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军霞

作品数:86 被引量:570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北省教育厅博士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农业科学
  • 24篇生物学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4篇沼虾
  • 21篇日本沼虾
  • 15篇对虾
  • 13篇营养
  • 11篇饥饿
  • 8篇营养化
  • 8篇富营养化
  • 7篇细胞
  • 6篇营养需求
  • 6篇鱼类
  • 6篇湿地
  • 6篇维生素
  • 6篇饵料
  • 5篇毒性
  • 5篇血细胞
  • 5篇日本对虾
  • 5篇凡纳滨对虾
  • 4篇养殖
  • 4篇水生
  • 4篇水质

机构

  • 86篇河北大学
  • 10篇保定市环境保...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学研究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唐山职业技术...
  • 2篇河北省水利技...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大学
  • 1篇衡水学院
  • 1篇河北省水环境...
  • 1篇河北省水利厅
  • 1篇保定市环境保...

作者

  • 86篇王军霞
  • 49篇刘存歧
  • 47篇张亚娟
  • 25篇王维娜
  • 17篇王安利
  • 14篇王亚斌
  • 10篇谢松
  • 10篇李志华
  • 6篇李博
  • 6篇王宏伟
  • 5篇邢晓光
  • 4篇王建梅
  • 4篇翟宗昭
  • 3篇王国江
  • 3篇张跃伟
  • 3篇孙磊
  • 3篇陈大庆
  • 3篇张晶
  • 3篇刘丽静
  • 2篇王金朝

传媒

  • 12篇河北大学学报...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四川动物
  • 4篇水产科学
  • 4篇河北渔业
  • 3篇动物学杂志
  • 3篇海洋科学
  • 3篇水生态学杂志
  • 3篇中国动物学会...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饲料博览
  • 2篇Curren...
  • 2篇水产养殖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中国饲料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5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5
  • 8篇2004
  • 15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洋淀沉水植物群落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2年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浅水湖泊,对于维护雄安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年、2019年白洋淀沉水植物群落和主要环境因子的采样调查数据,分析沉水植物群落组成、分布变化及其与水位和水质之间的关系,并采用沉水植物群落质量指数(SMQI)评价淀区沉水植物群落质量状况,采用综合污染指数(WQI)评价淀区水质状况.结果表明:与2010年相比,2019年白洋淀沉水植物种类数由10种变为9种,优势种由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轮藻属一种(Chara sp.)变为金鱼藻、篦齿眼子菜、狸藻(Utricularia vulgaris)、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金鱼藻出现频率无明显变化,篦齿眼子菜、狸藻、穗状狐尾藻和大茨藻(Najas marina)出现频率明显增加,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出现频率有所减少;大部分淀泊沉水植物群落质量有所提升,SMQI平均值从3.87升至4.98,淀区中部和东部的沉水植物群落质量普遍好于西部府河、孝义河入淀口附近;几乎所有淀泊水质都明显好转,WQI平均值从2.80降至0.77,尤其是入淀口至北部烧车淀区域水质改善明显.冗余分析显示,沉水植物群落分布与总磷、叶绿素a浓度均呈显著相关,其次是水深和透明度.沉水植物与水深、透明度的关系分析表明,冬春季补水不利于沉水植物的萌芽与生物量增长,且2019年白洋淀水位超出沉水植物适生范围(水深/透明度<3).沉水植物与水质的关系分析表明,白洋淀已无藻型浊水区,因此具备沉水植物自然修复的水质基础.建议白洋淀在实施生态补水时考虑沉水植物的光合特性与生活史规律,并针对沉水植物生物量较高的淀泊实施平衡收割.
徐杰何萍刘存歧王德旺李代魁王军霞张亚娟
关键词:水质水位生活史
白洋淀湿地典型植被芦苇储碳、固碳功能研究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大气中CO2、CH4和N2O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其中CO2浓度已从工业化前约280mL·m-3增加到了2005年的379mL·m-3,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1997年《...
李博刘存歧王军霞张亚娟
关键词:芦苇湿地保护
Cu^(2+)对日本沼虾的毒性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日本沼虾重金属中毒死亡的机制,为其养殖水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直线内插法,计算Cu2+对日本沼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通过胁迫试验,测定日本沼虾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结果]24℃条件下Cu2+对日本沼虾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0.189、0.134、0.1230、.110 mg/L。随着Cu2+浓度的增加,日本沼虾肌肉中SOD活性逐渐降低。Cu2+能明显抑制日本沼虾肌肉组织中GPT和GOT活性,且随着Cu2+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结论]Cu2+对日本沼虾的毒性作用较强。Cu2+可能是通过影响日本沼虾体内的酶的功能而损害其各种生理活动,从而使虾体受害。
刘存歧安通伟张亚娟王军霞
关键词:CU^2+日本沼虾毒性
美人蕉浮床对富营养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1年
介绍了浮床美人蕉的生长状况,阐述了目前关于美人蕉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及COD的去除效果,以及在不同季节美人蕉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的研究进展。
张亚娟王军霞刘存歧李洪波吴亦红王亚斌
关键词:美人蕉生态浮床富营养化
白洋淀轮虫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10
2010年
选取白洋淀8个采样点于2005年9月—2006年12月对轮虫群落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共检出轮虫110种,采蒲台种类数最多,其次是枣林庄,南刘庄最少;从季节来看,春、秋轮虫种类数量最多,夏季其次,冬季最少;根据优势种比较,臂尾轮虫科、迈氏三肢轮虫、针簇多肢轮虫、龟甲轮虫属等甲型-中污性和乙型-中污性水体种类分布在污染较严重的南刘庄,而单趾轮属、腔轮属、鬼轮属等清洁种类则分布在采蒲台、枣林庄、烧车淀等淀区。除端村外,各采样点轮虫密度和生物量于2006年4月出现最大值。根据Q(B/T)指数评价白洋淀各采样点水质,南刘庄属富营养,圈头属寡营养,其它样点属中营养水质。白洋淀轮虫的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则在夏秋季较高,春季较低,而物种多样性指数并不能完全反映白洋淀各采样点的水质。
刘存歧邢晓光王军霞张亚娟
关键词:轮虫群落结构水质
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湖泊生物修复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11年
综述了国内外水生植物净化作用研究领域的主要成果,对水生植物在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方面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王军霞张亚娟刘存歧王敬飞王亚斌吴亦红
关键词:水生植物富营养化生物修复
锁磷剂对府河底泥磷释放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选用美国新一代锁磷剂SAE,进行了45、90、180g/m2 3种不同剂量的锁磷剂控制府河底泥磷释放的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AE降低了府河河道底泥上覆水中的总磷(TP)、可溶性正磷酸盐(SRP)、可溶性总磷酸盐(DTP)含量,添加90g/m2和180g/m2 SAE的抑磷率达到80%以上且效果稳定.底泥中向上覆水释放的磷主要来自于可交换态磷(Ex-P)和铁铝结合态磷(NaOH-P),钙结合态磷(HCl-P)含量变化不显著,SAE的添加使得底泥中的磷形态发生了转变,Ex-P和NaOH-P向HCl-P转化,使得稳定态磷占比增大,降低了沉积物磷向上覆水释放的风险.
王军霞张亚娟张蕾王亚斌刘存歧
关键词:沉积物磷释放
日本沼虾继饥饿后补偿生长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在25.0±1℃条件下,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湿重, 0.52~0.64 g )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供食的恢复生长实验。对照组C连续饱食投喂18 d;处理组S2、S4和S8分别饥饿2、4和8 d后再饱食投喂16、14和10 d。结果饥饿结束时各处理组的湿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束时S2、S4组与对照组间的湿重差异不显著,而S8组的湿重仍显著低于对照组;恢复生长时各处理组的湿重摄食率、食物转化率和生长率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但随着恢复时间延长又逐步达到对照组水平。随着饥饿时间延长,日本沼虾标准代谢率降低。在恢复投喂后又逐步回升到对照组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日本沼虾继饥饿后再恢复喂食出现完全或部分补偿生长效应不仅由于增加食欲,提高摄食水平,同时改善了食物转化率。因此,补偿生长是这两种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李志华谢松王军霞陈大庆
关键词:日本沼虾饥饿
白洋淀湿地典型植被芦苇储碳固碳功能研究被引量:39
2009年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储碳、固碳能力,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测定的基础上,研究了白洋淀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el)的现存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并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测算了其碳储量和固碳能力,进而从光能利用率的角度探讨了其固碳潜力。结果表明,白洋淀湿地芦苇的碳储量较大,为2.52~3.44kg.m-2,平均2.9kg.m-2,且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大于地上部分,两者比值为2.38~3.30,平均2.90,地下部分碳储量是地上部分的近3倍。白洋淀湿地芦苇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为0.82~1.65kg.m-.2a-1,是全国陆地植被平均固碳能力的1.7~3.4倍,全球植被平均固碳能力的2.0~4.0倍。白洋淀湿地芦苇的光能利用率仅为0.6%~1.2%,若提高到植物理论最大光能利用率5%~6%,则固碳能力可较目前提高3.2~9.0倍,达到6.60~8.25kg.m-.2a-1,潜力很大。
李博刘存歧王军霞张亚娟
关键词:芦苇固碳
附着物对菹草光合作用速率的抑制效应被引量:4
2014年
2012年5月对白洋淀不同营养水平的8个区域进行现场调查,研究了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附着物的生物量(以w计)与营养盐水平的关系及其对菹草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ρ(TN)、ρ(TP)的增加,菹草上附着物的生物量、w(Chla)和净初级生产力逐渐升高,在营养盐水平较高的王家寨〔ρ(TN)为6.074 mg/L,ρ(TP)为0.161 mg/L〕达到高峰,附着物的生物量为0.073~0.384 mg/g,w(Chla)为0.019~0.112 mg/g,净初级生产力为0.007~0.154 mg/(g·h).附着物对菹草的光合作用速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附着物生物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在营养水平较高的王家寨,抑制率可达72%;南刘庄和端村次之,抑制率分别为64%和55%;而在营养水平较低的光淀,抑制率仅为11%.初步推测附着物对菹草的光合作用的影响可能源于附着物的遮荫作用.
张亚娟刘存歧张晶王军霞
关键词:附着物初级生产力光合作用菹草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