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兴元

作品数:21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59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睡眠
  • 7篇睡眠呼吸
  • 7篇睡眠呼吸暂停
  • 7篇综合征
  • 4篇动脉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呼吸暂停综合...
  • 2篇低通气
  • 2篇低通气综合征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胸腔
  • 2篇胸腔积液
  • 2篇血症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性
  • 2篇通气
  • 2篇阻塞性

机构

  • 18篇解放军第35...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21篇王兴元
  • 7篇杨善进
  • 6篇慈书平
  • 6篇周红霞
  • 4篇沈翔
  • 3篇王海昌
  • 3篇张殿新
  • 3篇何争
  • 3篇范利娟
  • 3篇贾国良
  • 3篇曹洪兵
  • 3篇朱维平
  • 3篇潘昌华
  • 3篇张清
  • 2篇曹宏兵
  • 2篇李兰荪
  • 2篇刘永义
  • 2篇曹红兵
  • 2篇徐晔
  • 2篇王春华

传媒

  • 2篇人民军医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心脏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现代医学仪器...
  • 1篇中西医结合实...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引导下心包穿刺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经胸超声引导穿刺是目前最常用、最安全的方法,但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具体操作并不容易,涉及到穿刺者的超声知识和经验(超声影像不如CT影像直观)、穿刺针和超声探头的配合等因素;再者,目前心包穿刺法多选用剑突旁进针,但心包积液并非均匀分布也并非总是膈面最多。本院在CT引导下完成了15例心包穿刺,现总结如下。
王兴元范丽娟杨善进周红霞曹宏兵
关键词:心包穿刺CT引导超声引导穿刺CT影像超声影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模型猪颈总动脉超声和多普勒流速曲线实验研究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模型猪颈总动脉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12只雄性小型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模型组猪在低压仓内喂养,对照组猪在仓外喂养。待模型组猪出现 ...
刘永义沈翔徐晔王兴元王春华冯卫忠
关键词:超声检查多普勒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颈总动脉
文献传递
睡眠呼吸暂停与脂质代谢紊乱被引量:15
1995年
对58例有或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患者的血脂测定结果显示β-LP、TC、TG、LDL、VLDL和ApoB均较对照组升高(P均<0.01),HDL和ApoA下降(P均<0.05)。各项指标与SAS年限无关。而与呼吸暂停次数、时间和SaO2相关。除HDL和ApoA是负相关,其它各项指标均呈正相关。提示SAS患者也有脂质代谢异常存在。
慈书平朱维平王兴元潘昌华袁锁法李辉
关键词:睡眠血脂代谢
多种化学因素与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对多种化学因素与心律失常的关系作探讨。方法收集临床资料,部分为个案,采用自身配对、组间对照、治疗前后等方法观察相关化学因素引起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工业性化学因素中,有二甲苯、乙醇;农业性有农药、敌鼠;动物性有蛇毒、河豚毒、蟾蜍毒;植物性的有乌头碱、毒蕈、博落回、棉子、强心甙类;以及吸烟、吸毒、过敏等均可引起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有效去除上述不良化学因素,心律失常可消失或好转。结论化学因素可引起多种心律失常,是与心脏直接和间接损害有关。
慈书平戴煌王兴元朱萍陈太平赵宁志刘文华
关键词:化学因素心律失常心电描记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模型猪颈总动脉超声和多普勒流速曲线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模型猪颈总动脉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2只雄性小型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模型组猪在低压仓内喂养,对照组猪在仓外喂养。待模型组猪出现OSAHS症状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双侧颈总动脉二维超声和Doppler超声,随后做病理学检查,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猪颈总动脉内径变细、内中膜(IMT)增厚(P<0.05),收缩期峰值流速(S)、阻力指数(RI)、S/D等均升高(P<0.01),但舒张期流速(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病理检查可见中膜弹力纤维增生,胶原纤维束明显增加,有灶性分布的纤维素样物,平滑肌细胞形态不规则。结论动脉内径、IMT厚度和多普勒流速曲线在动脉血管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时均有改变;低压环境下培养的OSAHS模型猪气道压力改变对动脉系统有一定危害。
刘永义沈翔徐晔王兴元王春华冯卫忠
关键词:颈总动脉
睡眠呼吸暂停与夜间多尿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1998年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78例与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相配对的无OSAS患者75例,进行了昼夜尿量和次数的观察。结果显示:OSAS组与对照组尿量:白天分别为(936±102)ml和(1234±136)ml(P<001),夜间分别为(768±121)ml和(413±95)ml(P<001);尿次数夜间分别为3.9±0.8次和1.8±1.1次(P<005),两组白天尿次数无显著差异。提示OSAS可引起夜间多尿,重者可导致遗尿。机理可能为OSAS引起低氧血症使心钠素、醛固酮、儿茶酚胺、睾酮等分泌增加,中枢神经和肾功能损害等有关。
慈书平沈翔王兴元朱维平潘昌华
关键词:综合征排尿异常睡眠性多尿
氟喹诺酮类抗菌素对已知高危心脏病患者猝死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氟喹诺酮类抗菌素(fluoroquinolones,FLQs)对已知高危心脏病患者猝死的影响。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10年1月解放军第359医院心血管内科高危心脏病患者518例,男性213例,女性305例,年龄45~88岁。根据患者是否应用FLQs将患者分为使用组(n=78)和未用组(n=440)。经Holter证实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随访调查,了解死亡原因和猝死情况。结果使用组78例,死亡42例,其中猝死者26例;未用组共440例,死亡124例,其中猝死者22例。使用组有2例心脏骤停发生后被复苏成功,但最后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本研究也归入猝死。FLQs使用组猝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用组(33.3%vs.5.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危心脏病患者使用FLQs会导致猝死发生率增加。
王兴元杨善进范利娟周红霞曹洪兵
关键词:猝死
碘伏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硬化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恶性胸腔积液是癌症晚期的一种表现,硬化治疗是此阶段最好的处理方式,本研究评价使用碘伏作为硬化剂对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10年间共5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在胸腔注入碘伏硬化治疗后的临床资料,总结碘伏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52例患者共完成112次硬化治疗,无一例因置管相关的死亡发生,最常见的副作用是41例(78.8%)患者发生轻度即刻胸膜疼痛。总的成功率达100%。结论本研究提示,碘伏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安全有效,只有轻微的副作用,可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胸腔积液硬化剂。
王兴元范利娟杨善进周红霞曹红兵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碘伏
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50例被引量:15
1996年
对5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分为安宫牛黄组(第1组)、黄体酮组(第2组)、氨茶碱组(第3组)、鼾立停组(第4组)和上述4种药合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第5组),每组各10例。治疗结果显示:各组最大呼吸暂停时间、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指数和血氧饱和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其中以第5组更为明显,且与其它各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第1~4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SAS较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好。
慈书平吴阿元王兴元朱维平潘昌华袁锁法
关键词:睡眠性中西医结合治疗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效果观察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多酚酸盐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术后D-二聚体(D-dimer)、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变化,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D-dimer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显著降低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周红霞王兴元杨善进曹洪兵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丹参下肢骨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