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黏膜
  • 2篇胃肠
  • 2篇内镜
  • 2篇镜检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性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生命
  • 1篇生命安全
  • 1篇十二指肠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病
  • 1篇食管病变
  • 1篇食管疾病
  • 1篇嗜酸
  • 1篇嗜酸性
  • 1篇嗜酸性粒细胞
  • 1篇嗜酸性粒细胞...

机构

  • 6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太和医院

作者

  • 7篇王强
  • 5篇邓卫平
  • 5篇童强
  • 4篇金曙
  • 4篇张卫国
  • 3篇杨公利
  • 2篇李胜保
  • 2篇王艳
  • 1篇刘晓波
  • 1篇杨帆
  • 1篇王小虎

传媒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32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临床特点、内镜下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治要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消化内科2001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32例EG患者临床资料,对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内镜结果及治疗情况汇总分析。结果 32例患者黏膜型25例,浆膜型6例,黏膜-肌层混合型1例;患者多以腹痛为首发症状(84.38%);外周血和骨髓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计数明显增高(14.2%~49.5%vs 12.5%~42.5%);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红斑,病变多分布在胃窦部、十二指肠和结肠;活检和腹水检测有大量EOS浸润;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复发用药亦有效。结论 EG多以腹痛起病,胃窦部、十二指肠、结肠为常见病变部位,内镜活检和腹水中见EOS浸润有助于明确诊断,糖皮质激素疗效好。
王强刘晓波金曙张卫国邓卫平童强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嗜酸性粒细胞内镜活检十二指肠
食管病变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形态与病理组织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食管病变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形态与病理组织的关系。方法137例经常规内镜观察食管黏膜有粗糙、糜烂、颜色异常、微隆起等病变及30例食管黏膜正常的志愿者,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观察病变部位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形态,并在其引导下对病变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将放大内镜下毛细血管袢的形态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7例食管病变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引导下对病变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鳞癌27例,其中早期食管癌15例;高级别瘤变2l例;低级别瘤变23例;食管炎66例。食管癌组85.18%(23/27)为Ⅳ型IPCL、14.82%(4/27)为Ⅲ型IPCL,高级别瘤变组76.19%(16/21)为Ⅲ型IPCL、23.81%(5/21)为Ⅳ型IPCL,低级别瘤变组56.52%(13/23)为Ⅲ型IPCL、43.48%(10/23)为Ⅱ型IPCL,食管炎组90.91%(60/66)为Ⅱ型IPCL、9.09%(6/66)为I型IPCL,正常对照组100%IPCL分型为I型。食管癌、高级别瘤变的IPCL与食管炎、正常对照组的IPC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食管黏膜IPCL的形态类型可以初步判定食管病变的良、恶性,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可应用于食管癌的普查。
王强邓卫平杨公利金曙张卫国童强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
成人过敏性紫癜伴腹水及消化道出血误诊一例
2015年
患者,男,48岁,因"腹痛1周余,黑便5d"于2013年8月21日入本院消化内科.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脐周明显,为阵发性钝痛,疼痛可向后背部放射,伴恶心,5d前出现黑便,为黑色成形软便,每日3~4次,每次量约30~50 g,伴乏力,无发热、头晕、心悸、出汗,
杨帆王强王小虎李胜保
关键词:病例报告
NBI放大内镜在胃黏膜糜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NBI放大内镜在胃黏膜糜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在胃黏膜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NBI电子放大内镜,对310例患者的胃黏膜糜烂灶进行细微结构形态学观察,并与观察部位活检所得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黏膜糜烂灶处胃小凹形态未见到A型、B型者;365处C型中组织病理均为慢性活动性浅表性炎症;160处D型中,92.5%(148/160)为萎缩性炎症;65处E型中,86.15%(56/65)为肠上皮化生;35处F型中,91.42%(32/35)为异型增生,8.57%(3/30)为肠上皮化生。59例肠上皮化生未发现明显异常增生的毛细血管,而32例异型增生的F型黏膜表面。90.63%(29/32)呈现出不同程度异常增生的毛细血管。与病理组织学比较,NBI放大内镜观察胃黏膜糜烂小凹形态与病理组织学改变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NBI放大内镜在胃黏膜糜烂灶性质的判断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应用于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普查。
王强童强张卫国邓卫平金曙杨公利
关键词:胃黏膜糜烂
经鼻胃镜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普通胃镜因其管径较粗,经口插入,与舌根接触面广,多数患者出现咽反射而感到恶心、呕吐,一些老年患者因此惧怕胃镜检查,往往延误病情。另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基础疾病,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因为剧烈恶心、呕吐反应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邓卫平王艳童强王强李胜保
关键词:经鼻胃镜胃镜检查老年患者
大肠类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大肠类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认识,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大肠类癌的临床特点、内镜下特征、良恶性判断及治疗方法。结果25例大肠类癌患者中,肿瘤直径〈1.0cm者18例。12例直径〈0.5cm者均无肌层浸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11例无肌肉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类癌患者,9例内镜下治疗能获得良好效果,5年生存率为100.0%;2例行外科手术,术后1例因类癌扩散并脑转移死亡,另1例仍生存。犯肌层、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者5例,其中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余4例随访至2013年3月仍生存,5年生存率为80.0%。局部淋巴结转移者3例,均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生存时间2年,2例随访时间〉60个月,随访至2013年3月仍生存,5年生存率66.7%。远处转移者2例,1例肝转移患者,生存时间6个月,另外1例肺部转移者生存时间为2年3个月。结论类癌直径小,与息肉区分困难。怀疑为大肠类癌者,建议多取检;类癌侵及肌层、局部淋巴结转移或有远处转移者,5年生存率低;无肌层侵犯、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者,适合选择内镜下治疗。
杨公利童强王强金曙邓卫平张卫国王艳
关键词:大肠类癌内镜良恶性肿瘤
偏瘫患者手功能障碍康复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目前脑卒中是危害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1],其中缺血性脑梗死是脑卒中的主要诱因[2],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但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有年轻化的趋势队[3、4]。
王强
关键词:手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偏瘫患者缺血性脑梗死脑血管疾病生命安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