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新龙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突变
  • 1篇气候
  • 1篇热带
  • 1篇热带辐合带
  • 1篇周期
  • 1篇纬度
  • 1篇南大西洋
  • 1篇海域
  • 1篇辐合
  • 1篇辐合带
  • 1篇SST

机构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南海舰队海洋...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焦新龙
  • 1篇庄卉
  • 1篇杨彩福
  • 1篇郑崇伟
  • 1篇贾本凯
  • 1篇郭随平

传媒

  • 1篇海洋通报
  • 1篇延边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热带辐合带与南海气候被引量:22
2003年
统计分析最近 11 a 资料,得出热带辐合带 ( ITCZ) 各月都有,其纬度以 2 月最低,8 月最高。850 hPa 的 ITCZ 比 500 hPa 明显偏多,尤其在冬季,更是偏多一倍以上。ITCZ 对南海气候影响显著,主要表现在南海热带气旋的纬度和个数与 500 hPa ITCZ 的纬度和频率有着一致的逐月变化趋势;南海各站的降雨、相对湿度和温度与 850 hPa 的 ITCZ 关系密切。
杨彩福焦新龙彭灿
关键词:热带辐合带纬度
南大西洋海域SST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英国Hadley气候预测和研究中心的HadISST资料,对南大西洋海域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①该海域2月和5月的SST明显大于8月和10月,SST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在南极达到最低,等值线呈东西带状分布,南极的SST常年基本都在0℃以下,在同一纬度,大洋西岸的SST高于大洋东岸;②近140年间,南大西洋海域的SST整体上以0.004 5℃/a的速度逐年显著性线性递增,在1870—1930年期间SST并无显著变化,在1931—2009年期间的递增趋势非常显著,从区域性的角度来看,南大西洋大部分海域以3×10-3~9×10-3℃/a的速度逐年显著性线性递增,逐年显著性线性递减的区域主要集中于南极,递减趋势基本在-6×10-3~-3×10-3℃/a之间;③南大西洋海域的SST存在2.3,2.9,3.3,3.9~4.3,4.7~5.3a的变化周期及90a左右的长周期震荡,但无显著的突变形势.
庄卉郑崇伟贾本凯郭随平焦新龙
关键词:南大西洋突变周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