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雄

作品数:27 被引量:159H指数:4
供职机构:香港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鱼类
  • 4篇生物累积
  • 4篇牡蛎
  • 4篇海洋鱼类
  • 3篇生态毒理
  • 3篇生态毒理学
  • 3篇生物可利用性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可利用性
  • 3篇高砷
  • 2篇毒性
  • 2篇银离子
  • 2篇荧光
  • 2篇荧光探针
  • 2篇有机化合物
  • 2篇幼虫
  • 2篇幼体
  • 2篇植物
  • 2篇食物链

机构

  • 19篇香港科技大学
  • 9篇厦门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州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27篇王文雄
  • 7篇许振祖
  • 3篇张伟
  • 2篇唐本忠
  • 2篇陈斯杰
  • 1篇朱艾嘉
  • 1篇柯才焕
  • 1篇吴水平
  • 1篇洪华生
  • 1篇锺寰
  • 1篇谭烨辉
  • 1篇卢斌
  • 1篇方超
  • 1篇穆景利
  • 1篇潘进芬
  • 1篇黄良民
  • 1篇张黎
  • 1篇李永玉
  • 1篇王新红
  • 1篇潘科

传媒

  • 5篇厦门大学学报...
  • 3篇生态毒理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中国海洋与湖...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0
  • 2篇1993
  • 3篇1990
  • 2篇198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牡蛎的重金属超富集:亚细胞分布与解毒机制
<正>世界各地关于河口与近海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报道并不鲜见,但是此中属于严重污染的记录报道较少。本研究报道了国内一个受重金属严重污染的河口,我们首次发现了因铜和其他重金属污染造成的蓝牡蛎(Crassostrea hongk...
王文雄
海洋贝类累积放射性核素铯的生物动力学研究
本研究在参数估算时同时考虑了贝类吸收与排泄过程,首次综合考虑了不同暴露途径对贝类累积137Cs的影响,因而更贴近自然环境的实际情况。当使用贝类作为监测放射性核素的指示生物时,本研究的结果对理解生物监测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参...
潘科王文雄
关键词:海洋贝类
低浓度镉、锌暴露对白氏文昌鱼的毒性累积及其几种重要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采用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了镉、锌对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简称文昌鱼)的毒性累积效应及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磷酸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了亚致死浓度镉、锌胁迫下文昌鱼的生理生化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镉和锌对文昌鱼的96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60和2.26mg/L,相比之下锌对文昌鱼的毒性更大.实验采用理论上的镉、锌安全浓度(1/10 96hLC50)对文昌鱼进行7d的亚慢性暴露,随着暴露时间的推移,镉在文昌鱼体内呈线性增加,而锌的含量则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文昌鱼对锌的调节能力大于镉.7d亚慢性毒性实验表明文昌鱼体内的AChE活性随着金属暴露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至第7天时镉和锌对AChE活性的抑制率分别达65%和79%;脂质过氧化产物MDA水平在金属暴露初期即达到极显著水平,随后稍有下降且镉对文昌鱼体内活性氧的诱导作用大于锌;SOD活性在暴露中期受到显著抑制,可能是由于体内过氧化程度过高抑制其活性,之后逐渐恢复.文昌鱼体内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镉或锌暴露的第1天被显著诱导,之后恢复至对照水平;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随镉暴露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锌对ACP活性无显著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是很低浓度的镉、锌都会对文昌鱼的神经系统及抗氧化等防御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
卢斌柯才焕王文雄
关键词:文昌鱼乙酰胆碱酯酶酸性磷酸酶
络合物在缢蛏早期生活史中的作用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研究了两种络合物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a)幼体和稚贝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测试的E DTA浓度均能促进幼体的生长,其中以1.0ppm浓度最为显著,低浓度EDTA(0.5ppm)也有利于幼体存活率的提高;而在稚贝发育期,能明显加快稚贝生长的EDTA浓度为2.0 ppm;另一种络合物——酒石酸钾钠在稚贝试验期间内对生长无明显的刺激作用,络合物对幼体和稚贝生长系数的影响包含了促进和抑制两个不同作用过程。此外,本文还就络合物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
王文雄许振祖
关键词:络合物缢蛏
海洋鱼类高砷富集机制研究
砷污染是我国近海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砷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对人体健康、生态与环境产生严重危害.砷具有高毒性、致畸、致癌等危害,而且存在不同形态.不同形态砷毒性差异很大,其中无机砷含有剧毒,而有机砷(砷甜菜碱AsB)是...
张伟王文雄陈李招张黎
重金属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被引量:105
2004年
近年来 ,金属在不同海洋食物链中摄食富集的定量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然环境中生物体内金属的浓度并不一定和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有相关关系 ,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富集还受到生物的同化、排出等过程以及其它生理生化因子的影响。在经典的海洋浮游生物食物链中 (浮游植物→桡足类→鱼类 ) ,桡足类往往可以很有效地排出体内的金属 ,同时鱼类的金属同化率又很低 ,所以该食物链中金属的浓度随食物链水平增加而减少。目前研究发现只有甲基汞和铯 Cs会被食物链所放大。在以腹足动物为顶级捕食者的底栖食物链中 ,因为生物结合金属的效率很高 ,高同化率和低排出率导致金属浓度在生物体内得到放大。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可利用性可以通过测定同化率、排出率等参数、并结合考虑生物对该金属的消化行为 ,运用一个简易的动态模型来估算。已有的研究中人们多考虑金属的化学性质对食物链传递的影响。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对金属在不同海洋食物链 (底栖和浮游 )中的传递的研究成果 ,强调在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评估中 ,要充分考虑到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 。
王文雄潘进芬
关键词:重金属海洋食物链生物放大无脊椎动物鱼类海洋生物
环境因子对两种海洋双壳类幼体趋性行为中的调节作用
1990年
本文研究了温度、盐度和重金属等几种因子对缢蛏和长牡蛎幼体趋地性和趋光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低温度能增强缢蛏幼体的正趋地性,而长牡蛎幼体却由正趋地性转变为负趋地性,同时两种幼体的正趋光性受到抑制作用;升高温度对缢蛏幼体趋光性的影响不明显,但能加强牡蛎幼体的正趋光性。2)盐度提高时缢蛏幼体的正趋光性趋于增强,正趋地性趋于减弱。3)重金属Cu和Zn在各自的亚致死浓度下具有提高缢蛏幼体正趋地性和降低正趋光性的作用,而牡蛎幼体的正趋地性却趋于减弱,正趋光性趋于增强。本文据上述幼体的行为变化,还讨论了这几种因子对幼体垂直分布的调节作用。
王文雄许振祖
关键词:环境因子
用于银离子检测的荧光探针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银离子检测的荧光探针包括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的水溶性有机化合物。探针可以通过银离子和诱导荧光的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聚集或沉淀反应感测或检测银离子。该化合物呈酸性,可溶于水相,并在水溶液中提供低背景荧...
唐本忠陈斯杰谢胜王文雄颜能黄宇轩
文献传递
水生生物中重金属毒性的预测被引量:1
2012年
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的发展,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环境问题,重金属的生态毒理学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科学研究领域.早期重金属的生物毒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测定金属的半致死浓度,但这些研究较少注意到金属的化学形态以及他们对生物产生毒性的影响.
王文雄
关键词:金属毒性水生生物半致死浓度生态毒理学生物毒性
食物相金属对水生动物的毒性
2012年
过去二十多年来,金属生态毒理学的一个主要进展是对食物相暴露在水生动物的金属生物累积中的重要性有一个定量的认识.在一些主要的水生动物类群中,比如捕食者(鱼类、腹足类)和食泥动物,食物相可以说是金属累积的唯一途径.
王文雄
关键词:水生动物食物毒性生物累积生态毒理学动物类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