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制冷
  • 2篇蓄冰
  • 2篇蓄冷
  • 2篇制冷剂
  • 2篇空调
  • 2篇冷剂
  • 2篇非共沸
  • 2篇板单元
  • 2篇冰蓄冷
  • 1篇度分布
  • 1篇性能比较
  • 1篇性能研究
  • 1篇蓄冰过程
  • 1篇蓄冷空调
  • 1篇蓄热
  • 1篇蓄热系统
  • 1篇真空
  • 1篇制冷系统
  • 1篇制冷循环
  • 1篇融冰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

作者

  • 9篇王剑峰
  • 5篇张绍志
  • 5篇陈光明
  • 2篇胡熊飞
  • 2篇张红线
  • 1篇冯仰浦
  • 1篇冯养浦
  • 1篇郑飞

传媒

  • 2篇流体机械
  • 1篇洁净与空调技...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暖通空调
  • 1篇低温与特气
  • 1篇制冷学报
  • 1篇流体工程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液体循环探讨被引量:2
1990年
应用汽液两相流、溶液热力学和热虹吸原理对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液体循环进行了理论探讨,揭示了发生器、吸收器、贮液罐之间结构参数匹配与工质物性参数、流动参数的内在联系,得出了维持热虹吸汽液两相绝热弹状流的热虹吸管径选择范围,并以NH_3-LiNO_3-H_2三工质为例进行了具体计算和讨论。
胡熊飞王剑峰刘楚芸蒋文强
关键词:吸收式制冷系统
引射吸收制冷循环工质对性能比较被引量:2
1995年
三压力引射吸收制冷循环是最新改进的吸收式制冷循环[1,2],其制冷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吸收式制冷循环.选用NH3—H2O,NH3—LiNO3,NH3—NaSCN三工质对进行了水冷空调制冷工况的详细计算,分析了发生温度(85~110℃)、吸收温度和冷凝温度(30~45℃).以及蒸发温度(0~15℃)对性能系数(COP)和泵功的影响,结果表明.NH3—LiNO3是三工质对中的最佳选择—COP高而且泵功输入小.
王剑峰胡熊飞
关键词:吸收制冷循环工质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两相区热力学性质的拟合被引量:6
2000年
以压力和比焓为已知参数 ,采用二次多项式与分段低次插值相结合的方法 ,对多种混合制冷剂在两相区内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拟合 ,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张绍志王剑峰陈光明
关键词:热力学性质数据拟合非共沸混合制冷剂
组合式相变材料蓄热系统中相变温度分布研究被引量:30
1998年
建立了组合式相变材料蓄热系统物理模型,在忽略显热的假设条件下研究了相变温度呈线性分布的组合式相变材料蓄热系统传热特性,得出了最优线性相变温度分布,并采用考虑显热的数值计算(有限差分法)证实了理论分析得出的最优相变温度与实际相变温度分布几乎相同。
王剑峰郑飞陈光明
关键词:相变材料蓄热系统
流程布置对非共沸制冷剂空冷冷凝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01年
建立了非共沸制冷剂空冷冷凝器的分布参数模型 ,并以R40 7c为例通过计算比较了 6种制冷剂流程布置的空冷冷凝器的性能。在 6种流程中 ,以逆交叉流程布置为最佳 ,以顺交叉流程布置为最差。最佳与最差流程布置的冷凝器尺寸的差别随制冷剂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 ,在质量流速为 30 0kg/m2 ·s时可达 5 1 %
张绍志陈光明王剑峰
关键词:非共沸制冷剂
成核添加剂对板单元蓄冰过程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在封装式蓄冰技术中 ,为提高过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需向水中加入合适的成核添加剂。经过对若干添加剂的实验探索 ,找到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成核添加剂。给出了非匀速冷却条件下结冰概率的计算方法 ,并将其与板单元蓄冰装置的数学模型相结合进行数值求解 ,定量地预测了加入成核添加剂对蓄冰过程的影响。
张绍志王剑峰冯养浦陈光明
关键词:结冰
空气热源热泵冬季结霜特性研究被引量:9
1997年
一、前言 空气热源冷热水机组(简称风冷热泵或热泵机组)因安装方便、不污染环境、可以实现全年性气候运转,近几年来在国内受到用户欢迎。但是,当冬季环境温度降低时,空气盘管表面会结霜,霜的积聚不仅增加了空气流通阻力而且传热热阻增加,机组传热量明显下降。机组结霜特性不仅决定于制冷系统本身的匹配,而且还决定于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王剑峰
关键词:空气热源热泵空调
板单元蓄冰/融冰性能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为了对板单元的蓄冰/ 融冰性能进行研究,本文建立了一套实验装置,考察了蓄冰槽进口温度及载冷剂流量对蓄冰/ 融冰过程的影响。理论上,分别建立了蓄冰与融冰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差别存在的原因。另外,通过数值模拟,本文还预测了板单元排数对蓄冰过程及载冷剂流量对融冰过程的影响。
张绍志王剑峰冯仰浦张红线陈光明
关键词:板单元数值模拟冰蓄冷空调
真空下二元冰晶形成过程分析
二元冰晶的使用可减小空调冷媒水的尽寸,并实现制冷与蓄冷的一体体。在低真空条件下通过水滴的自身蒸发可以得到二元冰晶,该文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理论研究,建立了该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无因次数量级分析将该模型进午简化,在简化的基础...
张绍志王剑峰张红线陈光明
关键词:冰蓄冷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