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兴亚

作品数:64 被引量:198H指数:9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历史地理
  • 9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12篇清代
  • 11篇明代
  • 7篇考试
  • 5篇明清
  • 4篇乾隆
  • 4篇籍贯
  • 3篇舞弊
  • 3篇明清时期
  • 3篇考述
  • 3篇故里
  • 2篇战争
  • 2篇职官
  • 2篇山陕商人
  • 2篇陕商
  • 2篇商人
  • 2篇身世
  • 2篇生态
  • 2篇史料
  • 2篇史料价值
  • 2篇述论

机构

  • 64篇郑州大学
  • 3篇河南省图书馆

作者

  • 64篇王兴亚
  • 3篇马怀云

传媒

  • 9篇黄河科技大学...
  • 8篇中州学刊
  • 8篇石家庄学院学...
  • 5篇郑州大学学报...
  • 4篇河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原文物
  • 3篇焦作大学学报
  • 3篇许昌师专学报
  • 3篇考试研究
  • 2篇领导科学
  • 2篇史学月刊
  • 2篇焦作师范高等...
  • 2篇湖北招生考试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天中学刊
  • 1篇平顶山师专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原文化研究
  • 1篇明末农民战争...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朝收复台湾策略述论被引量:3
1998年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初年,台湾为郑氏所据有。为了收复台湾,清政府先后同郑氏集团进行了11次谈判。由于清政府缺乏坚强的军事实力,郑氏没有诚意,结果失败。在此期间,清政府曾经采用经济封锁手段,促其归附,也未能如愿。随着三藩之乱的平定,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改变策略,以战逼和,命施琅统兵进攻澎湖,一举攻占了澎湖列岛,歼灭了郑氏集团的军事力量,进而展开政治攻势,促使郑氏集团接受招抚条件,最终实现了台湾的和平统一。
王兴亚
关键词:清政府收复台湾《台湾通史》解决台湾问题施琅姚启圣
清代河南碑刻的学术文化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碑刻是民间资料宝库。地处中原的河南,清代碑刻数量庞大,应用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上自朝廷大政,下至风土民情,自然的、社会的,官方的、民间的,无所不有。它以当时、当地、当事人记当时当地之事,可信度大,具有很高的学术文化价值。由于散存在各地城乡,从未有人进行系统地收集整理,其中多数至今仍鲜为人知。收集整理这些碑刻,可为研究清代河南地方社会以及清代社会提供丰富而珍贵的资料,文物、艺术与收藏者也能从中获得诸多有益的东西。
王兴亚
关键词:清代碑刻学术价值
李岩籍贯与陈氏太极拳源流新说———康熙五十五年唐村《李氏家谱》的发现及其价值被引量:17
2005年
康熙五十五年《李氏家谱》记叙的是博爱唐村李氏谱系。此谱仅有手抄本,为李氏族人收存。谱中以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该村李氏家族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对李仲、李岩、李牟与李友籍贯、家世与身世的记叙,以及对李氏在无极拳、太极拳方面的建树的记述,材料具体,鲜为人知。它的发现为研究李岩李牟其人以及陈氏太极拳的开创提供了新的资料。
王兴亚李立炳
关键词:太极拳
历史名人籍里研究应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被引量:1
1999年
近年来,历史名人籍里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与振兴地方经济相结合,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但研究者为了某种目的,再加上客观原因,使得同一人物的籍贯经常出现二说、三说、四说、五说,甚至六说。从客观方面来讲,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有:原始文献材料记载简略,使人难以确断其籍贯的具体地方;古今地名和行政区划变化较大;异地同名;行政区划变更;人口流动性大;出生地、居住地和原籍的不一致。而从主观方面来讲,则是研究者缺乏严谨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只是依据一些口碑资料或不加区别地引用未经核实的地方志材料,就断定某人的籍里在何处。这不仅给人们认识上带来了混乱,更重要的是,一些地方的决策者根据一些研究者提供的研究成果,进行规划,修复或重建某人故里,建造纪念馆陈列馆,甚至为某人塑像,以期使人们确信某人确实是某地人。但历史是科学,名人的籍里只有一处,而不可能有几处。为推进名人籍里的研究.首先要确定人物籍贯的标准,应当以其父母久居之地为依据,同时兼及出生地,其次要根据经过鉴别准确无误的材料来作结论。
王兴亚冷怀云
关键词:历史名人中国古代史
博爱发现明末李岩李牟的重要资料——唐村《李氏家谱》历史价值探析被引量:9
2005年
康熙五十五年《李氏家谱》记叙的是博爱唐村李氏谱系。此谱为李元善所修,仅有手抄本,为李氏族人收存。谱中依据耳闻目睹的资料,记述该村李氏家族发展过程,尤其是对李仲、李岩、李牟与李友籍贯、事略的记叙,材料具体,鲜为人知,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王兴亚马怀云
关键词:明末李氏家族历史价值家谱
元代《慕庄肃公世德碑》考述被引量:1
2006年
河南新乡慕氏是慕容氏的后裔。元代《慕庄肃公世德碑》记述了河南新乡慕氏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功德。此碑的发现,为研究河南慕氏以及河南人的形成、发展和变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王兴亚
关键词:墓志铭
《四库全书荟要》的文献价值被引量:1
2000年
《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选本。二书同时纂修,而它成书于《全 书》之前,专供皇帝御览。该书选其精华,移录存真,分类自成体系,缮 录校勘均采用善本,书写规范工整,校勘层层把关,极少讹误,校记简 明准确,足资考证,书目提要言简意赅,颇多见解,具有重要的文献价 值。
王兴亚
关键词:《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清代
明清中原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明清时期,中原人为人口持续增长所驱动,继续采用毁林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的方式解决生计问题,由此造成自然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地上生物资源减少,破坏了人类生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应具有的良好环境。此情此景,引起有识之士探讨了与土地、林业与环境、林业与河患以及风沙与农业的关系。为了遏制上述局面的发展,有些中原地方官员发出保护林木与植树造林的呼吁,并提出应对措施。但上述努力并未被社会所关注,为后世留下了诸多隐患。
王兴亚
关键词:明清环境恶化
清代河南碑刻中使用“大明”称谓举证
2015年
"大明"是明人对本朝的称谓。清人称明朝为"明"或"前明",这是通例。但有清一代,在地处中部地区的河南,民间百姓墓碑与村镇寺庙、桥梁修建等碑中使用"大明"称谓的,并非绝无,而且有的依然保存至今。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文化史研究者与鉴赏者的注意。
王兴亚
关键词:清代碑刻称谓例证
范蠡弃官从商的历史地位及其评价被引量:3
2006年
范蠡是春秋末期颇有影响的人物。他勇而善谋,入仕忠心报国,建功立业,官居卿相而不慕爵禄;务商求富而不贪财,以惠及民众为归宿,成为为官为商的楷模。他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领域的建树及其开创的弃官从商的人生之路,表达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向往,对后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历史地位应当得到充分肯定。
王兴亚
关键词:楷模历史地位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