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守甫

作品数:155 被引量:157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霍英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28篇理学
  • 17篇电子电信
  • 9篇机械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4篇电离
  • 30篇电子碰撞
  • 29篇原子
  • 22篇能级
  • 20篇速率系数
  • 18篇激光
  • 17篇类锂
  • 17篇分子
  • 14篇离子
  • 13篇跃迁
  • 13篇矩阵
  • 12篇碰撞电离
  • 11篇光电离
  • 10篇电离截面
  • 10篇电子碰撞电离
  • 10篇锂离子
  • 10篇类锂离子
  • 8篇电子碰撞激发
  • 8篇相互作用
  • 8篇激发态

机构

  • 151篇吉林大学
  • 11篇哈尔滨工业大...
  • 9篇吉林职业师范...
  • 7篇解放军电子技...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空军长春飞行...
  • 4篇解放军信息工...
  • 3篇中国科学院长...
  • 3篇中国科学院长...
  • 2篇长春理工大学
  • 2篇海军大连舰艇...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黑龙江大学
  • 1篇长春光学精密...
  • 1篇长春大学
  • 1篇成都科技大学
  • 1篇吉林师范学院
  • 1篇四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55篇潘守甫
  • 32篇朱颀人
  • 31篇周忠源
  • 22篇钱兴中
  • 15篇闫冰
  • 13篇戴振文
  • 11篇刘波
  • 11篇于俊华
  • 9篇张同发
  • 9篇王志刚
  • 8篇荣垂庆
  • 8篇张颖
  • 8篇李延欣
  • 6篇金明星
  • 6篇李瑞
  • 6篇周雅君
  • 6篇丁培柱
  • 5篇赵书涛
  • 5篇刘航
  • 5篇丁大军

传媒

  • 66篇原子与分子物...
  • 11篇吉林大学自然...
  • 1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1篇中国激光
  • 9篇计算物理
  • 6篇光学学报
  • 5篇强激光与粒子...
  • 4篇物理学报
  • 3篇高压物理学报
  • 2篇量子电子学报
  • 2篇光学技术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第十届全国原...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中国科学(A...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9篇2000
  • 8篇1999
  • 18篇1998
  • 5篇1997
  • 9篇1996
  • 5篇1995
  • 11篇1994
  • 10篇1993
  • 16篇1992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能电子与类锂碳离子碰撞的共振激发
1999年
考虑了内壳层电子激发的组态相互作用后,采用R矩阵方法计算了电子碰撞类锂碳离子的共振激发碰撞强度。对于1s2s2S-1s2p2Po跃迁,结果介于密耦方法和Coulomb-Born交换近似结果之间。
王乃宏周忠源潘守甫
关键词:低能
CH_3I分子的光解离的自旋-轨道从头计算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从头计算二阶自旋-轨道多组态准简并微扰理论计算了碘代甲烷CH3I分子与基态2I30/2和激发态2I10/*2原子解离极限相关联的势能曲线.计算了CH3I分子的吸收谱,分析了CH3I分子的光解离过程,并估计了激发态碘原子2I30/*2的量子产额.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以解释光解离实验结果.
李瑞闫冰赵书涛郭庆群连科研田传进潘守甫
关键词:自旋-轨道耦合量子产额光解离
磁流变抛光材料去除的研究被引量:22
2001年
磁流变抛光是近十年来的一种新兴的先进光学制造技术 ,它利用磁流变抛光液在梯度磁场中发生流变而形成的具有粘塑行为的柔性“小磨头”进行抛光。被抛光光学元件的材料去除是在抛光区内实现的。首先简要阐述了磁流变抛光的抛光机理 ,然后利用标准磁流变抛光液进行抛光实验。研究了磁流变抛光中几种主要工艺参数对抛光区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材料去除率的影响情况。最后给出了磁流变抛光材料去除的规律。
张峰潘守甫张学军王权陡张忠玉
关键词:磁流变抛光
Ce、Gd、Lu、Th、U类氟离子的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波长计算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用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广义平均能级(MCDF-EAL)模型,计算了可形成软x射线区相于辐射的类氟等离子体激光工作物质:Ce、Gd、Lu、Th、U类氟离子的2s^22p^5、2s^22p^43l、2s2p^53l和2p^63l组态的113条能级,以及M亚壳层激发态至2s^22p^5基态的~2P_(3/2),~2P_(1/2)和2s2p^6组态的~2S_(1/2)态全部允许跃迁的强相干辐射波长值。
张同发白云馨潘守甫
关键词:能级
两种烷基碘化物分子C—I键解离的从头计算
2008年
分别采用多组态自洽场方法和二阶多组态准简并微扰论方法,计算了烷基碘化物分子CF3I和C2H2F3I沿C—I键的绝热势能曲线和垂直激发能.结果发现,这两种分子的低激发态均为排斥态;基态的解离能分别为2.473eV和2.835eV,其中前者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李瑞闫冰赵书涛郭庆群连科研田传进潘守甫
关键词:解离能势能曲线
聚焦X射线Bragg-Fresnel元件的研究
1999年
Bragg-Fresnel元件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反射式衍射元件。它的设计理论和制作技术的研究是设计、制造元件并应用于X射线光学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介绍了Bragg-Fresnel元件的量子设计理论、元件性能模拟计算结果、元件中衍射图形制作技术及元件中多层膜结构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并以18nm工作波长一维聚焦Bragg-Fresnel元件样片作为实例给出检测结果。
乐孜纯曹健林潘守甫
关键词:量子理论稳定性X射线
CⅢ离子的振子强度和碰撞强度
1998年
把单电子的径向波函数用Slater型轨道展开后,用CIV3程序对组态相互作用波函数进行了优化,同时计算了CⅢ离子1s2nln’l’(n,n’=2)和1s22s3l各态间跃迁的振子强度。利用优化后的波函数,采用R矩阵的方法计算了CⅢ离子1s2nln’l’(n,n’=2)和1s22s3l各态间跃迁的碰撞强度,结果与其它理论和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周忠源闫公敬潘守甫
关键词:振子强度
高重复频率激光等离子体软X光脉冲探测被引量:1
1997年
研制了一种高重复频率小型激光等离子体软X光脉冲探测装置,给出其设计原理和性能参量,采用光谱学诊断方法研究了光源的软X射线辐射特性。
郭玉彬潘守甫李福田
关键词:软X射线激光等离子体
类硼离子C^+的光电离
1998年
使用R-矩阵方法,采用三态密耦图象计算了类硼离子C+的光电离截面,结果很好地揭示了光电离过程中的Rydberg系列共振。
冯向华钱兴中韩喜亭潘守甫
关键词:光电离截面分波截面光电离过程类铍离子原子与分子物理
He-S_2(B^3∑_u^-→X^3∑_g^-)van der Waals体系的从头计算
2009年
利用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得到了He—S_2(X^3∑_g^-)与He—S_2(B^3∑_u^-)的势能曲面;计算并讨论了He原子与S_2分子的相对位置R与S_2(B^3∑_u^-→X^3∑_g^-)跃迁矩和诱导偶极矩变化的关系;分析了He对S_2分子轨道的压缩随R的变化,以及在实验中加入缓冲气体对实现S_2分子发光的影响.
于俊华盖志强闫冰于欣李瑞潘守甫陈德应
关键词:团簇诱导偶极矩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