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发圣

作品数:27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2篇骨折
  • 7篇内固定
  • 6篇肉瘤
  • 6篇骨肉瘤
  • 5篇关节
  • 4篇胫骨
  • 3篇预后
  • 3篇张力带
  • 3篇髌骨
  • 3篇微小RNA
  • 3篇复位
  • 2篇肉瘤细胞
  • 2篇肉瘤组织
  • 2篇入路
  • 2篇平台骨折
  • 2篇切开
  • 2篇切开复位
  • 2篇肘关节
  • 2篇钛缆
  • 2篇踝关节

机构

  • 27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台州市第一人...
  • 2篇浙江省台州市...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7篇王发圣
  • 13篇谢昀
  • 10篇邱耀宇
  • 8篇李祥
  • 6篇林建华
  • 5篇蓝文彬
  • 5篇陈春永
  • 5篇吴贵
  • 4篇林章雄
  • 4篇林金銮
  • 4篇叶君健
  • 3篇林培森
  • 3篇王海
  • 2篇谢其扬
  • 2篇吴朝阳
  • 2篇孙晓海
  • 2篇何龙
  • 2篇王敏
  • 1篇陈飞
  • 1篇冯进益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海峡药学
  • 1篇海峡科学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尼斯结技术间接复位治疗髌骨横形骨折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尼斯结技术间接复位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25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复位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使用2号缝合线穿过股四头肌腱和髌腱以构建尼斯结,收拢缝线间接复位远端和近端骨折块,依靠尼斯结的滑动加压和自稳定功能形成髌骨前侧张力带作为临时固定;对照组则使用点状复位钳直接钳夹骨折块复位及临时固定。两组复位后均使用克氏针钛缆作终末固定。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根据B?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t=-2.165,P=0.041),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4,P=0.612)。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4.4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9,P=0.760)。对照组1例患者术后1 d出现软组织刺激症状,未予以特殊处理,术后2个月症状消失。两组患者术后12周随访时骨折均愈合,随访期间无钛缆松动、断裂及腱性组织钙化等并发症出现。末次随访时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6,P=0.932);研究组有1例80岁女性患者因股四头肌萎缩、打软腿、爬楼梯受影响等因素评定为良(27分),余24例患者均评定为优。结论尼斯结技术间接复位用于治疗髌骨横形骨折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并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邱耀宇王发圣蓝文彬陈尧清谢昀
关键词:髌骨横形骨折张力带内固定间接复位
扩大Carlson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合并前外侧平台骨折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扩大Carlson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合并前外侧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9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例胫骨后外侧平台合并前外侧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2~59岁[(35.2±4.3)岁]。根据Schatzker分型:Ⅱ型10例,Ⅲ型4例,Ⅴ型1例,Ⅵ型1例。双柱骨折14例,三柱骨折2例。均采用扩大Carlson切口钢板内固定进行手术。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及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情况。术后12个月进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同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3~38个月[(18.3±4.6)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为(11.5±4.7)°,与术前的(28.93±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为(25.8±1.1)分,与术前的(13.1±3.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9例(56%),良6例(37%),一般1例(6%),优良率达94%。无一例患者出现皮肤坏死、浅表或深部感染、内置物外露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扩大Carlson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合并前外侧平台骨折,可有效复位、固定骨折,改善胫骨后外侧平台的后倾角,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无血管、神经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王海谢昀林章雄王发圣吴贵邱耀宇
关键词:胫骨骨折手术入路
胎鼠原代脊髓神经元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良
2023年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原代胎鼠脊髓神经元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取育龄期雄、雌SD大鼠各36只,合笼配种怀孕.取受孕10~12d、13~15d及16~18d的SD大鼠各6只,解剖分离胚胎脊髓,按常规胰酶消化法制备单细胞悬液,应用细胞计数板及台盼蓝染色,在显微镜下数出蓝色细胞数和细胞总数,计算细胞存活率,明确最佳取材胎龄;接着以上述最佳取材胎龄为取材时间点,每组6只孕鼠,按无酶法、胰酶法和Accutase酶法消化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备单细胞悬液,显微镜下数出蓝色细胞数和细胞总数,计算细胞存活率.接种、纯化细胞并培养1、3、7d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脊髓神经元生长状态,利用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βtubulinⅢ与细胞核双标记法鉴定培养脊髓神经元的纯度.结果:孕13~15d组细胞总量和存活细胞量高于孕10~12d组,细胞存活率高于孕16~18d组(P<0.05).Accutase酶组获取的细胞总量、存活细胞量以及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无酶组及胰酶组(P<0.05).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脊髓神经元培养7d后,胞体周围逐渐出现光圈,神经突起逐渐伸长,最终形成密集的神经突起网络;与无酶组及胰酶组相比,Accutase酶法分离的脊髓神经元分布更加均匀并且神经突起形成的网更密集.经βtubulinⅢ和hoechst33342荧光染色鉴定,Accutase酶组、无酶组及胰酶组三组分离提取培养的脊髓神经元纯度分别为(90.29±2.55)%、(83.51±6.20)%和(88.10±4.07)%,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3~15d胎龄是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的最佳取材时间;Accutase酶法相较于常规无酶法、胰酶法所获取的脊髓神经元产量更大、生长状态更好,可作为体外研究脊髓神经元病变的细胞模型.
蓝文彬魏国桢王发圣吴贵郑力峰谢昀
关键词:脊髓神经元原代培养酶消化法
滑动加压结治疗踝关节旋前外展型骨折初探
目的 研究滑动加压结(Nice Kont)治疗踝关节旋前外展型骨折半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5月—2015年5月采用滑动加压结治疗踝关节旋前外展型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14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6例;年...
王发圣林章雄王海叶君健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
惯量主轴在桡骨粗隆精确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2022年
目的根据CT图像测定水平面上桡骨粗隆相对于桡骨长轴的旋转角度。方法44例桡骨标本(左侧17例,右侧27例)CT扫描图像,观察桡骨粗隆形态,选择标志点。根据CT原始图像信息应用Mimics21.0构建桡骨三维模型,分别计算生成桡骨的惯量主轴,建立惯量主轴参考坐标系。统计每例标本桡骨粗隆后侧嵴标志点在水平面上相对桡骨长轴的旋转角度。结果桡骨粗隆后侧嵴普遍存在。桡骨的惯量主轴与桡骨的相对位置是稳定的。桡骨粗隆后侧嵴在该水平面坐标参考系上相对桡骨主旋转轴的角度为(82.93±5.55)°。结论基于惯量主轴建立的解剖参考坐标系稳定性好,可精确定位桡骨粗隆。
王发圣陈杰谢昀
关键词:惯量主轴
应用于骨质疏松患者的抗拔出骨科专用螺丝钉及工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骨质疏松患者的抗拔出骨科专用螺丝钉,包括螺丝钉本体,螺丝钉本体的后端为螺母端、前端为旋进端,螺丝钉本体的前端设有经驱动机构驱动伸出螺丝钉本体外周部的卡部。该应用于骨质疏松患者的抗拔出骨科专用螺丝钉的结...
邱耀宇陈春永谢昀王发圣
文献传递
藻酸钙敷料治疗下肢黄期创面的初步研究
2013年
目的使用藻酸钙敷料治疗下肢黄期创面,并与传统凡士林纱布敷料进行疗效比较。方法 10例下肢黄期创面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藻酸钙敷料,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换药。比较两组创面修复时间、换药疼痛程度、创面缩小面积和换药操作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创面修复时间缩短、换药疼痛程度降低,但两组创面缩小面积和换药操作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藻酸钙敷料治疗下肢黄期创面,与传统凡士林纱布换药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王发圣李祥胡文捷
关键词:湿性愈合藻酸盐敷料换药
微小RNA-19b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2015年
微小RNA(miRNA,miR)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短片段RNA分子,通过与下游靶基因mRNA的3'端非翻译区(3'-UTR)结合,在转录后水平上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1].研究表明miRNA在肿瘤中发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已有研究表明miR-19b影响宫颈癌等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3].我们利用反义寡核酸技术抑制骨肉瘤细胞中miR-19b的表达,探讨miR-19b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叶湛王敏王发圣林金銮林建华李祥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基因MRNA抑癌基因RNA分子MIRNA
一种新型万向锁定解剖板在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胫骨平台后外侧柱万向锁定解剖板(以下简称“新型万向锁定解剖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应用新型万向锁定解剖板治疗的14例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7例;年龄29~75岁,平均59岁。左侧5例,右侧9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5例,交通事故伤7例,其他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0 d,平均6 d。Schatzker分型:Ⅱ型4例,Ⅴ型8例,Ⅵ型2例;骨折均累及胫骨后外侧平台。三柱分型:双柱(前外侧柱+后侧柱)4例,三柱10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标准评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情况,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5~180 min,平均154 min;术中出血量100~480 mL,平均260 mL。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12.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5~24周,平均18.7周。随访期间出现1例腓总神经麻痹,1例创伤性骨关节炎,未出现血管损伤、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异位骨化、骨不连、内固定物失效等其他并发症。术后即刻胫骨平台骨折复位良好,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0~18分,平均15.7分;其中优3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92.9%。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HSS评分及等级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累及胫骨平台后外侧柱的骨折,新型万向锁定解剖板可提供坚强固定,术后骨折复位满意,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蓝文彬林培森王发圣吴贵邱耀宇谢昀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微小RNA-19b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5年
微小RNA(miRNA,miR)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本研究旨在检测miR-19b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李祥王敏叶湛王发圣林金銮林建华
关键词:骨肉瘤组织小分子RNA内源性生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