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林友

作品数:61 被引量:514H指数:15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5篇水稻
  • 29篇杂交
  • 14篇粳稻
  • 14篇基因
  • 13篇选育
  • 12篇杂交稻
  • 11篇杂交水稻
  • 10篇籼粳
  • 10篇不育
  • 9篇分子标记
  • 8篇晚粳
  • 8篇晚粳稻
  • 8篇不育系
  • 7篇籼粳杂交
  • 7篇粳杂
  • 7篇高产
  • 6篇性状
  • 6篇杂交粳稻
  • 6篇籼粳杂交稻
  • 5篇杂种

机构

  • 58篇浙江省农业科...
  • 8篇浙江师范大学
  • 6篇浙江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杭州市原种场
  • 1篇浙江省农业厅
  • 1篇台州市路桥区...
  • 1篇新技术公司

作者

  • 60篇王林友
  • 54篇王建军
  • 38篇张礼霞
  • 25篇金庆生
  • 20篇张利华
  • 15篇范宏环
  • 14篇祁永斌
  • 9篇宋建
  • 7篇何祖华
  • 5篇于新
  • 4篇竺朝娜
  • 4篇王曦
  • 3篇朱旭东
  • 3篇范小娟
  • 3篇毛雪琴
  • 2篇李群
  • 2篇薛庆中
  • 2篇吴文娟
  • 2篇刘洪家
  • 2篇吴伟

传媒

  • 13篇浙江农业科学
  • 7篇杂交水稻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浙江农业学报
  • 4篇核农学报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中国种业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种子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上海农业科技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稻米
  • 1篇植物生理与分...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现代分子植物...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携有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水稻株系被引量:22
2011年
通过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亲本材料18113携有的水稻白叶枯病抗病基因Xa23导入亚种间恢复系H705和优质恢复系H706。利用EST标记C189检测目的基因,在18113/H705F3和18113/H706F3株系中,分别获得71和52份携有Xa23纯合基因型恢复系。采用水稻白叶枯病Ⅳ型小种代表菌株浙173进行剪叶接种,分别鉴定出61和44份抗病株系,它们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准确率分别为85.92%和84.61%。研究结果表明,C189是检测Xa23基因的有效分子标记之一,不过,其假阳性的几率高于理论交换率的现象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范宏环王林友张礼霞于新王曦金庆生王建军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杂交粳稻浙优9号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浙优9号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粳型杂交稻新组合。表现产量比对照甬优1号和甬优3号增产均极显著,抗病性和米质与甬优1号相仿,生育期中等偏迟。该品种于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浙江省宁波市粳稻种植区及生态条件相似稻区作单季稻种植。浙优9号的选育对加速浙江省的晚粳品种更新,提升水稻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王林友吴伟阮关海王晓燕张利华刘鑫张礼霞金庆生王建军
关键词:杂交水稻选育
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生理与遗传分析被引量:31
2004年
从全基因组水平上筛选获得了10个籼稻和8个粳稻类病斑(lesion resembling disease,lrd27-44)突变体。从突变体性状受环境影响敏感程度可以分为环境钝感型和环境敏感型。从发育进程可以分为全生育期类病斑型,营养生长阶段起始类病斑型和生殖生长阶段起始类病斑型。病斑的光诱导表明病斑由受光信号激发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引起,而不受损伤诱导。对其中4个突变体lrd32,lrd39,lrd40和lrd42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类病斑性状由1或2对隐性基因控制。两个突变体lrd37和lrd40表现出对白叶枯病菌的广谱抗病性,有关基因定位克隆正在进行中。
王建军朱旭东王林友张利华薛庆中何祖华
关键词:水稻生理抗病性
浙江省杂交水稻品质现状分析与改良途径被引量:1
2003年
张利华王建军王林友
关键词:杂交水稻
检测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tms9-1和pms3的KASP标记引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tms9‑1和pms3的KASP标记引物及其应用,包括检测tms9‑1基因的Ktms9‑1引物组和检测pms3基因的Kpms3引物组,所述Ktms9‑1引物组包括Ktms9‑1正...
祁永斌王建军王林友张礼霞宋建桂君梅
文献传递
一种水稻叶色调控基因mOsFC2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叶色调控基因mOsFC2及应用,本发明首次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克隆了水稻黄叶基因mOsFC2。OsFC2单碱基突变型(mOsFC2)具有调控植物光合色素合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生物学功能。OsFC2蛋白...
刘洪家王林友吴文娟黄继荣王芳龚雪何海燕
文献传递
利用InDel标记鉴定水稻育种材料的籼粳属性被引量:28
2013年
准确高效鉴定水稻材料的籼粳属性对于开展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有着重要意义。利用19对基于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全基因组DNA序列比对获得的差异片段而设计的特异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引物,对48份育种上常用的籼稻、粳稻和中间型材料(品种)进行了InDel标记的籼粳属性分析,利用DNA样品在这19对InDel位点上的籼型或粳型基因频率,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定了这些材料的籼粳属性,通过比对程氏指数法的籼粳鉴定结果检验了InDel分子标记法在水稻籼粳属性鉴定上的有效性。结果表明,InDel分子标记法与传统的程氏指数法的总体吻合率为89.58%,在典型籼稻或典型粳稻材料上两者的吻合率为100%;在具有复杂遗传背景的中间型材料上,InDel分子标记法比程氏指数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因此,InDel分子标记法是真正鉴定籼粳的特异方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准确度,可以用于籼粳属性鉴定及遗传分化研究。
王林友张礼霞勾晓霞祁永斌金庆生王建军
关键词:INDEL分子标记水稻
籼粳杂交稻浙优21高产高效制种技术被引量:4
2020年
浙优21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利用浙04A和浙恢F1121配组,育成的籼粳亚种间偏粳型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株型优良等特点,201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本文介绍该组合双亲的特征特性和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王林友王建军吕向朝祁永斌张礼霞宋建
关键词:籼粳杂交稻制种技术
Rim2超级家族指纹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其在杂交粳稻育种中的应用
何祖华余继华俞法明吴伟张礼霞李群王建军王林友祁永斌金庆生
经多年研究与积累,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水稻Rim2超级基因家族。经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完整地提示了Rim2因子的基因结构:末端反向重复、亚末端重复、内部可变区、蛋白编码区;编码区在进化过程中缺失或插入开读框功能失活。Rim2因...
关键词:
关键词:粳稻水稻杂交育种
基于多拷贝基因超级家族PCR鉴别水稻品种
采用基于Rim2多拷贝基因超级家族开发的新型分子 标记技术,对53份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水稻材料进行品种鉴定和对3套杂交种子进行纯度分析,结果表明Rim2分子标记技术比RFLP、RAPD、SSR等技术有更好的优越性,完全可用...
王林友王建军何祖华田平芳
关键词:水稻纯度分析分子标记技术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