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泽华

作品数:194 被引量:582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59篇专利
  • 2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6篇金属学及工艺
  • 26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化学工程
  • 4篇冶金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5篇喷涂
  • 53篇涂层
  • 41篇等离子
  • 36篇合金
  • 30篇等离子喷涂
  • 30篇离子喷涂
  • 21篇铸铁
  • 20篇球墨
  • 15篇陶瓷
  • 15篇球墨铸铁
  • 14篇电弧喷涂
  • 14篇封孔
  • 12篇熔覆
  • 12篇高速电弧喷涂
  • 11篇耐磨
  • 10篇喷涂技术
  • 10篇力学性能
  • 10篇力学性
  • 9篇丝材
  • 8篇球化

机构

  • 184篇河海大学
  • 7篇东南大学
  • 7篇山东科技大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南通河海大学...
  • 5篇滁州职业技术...
  • 5篇南京达迈科技...
  • 5篇中车戚墅堰机...
  • 4篇装甲兵工程学...
  • 3篇中国电子科技...
  • 2篇常州市河海科...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兵器科学...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宁...

作者

  • 193篇王泽华
  • 76篇周泽华
  • 46篇张欣
  • 40篇江少群
  • 33篇林萍华
  • 23篇程江波
  • 22篇邵佳
  • 21篇王刚
  • 21篇易于
  • 18篇林尽染
  • 14篇吴玉萍
  • 8篇张晶晶
  • 7篇谢国治
  • 6篇段忠清
  • 6篇王国伟
  • 6篇方学锋
  • 6篇张旋
  • 6篇刘立群
  • 5篇刘腾彬
  • 5篇胡亚群

传媒

  • 19篇机械工程材料
  • 12篇铸造
  • 6篇表面技术
  • 5篇腐蚀与防护
  • 5篇粉末冶金工业
  • 5篇材料热处理学...
  • 4篇材料保护
  • 4篇热加工工艺
  • 3篇陶瓷学报
  • 3篇铸造技术
  • 3篇中国腐蚀与防...
  • 3篇河海大学常州...
  • 3篇金属加工(热...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轻合金加工技...
  • 2篇焊接学报
  • 2篇新技术新工艺
  • 2篇机车车辆工艺
  • 2篇理化检验(物...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 5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9篇2020
  • 11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14篇2016
  • 18篇2015
  • 17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11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11篇2008
  • 4篇2007
  • 12篇2006
  • 9篇2005
  • 7篇2004
1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铸铁国际标准的最新进展
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铸铁技术标准体系以及最新制定标准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和新修订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及说明,包括最新制定的ISO 945-4:2019《铸铁金相组织第4部分:球墨铸铁球化率评定方法》的主要技术内容和新修订的...
王泽华
关键词:铸铁
文献传递
热处理工艺参数对42CrMo钢电渣熔铸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研究了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工艺参数对42CrMo钢电渣熔铸件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42CrMo锻钢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42CrMo电渣熔铸件的原始组织较42CrMo锻件的要粗大,经920℃退火+900℃正火+840℃淬火+570℃回火处理可以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锻钢件的水平。
王泽华鲍国栋张俊新徐嘉
关键词:42CRMO钢电渣熔铸力学性能
反应等离子喷涂TiN涂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5年
TiN具有硬度高、韧性好、摩擦系数小、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刀具、装饰、表面防护等领域。目前制备TiN涂层的方法有很多,如气相沉积、热喷涂、电镀等,反应等离子喷涂则是最常用的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制备方法。概述了反应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包括反应等离子喷涂涂层的形成过程及工艺的优缺点。综述了反应等离子喷涂TiN涂层的喷涂工艺及性能的研究进展,包括涂层的制备方法(原位合成法、烧结破碎法)和性能特点,重点分析了涂层的力学性能、耐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并提出了可以依靠热处理工艺或封孔技术来提高涂层的耐腐蚀性能。依据实验和查阅的文献,反应等离子喷涂结合了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和等离子喷涂技术,可以制备质量优良的厚TiN涂层(〉500μm),是一种新型的低成本涂层制备技术,但是反应等离子喷涂制备TiN涂层存在孔隙率较高(5%-10%)、结合强度较低(〈50 MPa)的问题。分别从技术、设备、工艺、后处理四个方面总结了改善涂层质量的相应措施,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夏铭王泽华柏芳周泽华胡亚群盛欢张欣
关键词:反应等离子喷涂TIN涂层原位合成
ZL104合金表面反应等离子喷涂TiN复相涂层的组织和性能
2020年
采用反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ZL104合金基体上依次沉积NiCrAl黏结层和TiN复相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组织观察、硬度测试、拉伸及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结合强度、硬度及耐磨性能,并探讨了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复相涂层由TiN、TiN0.3和少量TiO2组成,其组织致密,存在少量孔隙和微裂纹;涂层与ZL104合金结合良好,结合强度达17.7MPa;TiN复相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为1330HV,约为基体的22倍,磨损量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且远小于基体的;ZL104合金的磨损机制为微切削磨粒磨损和微疲劳磨损,TiN复相涂层的为微切削磨粒磨损。
石颖王泽华张宇邵延凡顾宸瑜
关键词:反应等离子喷涂铝合金耐磨性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本文件规定了球墨铸铁的球化率计算、金相试样制备、检验规则、检验项目和评级图、结果表示和检验报告。本文件规定了目视法评定球墨铸铁显微组织及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评定球墨铸铁球化率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评定铸态、正火态、退火态球...
王泽华陈凯敏梁会雷张欣夏小江潘东杰俞旭如宋贤发万曙雄方涛吴宝成李锋军李喆陶前昭李春林张杰杨清萧勇梁立胜牛传勇闫兴义帅德军张士鹏刘建策崔兰芳吴海平张寅王昱方刘燕余浪王凯刘洋柳红蕾李明波王晨均高仁强张有余赵洁朱宇瑾周志强
铝基体等离子喷涂NiCrAlCo-Y_2O_3涂层工艺的优化被引量:8
2006年
对喷涂距离、电流、主气流量和辅气流量四个等离子喷涂主要参数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在铝基体上喷涂NiCrAlCo-Y2O3涂层的结合强度的影响,并对工艺优化前后的涂层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涂层与铝基体结合强度的因素主次顺序是电流、喷涂距离、主气流量和辅气流量;工艺优化后涂层的最大结合强度达到55.1 MPa。
方学锋王泽华夏志敏刘腾彬陆婕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正交试验
一种含纳米结构抗高温氧化腐蚀涂层用的粉芯丝材
一种含纳米结构抗高温氧化腐蚀涂层用的粉芯丝材,主要应用于电厂锅炉“四管”的抗高温氧化、热腐蚀。粉芯丝材由粉芯和外皮组成,外皮为430不锈钢钢带,其粉芯成分质量百分比:0.5%-2%B、15%-25%Cr、4%-9%Al、...
程江波王泽华张欣林尽染
等离子体熔覆技术在矿山机械上的应用被引量:12
2004年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刮板输送机中部槽 16Mn钢基体上熔覆NiCrSiB +(2 0~ 30 ) %WC粉末 ,形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熔覆层。该熔覆层硬度达 110 0HV左右 ,且无裂纹、气孔等缺陷 ,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借助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对熔覆层的组织及性能进行了分析。经熔覆处理 ,中部槽使用寿命提高 3~
吴玉萍林萍华王泽华谢国治
关键词:等离子熔覆复合材料中部槽
一种用于实验室合金熔炼控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实验室合金熔炼控制装置,包括钟罩、搅拌模块、热电偶、旋转电机、升降台和数字显示器;所述钟罩包括第一半对开钟罩和第二半对开钟罩;第一半对开钟罩的一边和第二半对开钟罩的一边通过连接栓相连接,连接栓固定竖直...
张欣王泽华邵佳周泽华江少群王刚
文献传递
适用于增压器壳体材料的高镍球墨铸铁的高温氧化性能
2014年
针对增压器壳体材料使用温度的日益升高,采用增重法研究了高镍Hi-Ni球墨铸铁和普通球墨铸铁QT400-18在500~900℃的高温氧化行为,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氧化膜的形貌和相组成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在500~900℃下,Hi-Ni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明显优于QT400-18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其主要氧化产物为Fe2O3和Fe3O4,膜层对基体的保护性较好。从耐氧化性的角度评价,Hi-Ni材料可满足涡轮增压壳体材料在900℃下的使用要求。而QT400-18材料在700℃以上氧化后的产物为Fe2O3,Fe3O4和FeO,膜层对基体的保护性较差。
易于崔趃王泽华周泽华
关键词:涡轮增压球墨铸铁高温氧化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