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合丽

作品数:15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创面
  • 3篇烧伤
  • 3篇慢性
  • 3篇急性创面
  • 3篇负压
  • 3篇创面修复
  • 2篇血管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术
  • 2篇植皮
  • 2篇伤创
  • 2篇通路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JAK/ST...
  • 2篇JAK/ST...

机构

  • 10篇皖南医学院弋...
  • 3篇皖南医学院
  • 2篇皖南医学院第...

作者

  • 15篇王合丽
  • 13篇吕大伦
  • 6篇丁伟
  • 4篇徐姝娟
  • 4篇丁伟
  • 4篇徐祥
  • 4篇陈雷
  • 3篇张炜
  • 3篇张炜
  • 3篇王帅
  • 2篇陈雷
  • 2篇陈礼新
  • 2篇王帅
  • 2篇王帅
  • 1篇徐艳
  • 1篇李子虎
  • 1篇陈雷

传媒

  • 2篇长治医学院学...
  • 2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6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PWT技术在Ⅲ-Ⅳ度褥疮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陈雷吕大伦丁伟徐姝娟张炜王合丽王帅
EP0动员EPCs促进急性创面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创伤在我国发生率逐年增高,创伤后的组织修复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研究难以达到理想的促进伤口愈合效果,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正常伤口愈合的机制,寻求新的作用途径药物,研究表明提示外源性给予EPO可以促进急性创面的愈合。
吕大伦丁伟陈礼新王合丽徐祥
关键词:胶原合成
芜湖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烧伤患儿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通过对安徽省某三甲医院住院烧伤患儿病例特点回顾性研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烧伤整形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75例≤14岁住院烧伤患儿病例资料,对其性别、年龄、烧伤时间(烧伤年份、季节)、烧伤地点、烧伤原因、烧伤部位、院前处理方式、伤后入院时间、烧伤面积、有无手术、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t检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烧伤患儿共375例,其中男231例(61.6%),女144例(38.4%),男女比例1.6∶1.0,烧伤患儿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032,P<0.05)。患儿年龄主要集中于≥1岁且≤3岁(255例,占68.0%),不同年龄段住院烧伤患儿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6,P=0.876)。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烧伤患儿数量分别为100例(26.7%)、106例(28.3%)、81例(21.6%)、88例(23.4%),随着年份的增长,烧伤患儿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年度烧伤患儿占比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04,P=0.250);本组烧伤患儿发生烧伤的季节以春季(3~5月)(105例,占28.0%)、秋季(9~11月)(100例,占26.7%)最为常见,夏季(6~8月)93例(24.8%)、冬季(12~2月)77例(20.5%),但不同季节患儿烧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28,P=0.163)。烧伤地点主要发生于家中(352例,占93.9%),不同年龄段不同烧伤地点患儿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19,P<0.05)。热液烫伤主要发生于家中(326例,占97.3%)、集中于≥1岁且≤3岁患儿(246例,占65.6%),不同烧伤地点烧伤患儿的烧伤原因及不同年龄段烧伤原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387,P<0.05;Fisher=70.834,P<0.05)。热液烫伤部位常见于面颈部和胸部(162例,占43.20%),多数患儿伤后经冷水冲洗和医院清创包�
陈雷王帅王合丽孙银桥邵倩倩陶齐吕大伦
关键词:烧伤流行病学住院
慢性难愈合创面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分析慢性难愈合创面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集笔者单位收治的145例慢性难愈合创面住院患者的创面分泌物标本,常规分离病原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检测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等22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WHONET5.5统计软件分析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分布情况,以及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对2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共检出246株病原菌,36种菌种。菌株中革兰阳性菌68株,占27.6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65株,占67.07%,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摩氏摩根菌为主;真菌13株,占5.28%。主要革兰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普遍较高,为50.00%~90.91%。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嗯唑和米诺环素耐药率普遍较高,为67.39%~97.83%;鲍氏不动杆菌除对米诺环素、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外,对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为54.29%~100.00%;大肠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对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为46.43%~89.29%;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嗯唑、米诺环素耐药率较低,对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为40.00%~80.00%;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8.99%、100.00%;奇异变形杆菌对氨�
吕大伦徐姝娟丁伟王合丽张炜李子虎王帅
关键词:抗药性慢性难愈合创面病原菌
创面负压吸引治疗联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创面负压吸引治疗联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lt;br&gt;  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2012年6月收治足背外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的临床特点和应用创面负压吸引治疗联合游离植...
丁伟吕大伦张炜王合丽徐祥
关键词:皮肤缺损
本科导师制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本科导师制是大学教育的新探索,对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本科导师制在高等教育发展、综合人才培养、医学教育特点等方面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认为该制度能使医学生准确定位自己,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实现教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有机统一。但目前该制度实施仍存在部分问题,如导师工作定位不清、导师资源严重不足、缺乏有效运行机制等,提出了应明确导师工作定位、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监督激励机制等可行性解决措施,以期完善现有的本科导师制规章制度,提高高校办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吕大伦陈雷王合丽孙银桥邵倩倩陶齐徐艳
关键词:导师制
复合植皮技术在小儿外伤创面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复合植皮技术在小儿外伤创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3例因各种原因外伤需要行植皮手术的患儿,根据创面封闭修复方式分为复合植皮组和自体植皮组,复合植皮组11例,自体植皮组12例。复合植皮组使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自体植皮组采用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比较2组创面植皮存活率、创面愈合时间,移植6个月后观察植皮区色泽、弹性、瘢痕形成情况。结果:2组植皮成活率(90.90%vs 83.33%)、取皮创面愈合时间[(19.18±3.06) vs (18.58±3.37) d]、植皮处创面愈合时间[(13.27±3.34) vs (12.75±3.04)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植皮组移植皮片色泽分级、质地分级优于自体植皮组(P<0.05)。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中厚皮片复合植皮修复患儿外伤创面,瘢痕增生程度、皮片色泽及皮片质地均优于传统自体植皮修复创面。
王帅吕大伦丁伟王合丽陈雷
关键词:脱细胞异体真皮小儿瘢痕植皮
RHuEPO对大鼠皮肤急性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皮肤切创形成的急性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Ang-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雄性72只大鼠建立急性创面动物模型,随机分成低剂量组(50 U/m L rHu EPO),中剂量组(100 U/m L rHuEPO),高剂量组(150 U/m L rHuEPO)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造模同时进行外敷不同剂量rHuEPO及生理盐水治疗。观察每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并于伤后3、7、14 d取创面皮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检测创面CD_(31)、Ang-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为CD_(31)、Ang-1在高剂量和中剂量药物治疗组皮肤组织中高表达,在同一时相点与NS对照组、低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HuEPO能促进大鼠皮肤急性创面愈合过程中Ang-1表达,并促进创面微血管形成,从而加速急性创面愈合。
徐姝娟吕大伦陈雷丁伟王合丽张炜王帅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CD31血管生成素-1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急、慢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通过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急、慢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总结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烧伤整形科2012年01月至2012年...
王合丽
关键词:急性创面慢性创面
文献传递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联合转移皮瓣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联合皮瓣移植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行慢性创面修复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予传统清创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转移皮瓣修复创面,研究组在基础治疗上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联合转移皮瓣修复创面,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患者疼痛程度、临床恢复指标、治疗效果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V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同时研究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率为7.14%略低于对照组2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创面修复中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联合转移皮瓣修复创面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且不会增加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王合丽丁伟陈雷王帅吕大伦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转移皮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