化疗的最佳途径;5-FuSR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满意,大肠癌细胞凋亡增加,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明显下调,并且对p53基因突变者亦有较好疗效。
刘弋万圣云郭爱军王光升王瑞祥
关键词:蛋白质P53
直肠粘膜下植入5-FU缓释剂在直肠癌化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3
2002年
目的 研究直肠癌病人术前直肠粘膜下植入 5 -FU缓释剂后 ,癌组织病理形态学、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变化。方法 对 2 5例直肠癌拟手术者采用配对设计分为两组 :Ⅰ组 (n =13)为植药组 ,每例术前直肠粘膜下植入 5 -FU缓释剂 5 0 0mg。Ⅱ组 (n =12 )为非植药组 ,采用常规术前准备。两组病人均在术前 (植药前 )及术后立即取肿瘤组织。观察癌组织病理形态和识别凋亡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变化。数据采用SPSS10 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Ⅰ组中癌组织出现化疗效应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癌细胞凋亡指数 (AI)化疗后(3 6 2 3± 1 2 35 )较化疗前 (1 2 0 0± 0 398)明显增加 ,P <0 0 5 ;癌细胞的增殖指数 (PI)化疗后 (46 6 2± 7 2 2 )较化疗前 (5 6 85± 6 4 8)明显降低 ,P <0 0 1。而Ⅱ组手术前后病理形态学无变化 ,癌细胞AI、PI无明显改变。全组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 直肠粘膜下植入 5 -FU缓释剂是直肠癌术前区域性化疗的最佳途径之一 。
万圣云刘弋王瑞祥王光升
关键词:区域性化疗细胞凋亡直肠粘膜5-FU缓释剂直肠癌
左侧急性梗阻性结肠癌外科治疗的临床观察
1997年
选择一种合理的手术方式应用于左侧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治疗。方法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113例左侧急性梗阻性结肠癌进行治疗,并对术后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43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仅2例出现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率:一期切除吻合组明显低于分期手术组。术后腹腔感染率: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左侧急性梗阻性结肠癌,只要病人全身情况许可。
于东风王瑞祥刘弋
关键词:结肠肿瘤梗阻性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